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素立
石家莊市鹿泉區實驗小學
小學英語課外作業設計的有效策略
高素立
石家莊市鹿泉區實驗小學
目前,英語已成為小學的一門主要學科,除了豐富多彩的課堂教學活動之外,教學活動還應延伸到課堂之外的學習和生活中,而作業正是有效的手段,許多老師為了讓學生能更好的記住所學的知識,就布置了大量的作業。但是因為作業形式的單調,枯燥,完成的情況和學習的效果并不是很好。《英語新課程標準》指出:英語課程要面向全體學生,注重素質教育。把“激發和培養學生學習興趣,樹立學生自信心,養成良好學習習慣和策略”放在首位。因此,如何設計好家庭作業,讓作業有針對性、趣味性、復現性及層次性,從而培養學生濃厚的語言興趣,形成自主學習能力,促進自我發展,是值得我們共同探討研究的課題。
小學英語;作業設計;有效性
過去的小學英語教學中,布置的作業以作業本和考卷為主,以練促教學,用練促學習。《英語課程標準》:“英語的教學活動不應該僅僅限制于課堂教學,而是要延伸到課堂之外的學習和生活中。”作業作為教學的補充和延伸,既是鞏固、掌握和深化所學知識中不可或缺的渠道,也是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培養學生熟練運用語言能力的必要手段。家庭作業是課堂教學的有機組成部分,教師可以通過家庭作業的完成情況來監測學生對英語課堂的掌握情況,通過完成家庭作業來對課堂知識進行鞏固和深化,通過作業練習來激發對英語的興趣。傳統英語作業布置都是采用機械性抄寫。這樣做,使學生成為一臺簡單的反映機器處于學習非常被動的地位。容易讓學生形成對英語的厭倦情緒,降低了效果,不利于掌握其內在聯系。如何在新課程理念的指導下,設計出有效的英語作業?筆者認為:在英語作業的設計中應提醒以下的特點:
學生的學習能力各不相同,“一刀切”的作業往往導致“好的學生吃不飽,后進的學生吃不了”,必然會加重學習困難生的課業負擔。作業太難或過易,教師就很難兼顧學習困難生和優等生。因此,在布置作業時要考慮到學生學習能力的差異進行作業設計,既讓后進生能跳一跳摘到“果子”,又能保證優等生免受“饑餓”之苦。
學生在做作業的過程中,我們還應考慮培養學生的動腦、動口、動手等各方面的綜合能力,因此我們可以設計一些實踐型的作業,讓學生通過做和實踐來鞏固所學知識的作用。這種讓學生動手做一做的作業不僅鍛煉了學生的動手能力,而且還淡化了作業的痕跡,提高了學生做作業的新鮮感和興趣,也間接地鍛煉了學生各方面的能力,然后教師再根據實際情況來給予學生評價和指導。
另外,我們還可以嘗試讓學生自己錄音的方法來提高朗讀和背誦的興趣,讓學生聽一聽自己的聲音,孩子們會感到特別有意思,也可以提高自己的英語聽說能力。老師則定期將學生的錄音磁帶收上來進行檢查。通過布置這樣一項作業,不僅可以使學生鞏固課堂上所學知識作用,而且也間接地鍛煉了學生各方面的能力。
學生都是極富個性的生命體,他們對教材的理解和詮釋也富有獨特性和創造性。尤其是高年級的學生,他們已經有了一定的英語基礎和知識儲備,可以嘗試布置創編型作業。創編型作業就是引導學生根據已有的知識,通過改、說、唱等形式再現、拓展、延伸課文內容,或加工、整理、采集、剪貼、展評與課文有關的圖文資料,編輯英語手抄報,或根據課的對話、故事理解進行繪畫、編曲創作等。在此過程中,不僅可以運用所學的內容,也有利于學生將視野拓展到課外,因為課外有著更為廣闊的學習空間,如此,也有利于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提高。
我們的教學活動應當努力與學生的生活實際相聯系,設法尋找與學生生活的結合點。因為與學生生活密切相關的,才是學生感興趣的;只有學生感興趣的,才是有效的。同樣我們的作業設計也應該從學生的生活出發,與學生的生活相聯系。比如,我們的生活中有很多的英語,有食品名稱,如:hotdog(熱狗),hamburger(漢堡包),pizza(比薩餅)等;有飲料名稱,如:Robust(樂百氏),CocaCola(可口可樂),Sprite(雪碧)等;有商品名稱,如:JeansWest(真維斯),Nike(耐克),Sportsman(斯波茲曼)等;還有各種卡通人物如:MickeyMouse(米老鼠),DonaldDuck(唐老鴨),SnowWhite(白雪公主)等。我時常引導學生隨時留意觀察周圍生活,將與英語有關的資料、信息一點一滴地收集起來,形成自己的“百寶箱”,經過一段時間后,請學生將“成果”拿到班內進行交流評比。這種形式既有利于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又有利于引發他們主動學習英語的欲望,讓他們覺得英語就在身邊。這樣的作業形式不僅具有新鮮感,而且還與學生的生活密切地聯系了起來,學生就樂意去做,作業的效率也就提高了。
《英語課程標準》指出:課程是教育的核心,教師是教育的靈魂。二十一世紀的教育工作要求教師成為教學活動的組織者,促進學生的各方面發展,進行課程開發研究。實踐型作業不僅利于學生智力的發展,而且可以培養學生的自我管理和多元化認知能力,加強學生和家庭的聯系,享受家庭合作的溫馨。新課程的作業設計是一項難度大但是卻非常有意義的任務。教師作業設計的時候要靈活運用處理教材,借用家庭資源,利用好每天的daily talk,堅持每天閱讀,鼓勵學生用英文寫日記周記。
為了學生的可持續發展,少走彎路、少流汗水,就需要教師用心澆灌付出努力。對于英語作業的設計和處理,每個教師都有自己的方式和方法,但都要基于對學情的分析,適用于自己的學生。持續有效的英語教學是一次沒有終點的馬拉松,雖然艱苦,但沿途的風景別樣美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