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宗武
河北省平泉縣小寺溝中學
談化學用語教學
李宗武
河北省平泉縣小寺溝中學
在中學化學教學中,化學符號常常被稱為“化學用語”。化學用語是化學學科的專用語言,是學習化學的敲門磚,是學習和交流化學科學技術的有力工具,加強化學用語教學明確其意義是提高化學教學質量的重要途徑。但是中學化學用語教學的現狀并不令人滿意,學生常常因為化學用語障礙而極大地影響了對化學知識的理解和運用。因此,有必要對化學用語學習困難及其教學從理論和實踐去研究探索,找到適當的策略來減輕學生的學習負擔,幫助他們學好化學語言,從而學好化學。如何根據教材特點與學生接受能力進行化學用語的教學是教師應該探討的問題,下面談些想法。
根據教材內容,有計劃地分散教學難點,讓學生輕松地學習,提高學習化學用語的興趣。例如:元素符號、化學式、化學方程式都可以提前逐步滲透、避免大量集中學習使學生難以接受。要讓學生在學懂、學會中不斷強化興趣,在學習過程中牢固掌握化學元素符號,進而熟練地寫出化學式,就可順利地寫出化學方程式。為避免化學用語的學習枯燥無味,可將元素符號、化合價、金屬活動順序表編成順口溜、形象記憶法、諧音等方法,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獲得好的記憶效果。比如,元素符號的教學:“硫”的元素符號“S”可以形象的記憶為“像流動的水”。“鈉”的元素符號“Na”可以進行拼讀。“金”的元素符號“Au”可以夸張的記憶為“哎呦,金子啊”。比如,化合價可以編出順口溜“正一鉀鈉銨氫銀,負一硝酸氫氧根。正二銅鈣鋇鎂鋅,負二硫酸碳酸根。正三鋁正四硅單質零。”金屬活動性順序“鉀鈣鈉鎂鋁、鋅鐵錫鉛氫、銅汞銀鉑金。”可以采用歌訣的形式“嫁給那個美女,鋅鐵惜千傾,童工印鉑金。”
教師應了解教材的知識結構,分析化學用語在全冊書中的地位,按照教材編排的層次,把握教材的深廣度。現將化學用語的教學大致分為三個階段進行:
1.從“緒言”到第二單元是元素符號、化學式的識記階段。
讓學生提前分散識記元素符號。每節課3-5種,學生不感覺到有負擔,而且愿意學。到元素、元素符號這一節,學生已能熟練地讀、寫教材中規定的元素符號,為下一節化學式的學習作好了充分的準備。從“緒言”課接觸物質開始,就可注明常見物質的化學式,讓學生經常見一見,不作其它要求。等到學習化學式時,就已經對化學式形成了初步的印象,實際上使學生在認識過程上有了發展、實現了從具體到抽象,從感性到理性的飛躍。
2.從第二單元到到第五單元是元素符號、化學式、化學方程式的理解階段。
讓學生理解元素符號、化學式、化學方程式的意義。掌握用元素符號寫化學式,用化學式寫化學方程式的初步規律。化學方程式是化學用語教學的重點,掌握好化學式與化學反應的文字表達式,可使學生形成化學方程式的雛形。書寫化學方程式,配平是難點,除了講清最小公倍數法,可通過實例簡單介紹“奇數配偶法”。在化學方程式的教學中,我采取循序漸進的方式,簡單的反應先從微觀圖解讓學生了解化學反應的實質,然后歸納出化學方程式,讓學生從這一過程中了解化學方程式表示的意義,并且從微觀圖解中讓學生深刻體會質量守恒定律,從而牢記化學方程式必須配平這一步驟,從思想和習慣上避免了這樣一種常見錯誤的發生。通過這種從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的教學程序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培養他們學習上的主動性,實現學習新知識的創造性,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學生學習的難度。
3.從第五單元到第十二單元,著重鞏固、擴大和應用化學用語。
用化學方程式來表示酸堿鹽的性質與單質、氧化物的簡單關系,是化學用語的高級階段。要應用必須強調理解、熟練。比如:堿和非金屬氧化物的反應,我也會說出它們在生活中的用途,讓學生從生活現象記熟這些反應,然后舉一反三,自己寫出其他同類型。如Ca(OH)2+CO2=CaCO3↓+H2O,此反應可以說是用來檢驗CO2氣體,可以說裝澄清石灰水的試劑瓶放置太久后表面有一層白膜,可以說用石灰漿抹過的墻壁在晾干的過程中墻壁上反而出現小水珠,讓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掌握化學方程式,會事半功倍。又如復分解反應學習時,若條件允許,盡量先做實驗再寫反應方程式,在做了很多個實驗之后,學生自然對復分解反應的規律和條件有了強烈的印象,此時總結歸納出書寫化學方程式的步驟和方法,這樣學生對書寫化學方程式表現出較濃的興趣。
化學用語和化學教材的各部分知識緊密地聯系在一起。化學用語的特點是學生容易理解,但不用,又容易遺忘。因此應將化學用語的教學貫穿于教學的各個環節,應當要求學生養成使用化學用語解答化學問題的良好習慣。能用化學用語解答的問題,如物質及其性質、用途、制取現象的解釋、實驗、結論等,必須用化學用語來解答,經常練習,達到會讀、會寫、會用,逐步熟練。
在化學方程式的教學中,教師應扮演好一名 “專家型學者”,善于思考輕松的學習方法,并能對學生學習中出現的問題得到切實有效的解決辦法,引導學生輕松學習、愉快學習,而不僅僅是傳授內容。通過教師的指導,學生不但學會了化學用語的使用,還學會了對問題勤于思考、提出疑問和解決方法的思維習慣。經過我個人的實踐,在化學用語的教學上,教師可以根據不同類型化學反應的特征,設計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采取“實驗領先、微觀協助,聯系生活、舉一反三、總結規律、互相促進”等教學策略,幫助學生快速有效的掌握化學用語的讀、寫、識、記。另外,教學中還要要求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去記憶,在規范書寫的訓練過程中去識別,在應用中進一步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