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國華
河北省承德市高新區馮營子中心校秋窩小學
農村教師隊伍現狀考察報告
孫國華
河北省承德市高新區馮營子中心校秋窩小學
農村學校的教育由于方方面面原因造成發展落后,值得我們所有人反思,我們應該從上到下多方面考慮如何提升農村教育質量問題,農村的孩子也是祖國的花朵,也要接受同樣的高等教育。
教師隊伍;教師結構;教師質量;家長態度
我校雖距離承德市區距離很遠,但是不完全屬于農村范疇,村名素質參差不齊,我給它的定位是城市農村交接部。這里的百姓想法以及對學校的要求看法比城里的甚至要多,這里的人們性格又不如農村的淳樸,看似很高傲卻沒有資本,感覺很樸實卻多一份難處。在這里工作的確要多方面的去處理關系,不僅是村民,村領導、上級單位更要相關方設法搞好關系,才能讓學校有可能產生向前發展的動力。因為,我所知道的一些農村學校師資力量緊缺是一個相當嚴重的問題,所以我認為:
我校現有教師數量9名,五十歲以上五人(高血壓、腰間盤突出、腦血管疾病等病魔纏身),四十歲至五十歲兩人(其中女教師患有癲癇,男教師由于車禍脾摘除,嚴重影響教學秩序)四十歲以下兩人(其中一名是我本人人學校負責人并且任三年級語文課,另一名最年輕今年26周歲,但自身素質較低,需要時刻督促)。另外還找了一名代課教師負責英語教學。可以說是老弱病殘。從水平上老教師已不能跟上現代化的教育節奏,新教師又不能及時到來,這樣的農村教育不但關系當今農村人口的總體素質,而且直接影響農村的未來前途。如果不重視農村教師隊伍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就不會有高的起點。《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若干意見》(以下簡稱中央一號文件)指出:“提高農民整體素質,培養造就有文化、懂技術、會經營的新型農民,是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迫切需要。”而培養造就新型農民,基礎在教育,關鍵在教師,必須按照中央一號文件要求,“加快發展農村義務教育”,“加強農村教師隊伍建設”,“促進城鄉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加強農村教師隊伍建設,不但是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題中應有之義,而且是一項帶基礎性、先導性、長效性的工程。近些年來,我市、區農村教育投入加大,辦學條件改善,基本普及了九年義務教育。但是,農村基礎教育的基礎依然薄弱,城鄉辦學條件的差距還在不斷拉大,農村教師隊伍總體素質不高,一些農村學校難以留住學生,輟學率有所回升。必須高度重視并采取有力措施,建設一支數量足夠、質量合格、安心農村教育的師資隊伍,以鞏固普及義務教育的成果,提高農村學校教育質量,加快改變農村教育基礎薄弱的狀況,促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
當前,農村小學教師隊伍存在著諸多結構性矛盾,有待積極化解。
一是農村中小學師資緊缺。一部分農村學校師資力量極度緊張,我中心校據我調查六所學校存在這樣問題,有的學校每位教師每周任課節數甚至達到二十節以上,這樣的勞動強度不把我們的教師累死才怪。二是教師的學科配置失衡。我校及周邊雙廟、鍋營子等幾所小學英語、體育、音樂、美術、計算機等課程停開或對付開設,(上級還不讓聘代課教師)勉強開了課的也沒有專任教師任教,只能由其他學科教師兼授,難以保證教學質量。三是教師年齡結構老化。某市一些縣、區農村教師50歲以上者占45%,某縣一些鄉鎮小學教師平均年齡52歲。老的將退休,青壯的想進城,新的進不來,出現斷檔趨勢。有不少教師體弱多病,我校上面已經把各位教師情況作了說明就是這樣還得堅持工作。四是農村小學高、中級職稱的職數比例遠低于城市學校。按現行規定,農村初中的高級職數設置比縣城初中少8-13%;農村初中的中級職數設置比縣城初中少3-8%。農村小學的中級職數設置比縣城小學少8%。實行評聘分開后,取得高、中級職稱資格的農村中小學教師獲得相應聘任的幾率遠低于縣城同等條件的教師,有的農村教師獲得高、中級職稱資格后,要等6-8年才得到聘任。于是人心思走,拿到職稱證書的中青年教師設法調到聘任幾率高的城市或縣城學校去;而在農村學校守老營者,年老病弱的比例大增。(以上是根據資料獲得)五是代課教師不建議全部清退。因為教師真的不夠用,還要把課程開足開滿,你讓學校咋辦?當然三支一扶的我本人強烈建議撤銷,這部分年輕人不是水平不夠,二是沒把教育當回事,因為他們不管怎么付出最終還是被攆回家的,兩年的支教換來的依然是重新踏上找工作的征途。但人事、財政部門覺得很合算,故樂而為之,既能省下很多錢又能解決很多就業問題,而教學質量則得不到保證。再者說這只能將就一時。農村中小學師資不足,結構性矛盾突出,根本原因是城鄉二元結構迄未改變,仍沿襲建國初期優惠城市、克扣農村的編制標準。按照省里核定的中小學教師編制,城市初中師生比為1:16.7,農村初中師生比為1:18。折算農村初中一個班(按54人一班計算,下同),比城市初中一個班少配0.23名教師,同樣一所18個班的初中,農村初中比城市初中少配教師4.14名。城市小學師生比為1:18.4,農村小學師生比為1:23.5。折算農村小學一個班,比城市小學一個班少配0.61名教師,同樣一所18個班的小學,農村小學比城市小學少配教師11名。這樣大的反差,僅用農村學校每百個教師編制上浮3.5%的辦法遠不能彌補。農村中小學,成班率低,有些邊遠的小學教學點,兩三個年級才十幾二十名學生,至少也得配備一名教師。而且農村學校多有學生寄宿,早晚自習、食宿安排、安全管理等等要增加很大工作量。這種特殊情況,決定了農村中小學教師編制不但不能比城市學校少,反應比城市學校多,起碼城鄉教師編制應該一視同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