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信息化和數據化發展的帶動之下,我國金融行業出現了大數據化的特征。在目前的金融行業當中,大數據已經成為其最為核心的資產內容。金融企業利用互聯網技術,在這些大量的數據中進行有用信息的篩選,以為其下一步的發展決策規劃提供有力的參考。本文主要對基于大數據時代背景之下的互聯網的金融創新進行了必要的研究,以推動我國金融行業的持續穩定健康發展。
關鍵詞:大數據;互聯網金融;創新
進入21世紀以后,我國的金融行業進入繁榮發展的階段。這一發展與我國互聯網技術的不斷成熟有著非常緊密的關系。尤其是在我國這樣一個人口大國,以及復雜的應用市場上,傳統的數據處理方式已經無法滿足當前金融行業的發展。為了正確而高效的處理金融行業中所涉及到的各種報表和信息,大數據的使用就成為金融行業未來發展的必然趨勢。本文從大數據的視角,研究了互聯網金融未來的創新發展,希望對于我國互聯網金融的發展有所幫助。
一、我國互聯網金融的發展現狀
在互聯網的發展之下,金融交易的方式正在變得越加簡單和方便。可以說,互聯網為金融行業進行了重新定義,并重組了資源的配置。在互聯網的發展推動之下,我國傳統的金融格局正在悄然發生變化。在這種新的格局之下,資金鏈條上的供應方和需求方都無需再通過金融中介機構進行資金的轉取,而是可以借助于互聯網這個平臺,直接進行資金信息的處理。另外,還可以利用一些網絡分析應用,對股票、債券、基金等數據的投資風險,進行科學的評估。這個過程實際上也是使用大數據的過程,大數據的分析和其高效的算法,為資金的終端用戶,提供了一個相對準確的投資違約可能性,以幫助投資人進行最為有效的金融投資。
就其本質上來講,金融實際上就是貨幣從發行到最后交易的一種流通行為。在目前的互聯網金融當中,金融的發展模式主要的可以分為籌集類、融通類、第三方支付以及貨幣類互聯網支付平臺這四種。而且,互聯網金融借助于互聯網、大數據和云計算這三種媒介,不僅僅提高了金融行業和企業發展的運營效率,而且滿足了現代企業的資金發展需求,同時還為小微企業的發展,提供了重要的融資渠道。換句話說,大數據對于互聯網金融今后的發展和壯大具有深遠的意義。
二、基于大數據的互聯網金融創新的必要性
大數據在互聯網金融方面的應用,使得傳統的金融行業擺脫了客戶隔閡、市場模糊、風險不可控等發展障礙因素,同時在其金融產品和金融服務方面,為金融行業的發展提供了一個更為符合現代人們生活方式的渠道。
首先,提高金融行業的營銷準確性。互聯網這一資源豐富的平臺,為互聯網金融的發展提供了海量的潛在用戶信息數據。這些數據的存在,能夠幫助金融行業找到用戶信息的相關性,并對用戶未來的金融消費行為進行一定的預測。這樣一來,金融行業對于用戶對其產品和服務的反應就顯得更加靈敏。潛在客戶被開發成新客戶,甚至最終成為企業自身的老客戶的這種轉化成功概率會大大提升。
其次,提高社交商業鏈的有效性。互聯網金融不同于傳統的金融發展模式,在新的發展模式之下,互聯網將企業內所有的用戶信息被共同放在互聯網固定的社交平臺之上。當這些信息經過一定的傳播之后,最終形成一個非常具有價值的社交商業鏈條,對于完成金融企業和用戶之間的相互評估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參考依據。
最后,拓寬控制風險的渠道。在互聯網金融這一新的發展模式之下,金融企業通過大數據建立起自身的評估系統。互聯網金融企業控制風險的方式主要有兩種:一種是以自身系統中的海量的交易電商以及支付信息數據,從而形成一個相對比較封閉的信用評估和風險控制系統。另外一種,則是以征信機構為中介,互聯網金融公司將自己的數據提供給這一中介以交換其他公司的信息。
三、基于大數據時代的互聯網金融創新發展策略
隨著信息技術的進步,大數據時代正在到來,這為互聯網金融的發展帶來了更大的機遇。要想在這一時代中抓住這一機遇,就需要互聯網金融公司對自己的發展進行必要的創新。主要的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1.建立垂直搜索式的互聯網金融服務平臺
互聯網金融服務平臺的價值體現之處,就在于為其用戶提供一個服務的渠道。這一服務性質的平臺,通過使用大數據技術,為其所有的相關利益者提供了一個集合多種金融產品和服務的選擇平臺,這種具有垂直選擇功能的平臺,大大提高了用戶的自主選擇性,對于增加用戶對產品和服務的滿意度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另外,互聯網金融服務平臺還能夠根據用戶的瀏覽歷史信息,有針對性的向用戶推送一些行業的信息和相關金融產品。這樣一來,還能夠起到挖掘深層次的潛在用戶群體,并且滿足用戶的個性化金融消費需求的作用。對于解決傳統金融行業中信息不對稱和資金供需兩方零交流的問題有著非常明顯的作用。
