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雙鵬
摘 要:職業經理人制度是一項對建立現代企業制度和促進國民經濟發展有重大作用的制度。目前我國的職業經理人制度正在逐步建構,本文從職業經理人制度的發展歷程出發,分析了我國職業經理人制度所面臨的一些問題,為完善我國職業經理人制度提出了幾點有針對性的建議。
關鍵詞:職業經理人;問題;完善措施
一、我國職業經理人制度的發展概況
職業經理人在我國并不是一開始就存在的,而是隨著社會的發展和思想觀念的轉變而產生的。隨著科技革命的進步,不斷推動著社會生產力的發展,企業內部分工日益細化,專業化和協作程度提高,企業之間的競爭日趨激烈,管理難度不斷加大,現代企業的發展迫切需要擁有人力資本的專業型、綜合性的職業經理人。人們意識到只有建立職業經理人制度,才能從制度上保證職業經理階層的迅速發展,推動企業和社會經濟的穩定發展。所謂的職業經理人制度,并不是一個簡單的概念,它不僅包括市場經濟制度、企業產權制度,還涵蓋了激勵制度和約束等方面的制度,各種不同的制度組合在一起,構成了緊密相連的統一整體。在我國,職業經理人制度的產生發展過程可以作這樣的劃分。
第一階段,1978年改革開放到1989年之間,隨著經濟體制的改革,我國開始出現了外資企業、民營企業和個體工商戶,我國的經理人也逐步產生。這是職業經理人產生的萌芽時期。不過,這并不是現代企業制度下的職業經理人,只是初步具有了經理人這個階層而已。
第二階段,1989年到1994年我國《公司法》制定和實施。隨著經濟和社會的發展,我國為了加快經濟和國家的建設,在企業改革方面提出要建立現代企業制度。伴隨著企業的現代化發展,我國開始出現第一批真正意義上的職業經理人。他們不僅出現在國有企業中,一些民營企業也開始引進職業經理人,這是職業經理人制度的建立時期。
第三階段,1995年至今,隨著我國經濟的高速發展,我國已經形成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F代化的企業經營制度也逐步確立,社會分工越發精細。對專業性人才需要巨大。企業對職業經理人的需求和信任越來越迫切,這是我國職業經理人制度的發展時期。2013年11月12日,中共十八屆三中全會通過的《中央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中,中央明確提出要“建立職業經理人制度,更好發揮企業界作用。深化企業內部管理人員能上能下、員工能進能出,收入能增能減的制度改革?!睘槲覈⒑屯晟坡殬I經理人制度指明了方向,推動了我國職業經理人制度的進一步發展。
二、我國職業經理人制度存在的問題
1.職業經理人制度的法律基礎不完備
在我國快速發展市場經濟的過程中,離不開專業化的人才,需要建立職業經理人制度。但是職業經理人制度的建立在我國面臨一些制度上的障礙?!豆痉ā穼β殬I經理人的規定并不完善,只有一些基本的義務條款,不利于推動職業經理人制度的建立。其他法律法規也是對此一個很模糊不清的規定,不利于職業經理人制度的穩定發展。為了完善我國職業經理人制度,需要修改和完善相關法律法規,為職業經理人制度的建立構建良好的制度基礎。
2.職業經理人制度的道德風險
職業經理人的道德風險是指從事經濟活動的職業經理人在努力獲取自身利益的同時又不做出不利于他人的行動。根據學者的研究,現代企業的道德風險可以分為以下幾種風險:政策性道德風險、市場性道德風險和公益性道德風險。造成道德風險的根本原因是不完善的法律法規和不對稱的信息,這些缺陷容易引起職業經理人的投機主義心理,作出違背職業道德的經濟行為和決策,有必要對此加強防范。
3.職業經理人的薪酬制度不健全
職業經理人的收入水平與其承受的風險、為企業帶來的盈利成比例。但目前在我國職業經理人的年薪并不是很高,承受的風險也很大。這導致了一些職業經理人不穩定,進而影響了企業的發展。這就需要我們建立一套健全的職業經理人的薪酬制度,滿足實踐的發展需求。
4.職業經理人約束制度存在缺陷
在我國,由于完善的市場經濟尚未建立,相關的法律法規也并不完備。我國對職業經理人在管理過程中所出現的一些違法違規行為缺乏明確的法律規制。不能對職業經理人實施有效的責任約束,僅有的一些約束只是停留在公司章程和合同層面。因此,職業經理人就可能在自身利益與公司利益出現沖突時,選擇維護自身權益,而濫用其被賦予的權力,損害企業和股東的利益。因此,需要建立責任追究機制,約束職業經理人的濫用權力的行為。
