江雷鳴(阜寧縣立新小學,江蘇阜寧224400)
追尋有效閱讀的獨立品質
江雷鳴
(阜寧縣立新小學,江蘇阜寧224400)
有效閱讀要追求閱讀品質,重視閱讀策略,讓閱讀和表達同構共生,促進智慧生成,提高語言素養,提高語用能力。
有效閱讀追求品質智慧生成
審視閱讀教學,老師們追求高效,期待立竿見影。有效閱讀要提高實效,我以為要追求閱讀品質,提高語用能力。追求有品質的閱讀,追求有豐富內涵的、有創造的、有境界的教學。
語文本是“慢”工夫,這成為大多數人的共識,要提高語文素養,急不得,不是上好一兩節課,一朝一夕形成的。欲速則不達,訓練能快速見效,基礎仍不實在。內在的品質需要自然的琢磨,需要熏陶、積淀。
1.過程要重視品質
一段時間以來,語文教學重視結果、輕視過程的現象很普遍,知識灌輸,強調記憶,只要把標準答案交給學生就行,結果學生還是不會閱讀理解。部分教師無視主體,把著“話語權”,把自己的解讀直接塞給學生,合作探究走過場……核心價值沒有體現,教學含金量不足。新課改后,我們看到了可喜的變化,不少教師對學科具有獨到的感悟,教學設計體現了匠心,語言靈動充滿著智慧……但教學過程應重視品質,運用先進的理念、精心的教學設計和策略打造靈動的課堂。過程中的品質因素是多樣的,如是否體現三維目標的整合,是否進行創造性教學,是否改變教學方式,是否積極對話展開教學等。
2.有效閱讀重視學習策略
積極學習十分重要。一言堂、填鴨式等教學法已過時,大多教師苦于無處借力,勞心勞力,收效甚微。孔子論教育時說過,我聽過的東西,我會忘記;對于我看過的東西,我會記得;對于我做過的東西,我會理解。如果教學中既有聽覺又有視覺維度,信息便被兩個傳遞系統強化??梢?,在學習過程中,課堂氣氛活躍,語文味濃郁,學生全身心參與、體驗,智力、情感、社交、身體等全方位投入,教學效果必然明顯。現在,多元智能悄悄改變著我們的教育理念,語文課要培養個人的各種智能,只重視語言智能培養對提高學生全面素質是不夠的,實施多元智能讓學生體驗成功的喜悅。那些閱讀有障礙的可以嘗試音樂智能,如引入情境激發興趣,可以繪圖表現自己的理解,還可以發揮交際能力促進語言實踐。
1.有效閱讀引領智慧
閱讀是一種被引導的創造。和諧的課堂要抓住矛盾的切入點,在牽一發而動全身的關鍵詞、句、段中尋找矛盾的突破點,在動態平衡中抓住文本的“領”,“提領而頓,百毛皆順”。應注重語言能力和思維能力共同發展?,F在的課堂,思維能力訓練重視不夠,問題淺表化、直線式,學生思考缺乏深度,有價值的問題太少,問題密度大,提問質量不高。應提問一些需要一番思考才能解決的問題,給孩子思考的時間和空間,避免階梯太小,老師問一句,學生答一句。另外,如思維空間小,問題答案從文中就能找到,則啟發價值不大。真正有效閱讀應讓學生在文字中虛心涵詠,讓學生經歷發現與收獲,促進學生更高層次思考,可以鼓勵學生質疑問難,讓學生的思維從膚淺走向深刻,課堂教學從看似流暢走向歷經困惑再到暢通無阻。這樣的實踐對學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引導學生從矛盾中突圍,讓思維螺旋上升,學生的語言和思維才能協同發展。
教學《天游峰的掃路人》時,師:一位偉大的文學家曾說過:“外貌是理解人物的鑰匙。找到這把鑰匙,就能走進掃路人。”這時,孩子從喧鬧走進靜默,走近人物。
師:這位掃路人給我們的第一印象是什么?
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進入整體感知,尋找人物表層印象的過程,走近人物,拉近與文本的語言距離,實現由遠而近的認識目標。
生:精瘦、樸素……
師:從哪里看出來?
