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競梅
保定學院教育系
保定師范學校教育實習經驗及其當代價值
種競梅
保定學院教育系
保定師范學校形成了科學而健全的見習、實習體系。其精于準備、勤于實踐、嚴于管理的實習理念和一系列成功經驗為當今教師教育的改革和發展提供了諸多啟示:數量眾多且關系穩固的實習基地是辦好教育實習的保障;見習、實習準備的常態化是辦好教育實習的關鍵;見習、實習指導的全程化促進了教育實習的良性循環和可持續發展。
師范教育;教育實習;經驗;啟示
保定師范與湖南一師,以及陶行知創辦的曉莊師范,一并被譽為“中等師范的光榮代表”。從1904年建校到現在,近百年的辦學歷史見證了我國近代師范教育的發展歷程,“她既是我國師范教育發展的一個活‘標本’,也是研究我國中等師范教育發展的一個成功范例。”[1]
保定師范學校素以辦學嚴謹、管理嚴格而著稱。尤其在教育實習和教學實踐方面,更是建立了科學而健全的見習、實習體系??v觀不同時期教育類課程的設置、實習基地的建設、見習實習的組織實施等方面,均積累了獨到而寶貴的經驗。保定師范對教師培養目標和實習目的有著自己深刻而獨到的領悟——不是把教育實習僅僅視作對所學專業知識、技能應用的終結性檢驗和對準教師教學能力的適應性訓練,而是真正具有教育實習的整體觀和人才培養的長遠觀。
1.精心部署、充分準備。
三年制中師教育見習一般安排在第二學年的下學期,約五一前后,為期一周。集中實習安排在第三學年的第六學期,為期一個月。以1998年為例,實習工作4月20日進入實習學校,5 月20離校結束實習。早在第六學期開學之初,教務處就制定好詳盡的實習計劃,做好實習動員和部署等一系列工作。并選派有經驗的教師進行實習前的分組指導。就教學層面而言,主要包括組織好備課和試講兩方面的工作。
備課,一般分組進行,要求全體小組成員共同準備同一篇課文的教學設計(類似于現在的“集體備課”),但需要分別編寫出個人教學方案。目的是備課內容指向集中,便于交流協作和資源共享。
備課要求做到手中有綱、心中有本;目中有人;胸中有法、手中有案。
首先是做到手中有綱、心中有本。即認真鉆研大綱和教材。不熟悉大綱,不鉆研教材,必然缺乏對教學目標的整體把握,缺乏對教材的調整、整合,對教學重點、難點的設計、突破。可以說,此乃備課工作的關鍵環節。需要提醒學生的是,各種現成的教參和名師教案為實習生提供了教材的詳細解讀甚至教學流程,如何引導學生處理好自主備課與使用教參的尺度是一個不可回避的問題。過分依賴別人的教參并將教學過程簡單模擬化是不可取的。因為教學對象千差萬別,教學狀況千變萬化,何況執教者風格各異,切不可生搬硬套,照搬照抄而忽視教學對象的適宜性,所以要適當借鑒,恰當取舍,逐步鍛煉自己獨立研讀教材的能力。同時學校提倡并鼓勵學生隨時記錄備課心得,交流分享。170班劉林峰同學撰寫的《我對小學語文新教材的幾點看法》一文發表在??侗6◣煼丁返诎似冢l眾多同學的研究和欣賞。
曾有一位實習生備課《日月潭》,根據課文描述推想了日月潭的形狀,畫成簡筆畫準備在課堂上直觀展示。指導老師審閱后指出備課必須嚴謹確鑿,日月潭到底是什么形狀,圖示必須言之有據,真實可信,切忌想當然。學生四處搜尋,終于在新華書店的某本地圖冊上查得日月潭的俯瞰輪廓,然后以之為據,制成投影片以作教學之用。此番備課,學生收獲的絕非對日月潭的形狀的了解,更重要的是懂得并踐行了備課所應秉承的嚴謹的治學態度和科學的研究方法。
目中有人是指備學生,真正廣泛而深入地接觸學生是在進入實習學校之后,也為便于論述,此部分內容將在下文“嚴密組織,有效指導”部分展開論述。
胸中有法、手中有案。隨著備課的深入,學生會積累記錄心得、體會和問題,然后條理化、系統化,以文字形式整理記錄下來,就一個教學單元進一步制定出教學目標、課時安排、教學重點和難點,每個課時的教學流程、教學內容、提問、板書設計、作業布置等,并留下專門記錄教學隨筆和教學后記的位置。這便構成一個比較完整的教案。教案在手,心中不慌。尤其是初登講臺的實習生,更需精心設計,詳細編寫。學校為同學提供規范的教案編寫范例,以便有章可循。實習生在備課過程中不斷思索、創新,比如有同學運用不同顏色的筆跡謄寫教案,用以區分教學語言、教學行為、教學重點或難點,分門別類,清晰明了,賞心悅目。