三、我國職業經理人制度的完善措施
1.加強職業經理人制度的法律法規建設
為了促進我國職業經理人制度的發展,應當修改和完善《公司法》等法律法規,為職業經理人建構良好的法律制度。在《公司法》的修改過程中,真正實現所有權與經營權的分離,規范股東會、董事會、監事會和經理層之間的權利義務劃分和行為,使得職業經理人的使用、考察、離職成為一種規范的市場行為,逐漸建立起與我國現在市場經濟體制相適應的一系列新的制度。其次,為了有效防止職業經理人濫用代理權進行有損企業權益的交易行為,應在法律條文中對其職權進行嚴格明確的規定。此外,應當增加《刑法》、《民法通則》等相關法律法規對職業經理人的規定,確保職業經理人以維護企業和股東利益為己任。
2.防范職業經理人的道德風險
針對職業經理人個人,要努力加強對職業經理人的道德教育。職業經理人不僅僅是一個“經濟人”,更是一個“社會人”,他們既有追求個人經濟利益的經濟需求,又有追求自我價值的實現、被社會尊重的要求。因此,加強職業經理人的道德教育對道德風險的防范有著重要作用。針對企業內部,可以通過建立合理的合作契約條款和對稱的雇傭雙方信息來防范道德風險。針對外部環境,可以建立職業經理人市場道德風險監督委員會。由專門的職業道德風險監督委員會對職業經理人的管理行為進行記錄,加大職業經理人違反道德操作的成本,有效較少職業經理人的道德風險。
3.建立合理的薪酬激勵制度
我國職業經理人由于沒有具體的激勵系統,導致現實中往往容易一些利益沖突,以前沒有好的解決措施和方法,出現了一些股東和職業經理人沖突的實踐。為了解決這一問題,我國有必要借鑒和吸收外國的激勵系統。建立包括績效管理激勵和薪酬管理激勵相結合的薪酬激勵制度。建立績效評價指標要遵循以下原則:簡單原則、產權清晰原則、流動性原則。其次、績效評價指標體系要區分類別,既包括:素質要求、專業要求和能力要求等,也包括市場經營能力、對企業貢獻能力等等。所謂的薪酬管理激勵包括基本工資、績效工資和補貼、保險和福利等。尤其需要建立股票期權激勵,這是一項已經被證實的有效的穩定職業經理人的制度。為職業經理人吃下定心丸,使其與本企業同呼吸共命運,切實維護企業和股東的合法利益。
4.建立有效的職業經理人責任制度
我們知道,一切沒有監督和責任承擔的權利都有被濫用的傾向,職業經理人也不例外。為了規范職業經理人的行為,有必要建立有效的責任追究制度。由職業經理人與公司之間簽訂合同,在合同中明確雙方的權利義務關系。職業經理人作為公司的代理人,對公司負有一定的責任。當經理人出現違反守法義務、忠實等義務的代理行為,并給公司造成嚴重的損害后果時,就要承擔相應的賠償責任。除了使其賠償一定的經濟損失,還要在精神上給予其黨紀、法律法規等的懲戒。可以考慮建立并嚴格實行部門經理責任制,責任嚴格到各部門中的個人,以避免職業經理人推脫責任,從而增強其在決策時的風險意識和法律意識,增強職業經理人的自我約束能力。
四、結語
職業經理人制度對現代企業的發展重要性程度不言而喻,這已經成為全社會的共識。在當前我國的社會發展進程中,職業經理人制度的建構和完善是一個需要長期進行研究的問題,對于如何完善職業經理人制度需要我們繼續進行深入的研究和探討。在我國逐步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全面推進建成小康社會的大背景下,隨著國際競爭的加劇,完善職業經理人制度,我們將還有一段相當漫長的道路要走。完善職業經理人制度這一項利國利民的重要任務,需要全體社會人員的共同努力。
參考文獻:
[1]雷海波.試論我國職業經理人制度及其供求均衡的條件[J].北京市經濟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05(1).
[2]王振興.完善我國國有企業職業經理人制度的對策建議[J].商業文化,2011(4).
[3]孫連才,李霞.我國職業經理人市場發展問題與機制創新路徑[J].中國人力資源開發,2014(16).
[4]秦璐.以制度規范我國私營企業職業經理人的管理[J].改革與戰略,2010(8).
[5]張利國.淺談現階段我國的職業經理人[J].大眾科技,200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