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冰冰
摘 要:學識豐厚、充滿活力、技能全面、專項凸顯是新教師的優勢,但從實踐角度而言,這些優勢還不能等同于課堂教學的實際能力。面對中小學體育課堂教學環境,他們不僅要實現角色的轉變,更要實現將自身儲備的知識、技能向課堂實際教學能力的轉變。因此,立足課堂教學,研磨、提升教學能力是其成長的必由之路。
關鍵詞:中小學體育;新教師;課堂教學能力
中圖分類號:G633.9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2410(2014)11-0052-02
新教師是指剛剛走上工作崗位的中小學體育教師。學識豐厚、充滿活力、技能全面、專項凸顯是他們的優勢,但從實踐的角度而言,這些優勢還不能等同于課堂教學能力。初為人師的他們面對全新的中小學體育課堂教學環境,不僅要實現角色的轉變,更要實現將自身儲備的教學知識、技能向課堂實際教學能力的轉變。再加上目前我國青少年、兒童的身體素質狀況不佳,社會、家長對體育的種種偏見,對教育價值觀的扭曲等,都應正視課堂教學的錘煉?;诖?,筆者將自己的一些認知、做法、體會梳理成文,試與同仁探討。
一、學習課改理念,轉變教育教學觀念
以“健康第一”為指導思想促進學生健康成長是體育改革的基本理念。課改的主陣地是課堂,而課堂教學的關鍵是教師,只有教師具備了正確的教育思想,先進的教育理念,才能轉變教育教學觀念,創新教學方法,促進教學質量提高。對此,筆者的認知有三點:一是把以完成任務式的教學模式轉變為新課改下以身體練習為載體,有效構建認知、技能、情感目標達成的一體化教學模式;二是正確的理解與詮釋知識與技能、方法與過程、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內涵,把課堂教學中身體練習的“硬”內容與心理、社會適應的“軟”內容有機融合、相互滲透,充分發揮體育教育的“育體、育人”功能;三是把身體素質“課課練”與科學有趣的鍛煉方法、與運動技能相關的身體素質相結合,有力地促進學生健康成長。新教師應矢志不渝地堅持課改方向,學習課改理念,轉變教育教學觀念,并力求在實踐操作層面上尋求突破,確保為學生的健康成長出實招、見實效。
二、潛心研磨,提高教育教學能力
俗話說“打鐵必須自身硬”,要做一個新課改背景下符合課程理念需求的合格教師,就必須潛心地學習、實踐、反思、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學能力,否則課堂教學質量就無從談起。筆者認為新教師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潛心研磨教育教學能力。
1.語言運用、身體示范能力
講解要言簡意賅、通俗易懂、一語中的,這樣學生才能盡快了解動作的要領、概念,練習的規格、方法;點撥啟發、即時評價、激勵學生的語言要飽含情感、抑揚頓挫、催人奮進,要具有較強的感染力、穿透性和針對性,使學生入腦入心、明明白白,這樣的教學就會事半功倍。如:在講解前滾翻的動作要領時,有的教師將上學時記憶的一大段文字流利的脫口而出,但學生卻是人云亦云,而有的教師就簡明扼要的說“兩手撐墊、低頭含胸、兩腳蹬地、滾動像球”,學生卻熟記于胸,由此可見,教師的語言要經常進行揣摩、演練和改進。示范要力求準確、優美、嫻熟,使學生能迅速建立正確直觀的動作表象,并親其師信其道,更期待上該教師的體育課。
2.運用教育教學規律的能力
在課堂教學中要熟練掌握并運用學生生長發育規律、運動技能形成規律、教育教學組織規律等進行教學,關注體育課堂特有的情景和條件因素,通過練習讓學生感受、體驗、刺激、喚醒已有的知識、技能儲備并與之相融疊加,為學生的健康成長打下堅實的基礎。如:在籃球原地運球教學中,可以采用習慣手運球、換另一只手運球、兩手交替運球、蹲下來運球、坐著運球、閉著眼睛運球、聽信號變換姿勢運球方法等,由易到難、循序漸進,較好的體現了運動技能的形成規律。
3.課堂教學的調控能力,也指駕馭課堂的能力