一句“從哪里看出來”,再次引導學生走進文本,繼續尋找,摸索文字,人物有了形象,有了性格,看得更加仔細,和文本距離也縮短了,體現了高超的教學方法和策略。
2.有效閱讀張揚個性
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葉圣陶說:“只有讓讀者自己去揣摩、品味、欣賞、咀嚼、體會、思考,才有所得?!蔽抑v《三打白骨精》一課時,學生讀“悟空見到白骨精笑道”一句話,我問:“你讀這句話知道了什么?‘笑’字后面的意思是什么?”“笑里藏刀!”我又接著問:“‘刀’是怎么理解的?”“這次一定打死白骨精!”“笑得自信,有把握。”一段對話引導學生走進文字中,讀進人物心里。交流中,我認真傾聽,讓學生學會傾聽,鼓勵學生積極思考品味語言,鼓勵學生表達自己的見解。對促進思維能力,個性化閱讀,培養語感非常有效,長期實踐自然內化為自己的智慧。
有品質的閱讀教學是生成智慧的教學,讓閱讀和表達同構共生,加強讀寫訓練,促進文本感悟,同時在語言能力上得到鍛煉。
教學《夾竹桃》時,師:讓我們走進夏天的夜晚,站在夾竹桃下,對月吟詩遐想,你想到了什么?
生:花香濃烈,沁人心脾,花氣襲人。
生:葉影參差,花影迷離,可以引起我許多幻想。
師:讓我們跟著幻想,體驗妙處,這景色呀,亦真亦幻,妙不可言!可以靜的,還動呢!你看:這美麗的景象就是一幅活動的圖畫,多么有想象力啊。動靜相生,有了趣味。請大家靜靜思索三分鐘,還能幻想到什么?
生:我幻想它是宇宙中的星系,眼前就真現出一個星系,碰巧幾只飛蟲飛過,那就是宇宙飛船在宇宙中自由翱翔。
生:我幻想它是一個村莊,眼前就真出現一個村子,幾只飛蟲爬過,就是村里田頭忙碌的景象。
孩子樂于在你的課堂自由表達,樂于和你合作,釋放自己的能量,在思維碰撞中生成智慧。回到語言的地面,感悟語言的同時加強表達,在實踐中習得語言。
有品質的教學有境界?!罢Z言是存在的家”,語言是心靈的故鄉,是人的精神的構成。人們不僅要習得語言,在實踐中積累運用,還要催生思想。激發思想是激發學習潛能,提高語文能力,促進學生學習動力,其效果影響深遠。蘇教版每篇課文都體現出優秀的思想:民族魂、報國志、師生情……一個個人物形象激勵孩子成長。如堅強不屈的于謙、充滿智慧的孔子、不媚世俗的王冕、豁達開朗的天游峰的掃路人……聯系生活,體驗文中情感、思想,挖掘價值,生成新的資源,在自己的田野萌生鮮活的思想。
教學《夾竹桃》時,
師:夾竹桃的韌性體現在哪?
生:從春天一直到秋天……花朵無不奉陪。說明開花時間長。
生:生命力頑強?;ㄩ_得旺盛。
生:“奉陪”還有比一比的意思。
師:春風里花開,暴雨里花開,清秋里花開。花兒有種韌性,讓我們想起一種什么精神?
生:持之以恒、堅持不懈。
師:暴雨里花開,讓你想起?
生:堅韌不拔、百折不撓、堅強不屈、不屈不撓。
師:這精神同院子里的花比一比,顯得可貴。比一比,夾竹桃很普通,可貴之處是什么?
生:它的韌性。
師:僅僅因為韌性?僅僅歌頌的是花?同學們還想起了誰?
從《夾竹桃》一課教學,我覺得學生不光學到知識,而且能觸及語言后的意象。理解字面上的意思,發現夾竹桃的韌性,體驗到內在的價值,發現內在的精神,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學生樂意探討,從中受到啟發,精神上有了收獲。
教無止境,藝無止境。我期待著一種更具品質的教學,一種師生走向自由,達到生命層面精神氣質提升的境界,師生有尊嚴地、有理想地、幸福地走向創造,走向生成,對話民主,走向圓融之境。
[1][美]M.希爾伯曼.陸怡如,譯.積極學習——101種有效教學策略[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5.
[2]吳勇.吳勇教故事——兒童故事性寫作教學探索[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