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海燕
河北省承德市雙橋區大石廟中心小學
有效評價,促進學生健康發展
陳海燕
河北省承德市雙橋區大石廟中心小學
評價是教育教學過程中的一個重要環節,其本質是促進學生的發展。在教學中,我們要使用正確、合理的評價方式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激發學生的學習潛能,促進學生在原有水平上不斷提高。那么,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如何進行有效評價呢?我認為要做好以下幾點:
多元智力理論認為:每個人都同時擁有九種智力,只是這九種智力在每個人身上以不同的方式,不同的程度組合存在,使得每個人的智力都各具特色。在教學中,我們應該樹立這樣的學生觀,教師在評價學生時“多一把衡量的尺子”,不同層次的學生制定不同的評價標準,從多角度來評價、觀察和接納學生,從而發展學生的潛能。
平時教學中,我把學生分為三個層次:a(學優生)、b(中等生)、(學困生)。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我提出的學習目標也不盡相同。如在教學《圓的認識》時,我設計了下列問題:1、如果要把這些圓畫下來,你有什么辦法?(b,c層同學回答);2、如果手中沒有圓規,又急于畫個標準的大圓,該怎么辦?(a層同學回答)。這樣的教學有效的克服了教學目標一刀切的弊端,尊重了學生的個性差異,使每個學生都在各自的知識、能力起點上獲得發展。因此,這樣的教學目標更具有人性化、彈性化的特點。
課堂教學是培養學生創新和實踐能力的主渠道。所以,課堂上對學生探究、創新和實踐能力的評價是教學過程中不可缺少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而科學、合理、鼓勵創新的評價會有利于促進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提高。
例如,在教學《長方形的面積》一課時,我先出示兩個圖形讓學生比較面積的大小。有的同學用割補法把兩個圖形重疊起來比較,還有的用1平方厘米的單位進行測量,我對學生的做法給予肯定的同時,又提出新問題:“要想知道學校操場的占地面積以及我們祖國領土的面積還能用這樣的方法嗎?”同學們認識到這種方法太麻煩,也不實際,我接著鼓勵學生:“那么有沒有更簡便的方法求圖形的面積呢?”同學們利用手中的長方形主動探究,積極思考,討論交流,最終得到了長方形面積的計算方法。在這個教學過程中教師用富有激勵性的語言和贊賞的眼神鼓勵學生,能夠促使學生不斷地嘗試,不斷地創新,從而提高實踐動手能力,并且在激發學生學習積極性的基礎上讓數學課堂教學真正張揚學生的個性。
著名教育家第多斯惠說:“教育的本質不在于傳授知識的過程,而在于喚醒、激勵和鼓舞。”小學數學課堂教學評價要有助于學生認識自我,建立自信。教師要引導學生在學習中真正地認識自己和準確地把握自己,通過自我激勵、自我完善,從而不斷產生學習的動力。教師客觀、正確的評價能促進學生健康、高效的成長,能把沉睡在每個學生身上的潛能喚醒,并且激活起來。
我在教學“雞兔同籠”時出現了一個這樣的問題:雞兔共有16個頭,44只腳,問雞兔各有多少只?正當學生討論交流時,有一個學生說:“這樣想太麻煩了,把每只兔子都砍掉兩只腳,每只雞都斬掉一只腳不就得了?!蔽衣犃碎_始一愣,隨之心中一動,并誠心邀請他走上臺進行講解:“雞和兔共有44只腳,每只兔子砍去兩只腳,每只雞砍去一只腳,44只腳就少了一半即22只腳,這就簡單了?!薄岸嗝从袆撘獾囊娊庋?!”我情不自禁地為他鼓掌,這樣一來,其他學生也興趣盎然。隨著討論的進行,大家明白22由兩部分組成,一部分是16,另一部分是兔子的只數:22-16=6(只),而雞的只數是16-6=10(只)。直至下課,共有三種方法在大家的贊嘆聲中被公認為“奇思妙想”。
以前在課堂上,經常會出現這樣的情況:當老師提出一個問題,個別學生會馬上舉手回答,并且答案非常正確,而對于那些學習上有困難的學生就失去了思考探究的時間和空間,這時的課堂變成了優等生表現的舞臺;有的學生回答問題錯誤,教師會馬上予以否認,長此以往,打消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學生不善于深入思考問題,只等正確答案,課堂上很難出現暢所欲言的教學場面。所以,教師課堂上評價不宜太早,要充分發揮延緩評價的作用,給學生更多的機會,讓學生在不知道正確結論之前,進一步發揮想象力,得到更多的不同答案,從而進一步培養學生的數學思考能力。
例如,在教學《找規律》這一課時,我給學生出了這樣一道題:1、2、4、()、()、(),要求學生在后面加上一些數,使這些數有規律排列。同學們經過片刻的思考和小組交流,紛紛舉起了小手。一位學生填出了第一個答案:7、11、16,理由是前后兩個數的差在依次增加,分別增加1、2、3、4、5……;第二個學生又想到了另一種填法:8、16、32……,理由是前一個數重復相加為后個數。出現這兩種答案,對于孩子們來說,已經很不錯了,但我沒有急于評價總結,這時,我班一位平時學習自信不足,成績一般的學生,悄悄地舉起了手,看到他舉手,我很高興,親切的問:“你還有什么問題嗎?”他站起來說:“我想填1、2、4……”,頓時,全班哄堂大笑,孩子害羞得埋下了頭,我又說:“你的想法不錯,真了不起!大聲地說出你的理由,好嗎?”這位同學慢慢地抬起頭說:“我覺得重復也可以是一種規律?!闭f得多好啊!簡單重復何嘗不是一種規律,大概受這種想法的啟發,孩子們的熱情一下又高漲起來,“老師,我又想到了另一種填法,1、2、8、1、2、16……,理由是前兩個數重復,第三個數分別填4的2倍,4的3倍”。下課鈴聲響了,但同學們依然沉醉在尋找規律的興奮中。
有效評價在教學中起著催化劑的作用,評價不僅要考慮學生的過去,重視學生的現在,更要著眼于學生的未來,我們教師在教學中要通過正確、合理的評價激發學生的潛能,使每位學生都獲得自信,得到更大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