教案完成后,要組織試講。試講依然分小組進行,每組均配備指導老師。然后根據預講情況和評議意見,對教案再進行修改,修改后再試教。此輪試講和進入實習學校的上課雖然還有很大距離,但意義非凡,學生模擬課堂教學,驗證自己對教材的理解,對教法的選擇,鍛煉自己的心理素質、語言表達能力、臨場應變能力,是一次上課的“預演”。過程中或暴露問題,發現不足,或展現優勢,增強自信。實習生之間也便于互相揣摩、取長補短。
2.嚴密組織,有效指導。
前期準備就緒,學生進入實習學校。一般一個教學班進駐一所實習學校,班主任和另一名指導老師任帶隊隊長,全程跟蹤管理指導。實習點內部編組注意體現均衡和互補原則,即分配到各班級的實習生要兼顧教學和班級管理能力、音體美特長、男女生比例總體上保持均等,強弱搭配,性格互補。
進校第一周為教育見習,實習生全天跟班,一方面熟悉教學,學習實習學校指導老師的教學思想、教學方法、教學技巧、管理方法等,另一方面了解學生,為順利實習積累經驗,奠定基礎。大多數同學見習一周后,就能了解實習班小學生的性格、愛好、優缺點,就能做到實習第一課準確無誤的點名提問。一周的扎實見習后,實習生正式走上講臺開始三周的實習。在此階段,師范學校指導老師雖然全程跟蹤,但實習學校指導老師此時成為了實習指導的主力。實習學校指導老師深諳學校、學生情況,是實習生順利開展實習工作的有力支撐。實習班級的教學和班級管理的具體工作均在實習學校指導老師指導下完成。比如備課,涉及到教材的增減取舍,前后知識的連貫銜接,課時內容的密度難度,都需結合本班學情細致設計教學,編寫教案。這與實習前的教案編寫最大的不同,就是融入了當時當地教學實際情況,針對了學情,體現了因材施教的要義。
實習期間,保定師范組織專家評課。1998年邀請了特級教師王慶豐和另一名全國優秀教師。他們親臨實習現場,針對實習生課堂教學的具體問題進行評教。專家具有豐富的教學經驗,問題提得一針見血,道理講得深入淺出,建議給的切中肯綮。實習生的理論視野和實踐技能得到拓展和提升。
實習過程中,保定師范組織出版《實習簡報》,及時發布實習中的要點、熱點和亮點信息。依托這個平臺,實習生發表實習日記、課后隨筆、體會感想、教育教學論文等,為不同實習學校的實習生創造了溝通信息和教學研習的機會。九八年共發布《實習簡報》三期,在實習的不同階段都發揮了激勵和推動作用。另外‘??侗6◣煼丁返诰牌趯iT開設“初涉教壇”專欄,實習園地中收錄學生文章六篇,如《實習中如何接近學生》、《談實習生的課堂教學》、《實習體會》、《體育課中的三備》、《放下教案,走上講臺》等。另有《站在講臺上》、《愿望》等四首小詩發表。
縱觀整個實習期間,保定師范和實習學校同心協力、齊抓共管,嚴密組織,有效指導。為實習提供了全方位的保障。而實習生們也是積極進取,不甘落后。實習學生昂揚的工作熱情和風貌真正體現了保定師范學校“身正學博、為人師表”的校風,“嚴謹創新,表率獻身”的教風和“多讀、多議、多思、多練”的學風。
3.潛心反思、精彩匯報。
保定師范的實習重“教前準備”、重“教中指導”,更重“教后之功”。集中實習結束返校后,還有一項重要而艱巨工作,即潛心反思、精彩匯報。除了評定每位實習生的量化實習成績外,還組織多種形式的總結和反思,在總結和反思中關注學生在教育實習中的發展,促進師范生的專業成長。主要工作有:
撰寫實習總結。每位實習生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做出認真全面的個人總結,然后全班內交流經驗,分析不足。通過教育實習總結,培養師范生教育教學反思能力,同時也為師范學校課程改革提供參考,使教育實習真正成為師范學生不斷成長的重要途徑。