2.發展互聯網金融的C2B模式
在C2B的模式之中,客戶為運營的主體,其主要的作用就是將相對分散的客戶集中起來,從而形成一個隱形而強大的采購集團。這種全新的模式,避免了B2C模式中一對一出價的不利地位,而是把批發價讓利給個體用戶,降低用戶的購買成本。而要形成這種模式,就需要互聯網金融企業能夠有效的使用大數據技術,對用戶的行為和習慣進行必要的分析,有針對性的為客戶提供個性化的需求服務,客戶在享受到多元化而又個性化的產品和服務之后,其消費忠誠度必然會大大提升。當然,互聯網金融企業在實行這種模式時,也要充分考慮到自己的投入成本,做好必要的風險控制。
3.建設普惠金融服務的民營互聯網銀行模式
互聯網銀行的發展主要是通過移動互聯段,從民間籌集資本。因此,在大數據時代之下,互聯網金融行業的發展,可以向中小型企業或者是個人企業提供普惠金融服務。互聯網金融在提供這一普惠服務時,要充分發揮互聯網這一優勢平臺,以及其相應的中介機構,擴大自身的業務范圍。并通過自己現有的大客戶和已經成型的業務鏈條中,再開發出新的金融供應鏈條。此外,互聯網金融還應當利用大數據技術,對自身的社交媒體等進行必要的監管,并建立相應的風險控制系統。
4.實現虛擬貨幣的雙向流通功能
隨著互聯網金融發展范圍的逐步擴大,虛擬貨幣已經成為人們所非常熟悉的一個觀念。在我國,目前都有多種虛擬貨幣存在,但是其流通性依然有很多的不足之處。例如Q幣和百度幣等,這些虛擬貨幣無法在互聯網的大環境內自由流通。在大數據時代之下,互聯網金融應當盡可能的實現不同種類虛擬貨幣之間的有效兌換,尤其是虛擬貨幣與現實生活中的雙向流通。這實際上是將虛擬貨幣應用到了數字資本協議許可的眾多領域之內,對于提升互聯網金融行業的運營效率是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而在不同國家進行虛擬貨幣的兌換時,還應當注意匯率因素的融入。這樣一來,虛擬貨幣就實現了全球范圍內的有效流通。當然,在這一流通實現時,同時還需要建立的虛擬貨幣的監管機制,以將可能發生的金融風險或者是信息安全問題扼殺在搖籃里。
5.構建大數據基礎之上的信用評級機制
近幾年來,我國的互聯網金融出現了爆發式的發展,整個行業取得了巨大突破。然而,相應的信用數據審核機制卻沒有有效的建立起來,導致了很多的互聯網企業出現了網貸平臺違約、資金鏈斷裂等問題。這也充分說明了,在互聯網金融繁榮發展的今天,傳統的征信模式已經無法滿足金融企業的發展,必須轉向大數據征信體系的發展模式。當然,這一新的征信體系,應當繼承發展好傳統征信體系中的決策變量,對授信對象的歷史信貸狀況有一個深度的挖掘。同是,還應當對客戶的社交網絡、用戶申請等多方面的信息進行有效的挖掘,真正從深度和廣度兩個層面完成大數據和征信體系的融合。另外,還應當建立全面的風險控制系統,將線上和線下兩條渠道打通,為客戶的提供一個高度安全的投資渠道,以達到切實保護用戶資金安全和提高我國互聯網金融和普惠金融中的風險控制有效率目的。
四、結論
在以網絡化和數據化為特征的新經濟時代,金融與大數據交叉融合。大數據有助于提升金融市場的透明度,通過從海量的數據中快速獲取有價值的信息以支持商業決策,進一步推動金融業發展;大數據促進互聯網金融企業實現精準營銷、規避風險、優化經營績效、提高運營效率,增強企業融資的便捷性和經濟性;同時,利用大數據技術逐步解決金融格局演變、信用評估、風險防控、信息安全等的一系列難題。
參考文獻:
[1]鐘向群.中銀C2B開放上線探索“團購”電商模式[J].2014.(14).
[2]姜抒揚.大數據背景下互聯網金融價值創新的探討[J].商場現代化,2014(7).
[3]維克托·邁爾-舍恩伯格,肯尼思·庫克耶.大數據時代[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13(1).
[4]鄒新月,羅亞南,高楊.互聯網金融對我國貨幣政策影響分析[J].湖南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4(04).
作者簡介:劉念(1984.02- ),籍貫:河北大名,湖南工業職業技術學院講師,中南大學管理科學與工程專業研究生畢業,研究方向:金融學、中小企業融資與金融創新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