體育課不同于其他文化課,文化課的教師可以拿著課本、教案去上課,時不時的可以看看,而體育教師要將教案熟記于胸,也就是說要做到心中有課,才能應對課堂種種,這也是教師教學睿智的體現。如:為了更好的組織教學,教學中經常會有隊形調動,調控能力強的教師,在調動隊形時簡便、靈活、省時、合理、高效,而能力弱的教師則拖拖拉拉、松松散散;再如:同一口令,有的教師一聲令下,學生個個生龍活虎、秩序井然的積極練習,而有的教師一聲令下后,學生慢慢騰騰、你推我搡的被動練習等,孰是孰非顯而易見。但這些調控能力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時時、事事、日積月累的研磨、歷練。因此,新教師要以此為抓手,有心、用心、細心的去觀察、積累,才能不斷地促進自身教育教學能力的提升。
三、立足實踐,反思、提升教學技巧
優秀體育教師教學時能巧妙的激發調動學生的興趣,并能通過豐富多變的教學技巧使學生在領會動作要領、學會技術的同時也從中得到情感升華,其高超的教學技巧常常令學生包括看課者贊嘆不已。而新教師們則由于閱歷尚淺、課堂教學實踐經驗不豐富等原因,往往在把知識、技能轉化為讓學生能理解接受的過程中表現的不佳,教學時不能駕輕就熟,難免乏味、無趣、困惑、迷茫。因此,更需要立足課堂實踐進行多途徑的學習,提升自己的教學技巧,才能有所作為。實踐中筆者的做法是:
1.拜師學課。拜師學課是提高教學技巧的綠色通道,向經驗豐富的優秀教師學習,主動為優秀教師做事(布置場地、組織學生等)、認真看他們的課(通過看課學習他們的教學設計、組織策略、講解示范的技巧、激發并保持學生興趣的手段等)、誠心的與他們交流自己在教學中的困惑、解決的方法及工作中的一些想法。如:上課時對違紀學生的處理,新教師可能會直接點名道姓說某某同學不要那樣做、應該這樣做或都點名了你怎么還不自覺,甚至有不當語言或不妥行為等,這樣學生就會覺得傷自尊,極易產生逆反心理。而優秀教師則會若無其事的走到違紀學生的身邊站站、耳語幾句、拍拍肩或微笑的點點頭,緩解僵局、轉移注意力、褒貶結合等,同一問題不同的解決方式,帶來的效果也是大不相同的。類似這樣的技巧新教師在上課時可能會忽略,但通過拜師學課就會有所啟發,使自己明確這些是不可忽略的教學細節,能增進師生情感、贏得學生尊重,豐富與學生的互動,提升教育教學技巧,同時向優秀教師學習也是對他們的激勵和鞭策,他們會更用心的指導和幫助,同時也能起到相輔相承、共同提高、促進優化整體教師專業發展的作用。
2.主動仿課。“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只有將學到的教學智慧融入到自己的教學中,體會自己的實驗過程,感悟別人的教學技巧,并客觀的進行比對、審視,再進一步的深入探究、追根求源,才能逐步形成“人無我有、人有我精、人精我特”的教學技巧。如:教學中為了使自主、合作、探究的新型學習方式不流于形式能落到實處,仿課時我將傳統的講解、示范、模仿等教學方法與新型的學習方式相結合,互為補充、共同提高,運用任務單式的教學技巧(每個小組一張任務單,在任務單上注明練習的目標、內容、形式、次數、時間等),使學生學有目標、練有內容、探究有策略、展示有成效,任務單還可以反復使用,經濟、合理、實用。
3.積極反思。由于體育課堂教學是一個開放、動態的生成過程,有許多的不確定因素,它不僅重視體育與健康知識、技能的掌握,更關注學生學習的方法與過程、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這就需要新教師們不斷地調整、更新知識結構,掌握新的教學技巧,才能解決好教學中遇到的各種問題。如:教學中經常會遇到這樣一個問題,同樣的教學設計在這個班上課很有實效,換另外一個班效果可能不那么明顯,這需要授課教師因地制宜的對自己的教學設計進行再次的調整和優化組合,這種從設計到調整再到優化組合,尋求合理教法的過程就是教學反思的真諦。新教師在教學實踐中要注重反思性教學,促使自己養成勤于反思的習慣,通過反思啟發思維,產生靈感、頓悟和收獲,這也是提高教學技巧的動力源泉與必由之路。
總之,新教師要腳踏實地的在課堂教學的主陣地上勇于體驗、善于感悟課程理念的內涵,用優化了的教學理念與行為向學生傳授知識、技能和方法,從而促進學生的健康成長與自身豐厚發展的“雙贏”。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