優秀實習課評選。實習前,學校就明確宣布評選優秀實習課,事實證明,評優活動對實習中各個環節都產生了強大的激勵和推動作用。班級推薦出優秀課進行匯報展示,并由電教室全程錄像,留作教學資料??傊畠炐銓嵙曊n評選激發了教學熱情,保證了實習工作的高質量,對推廣實習中的教學研究成果和先進教學經驗、對促進師范生的專業發展均有積極作用。
實習成果展示。實習結束后,舉辦“教育實習成果展”?!敖逃龑嵙暢晒埂眱热葚S富多彩,有優秀教案展,有板書設計展,還有教學故事展,自制教具展等。幾乎每位實習生都有不同類別的成果展出,這自然得益于中師三年扎實的基本功訓練。教育實習成果展使分散在各個實習學校的同學們有了互相交流、互相學習的機會。也便于全校師生檢閱本屆畢業生的實習成果。同時為低年級學生提供觀摩和學習機會,滲透教師角色意識,強化教育教學意識。使實習成果和經驗得以口耳相授,屆屆相傳。
保定師范學校作為“中等師范的光榮代表”,其嚴于管理、勤于實踐的實習理念和成功經驗為當今教師教育的改革和發展提供了諸多幫助和啟示:
1.數量眾多且關系穩固的實習基地是辦好師范教育實習的保障。
保定師范擁有數量眾多且關系穩固的實習學校。據不完全統計,1994-1999年間,保定師范的實習基地幾乎遍及保定市各級各類小學。僅筆者足跡所至,就有保師附小、縣學街小學、前衛路小學、聯盟路小學、永華南路小學、新華路小學、黃花館小學、鐵二小、列電子弟小學、館驛街小學、向陽小學等等。保定師范學校和實習學校同心協力、齊抓共管,形成合力,雙重指導。實習學校不僅為實習生呈現常態課,還特別組織優秀課,做了大量的管理和指導工作,為實習成功提供了強有力的保障。如今,地方性師范院校大多沒有了附屬中小學,實習基地的建立因為各種原因也是困難重重,即便建立了,關系也比較松散,指導缺失,很難形成強勁的合力。
2.見習堯實習準備的常態化是辦好師范教育實習的關鍵。
保定師范建立了科學而健全的見習、實習體系,把見習、實習規范化、常態化。日常工作訓練有素、實施起來有條不紊。見習、實習準備始于入學教育,首先及早的對學生進行角色定位,準教師的身份不僅僅是一個稱呼,需要在心理上、言行上、技能上真正與教師等量齊觀。完成了教師的角色定位,就要做相關的職業準備。保定師范學校非常重視基本功訓練。包括三字兩話(畫),即鋼筆字、毛筆字和粉筆字、普通話、簡筆畫以及音樂、舞蹈等。基本功訓練規范化、常態化。有教學,有指導,有檢查,有評價。學生的教學技能日積月累,日漸提升。時至實習,功夫自然是水到渠成。另外學校的見習、實習時間基本固定、方案成熟完善,師生訓練有素,實施起來按部就班,井然有序。這一切均得益于見習、實習準備的規范化和常態化。如今的師范生年齡較中師生偏大,可塑性降低。另外因為多方原因,實習形式難以固定,實習方案常常臨時調整,導致實習工作難以保持穩定常態,從而影響實習質量。
3.見習、實習指導的全程化促進了教育實習的良性循環和可持續發展。
保定師范教育實習注重全程化指導,重“崗前準備”、重“崗中指導”,重“崗后總結”。整個過程環環相扣,善始善終。尤其是實習總結階段多種形式的總結和匯報,實際上是引導學生通過反思提煉教學實踐經驗,檢視、修正和發展自身的教育教學知識,重建認知圖式,提高教育教學實踐能力,促進了教育實習的良性循環和可持續發展。而現在的高師院校有的采用頂崗實習,有的自行聯系,分散實習。實習地點的分散給實習指導全程化帶來很多難題,尤其是自行聯系的分散實習,指導的缺失使相當一部分實習似蜻蜓點水,淺嘗輒止,更甚者是到原畢業學校在實習鑒定上蓋章或簽署意見了事。再加上實習后的總結流于形式,浮光掠影,如此實習自然難以收到應有的實效,更難以促進其專業成長。
[1]王全樂.百年名校+教師搖籃--保定師范學校發展史研究1904--1999[D]河北大學:碩士論文2008
作者信息:
種競梅(1973-),女,河北保定人,副教授,文學碩士。研究方向:語文教學與研究和中國古代文學,
保定市教育科學“十二五”規劃課題:“保定師范學校教育實習經驗及其當代價值的研究”。課題編號:133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