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遠

兩周前,一位朋友來法旅游,她曾在巴黎大學做過一年訪問學者,我們是十幾年前出來時在巴黎相識的。她從荷比盧德旅游回來說,出發前在巴黎一家著名鞋業品牌專賣店買的一雙鞋子出了問題,鞋跟開裂,昨天到店里去換,店員態度非常傲慢,跟她說鞋子是自己穿壞的,不退不換,讓她趕緊離開!
朋友很氣憤,爭辯即便是自己穿鞋的問題,按章程也應該無償退換,這么大牌子哪兒有鞋子穿兩周就壞掉的呢?根本就是鞋子的質量問題。此時是快下班的時間,店員不屑與她多說,直接叫來了保安,保安二話不說請她出去。朋友氣得直暈,跟他們理論,店員和保安商量一下立刻按報警器,結果叫來了警察。
警察的態度比店員還傲慢無理,以過下班時間為借口請她馬上離開,還挖苦說你的鞋子粘粘不就行了!朋友氣得話也說不出,無奈憤然出門,回到我這兒還氣哼哼地憤憤不平。
我見她真生氣,曉得這不光是錢的問題了,更是做人的尊嚴受到侮辱,我怕她氣出個好歹,跟她說我有辦法能讓你滿意。朋友問什么辦法?我上網查到此品牌巴黎總部地址,就在近郊,快線十幾分鐘車程。我說明天拿著鞋子按地址去找他們總部,說你從中國來,有商業糾紛要見總部領導,應該會得到一個滿意的答復。
朋友第二天上午出門,去該品牌總部。門衛開始以未預約為借口不讓進,她說自己從中國來旅游,遇到商務問題需要反映,門衛給上面打電話,對方說馬上派人下來。五分鐘后,下來一位中年婦女,自稱是總部銷售部主管,她說這是第一次在總部接待中國人,她很奇怪,中國人跑這么老遠到他們總部要解決什么問題。
朋友一五一十把經過講給對方,女主管聽得很認真,當聽到店員對顧客不僅語言威脅,還叫來警察的時候,神情嚴肅了很多。她說店員與保安的言行非常不妥,令她憤怒和吃驚,并且鄭重表示,一定要認真處理。不僅收下鞋子,還退給她了與鞋子價格同等的支票,特意多開出幾十歐元,作為商業補償。最后留下朋友的手機號碼,表示處理后會將結果通知她。
朋友喜洋洋地回來,拿支票給我看,支票是該公司內部使用,也就是說朋友在離開巴黎之前必須在該公司店內消費掉,回國會失效。朋友問我怎么辦,當然還得花掉,我說你如果愿意,還有個辦法。朋友聽了疑惑地問:“行嗎?”我說:“應該差不多?!?/p>
朋友吃完午飯立即出門,拿著支票來到趕她出門的那家專賣店,店員和保安多少有些吃驚,一直在觀察她想做什么。朋友試選了一雙其他款式的鞋子,到柜臺付款。店員依舊.那么傲慢,多少還有些鄙視,當接過朋友遞給他的總部開的支票的時候,他臉色馬上凝固了,仔細看看支票又看了看她,已經由傲慢完全變成了緊張。
朋友收拾利索,結賬出門時對他說:“你們總部的領導還說要和您談話?!惫室庹f得大聲,為讓保安聽到,黑人保安的黑臉快變成茄子了。
與西方人打交道,總覺得我們很多優秀文化傳統經常顯得不合時宜,比如中國同胞遇事盡量“忍”,自己寧可吃虧,絕不多事。西方人往往認為,你忍,就是理虧,不爭取就是自己缺理。如果你心甘情愿“自認倒霉”,久而久之,中國人遇事“忍讓”就變成了對方蔑視你的資本。
在國外購物,如果與小店發生摩擦,自己也確實占理,你就聲稱叫警察,一般小店怕警察,不想把事情搞大;如果像我的朋友那樣遇到大店、名店,店員與中國人打交道比較多,吃透欺負你你也不敢吭聲的門道,態度傲慢,準知道欺負你你沒有下文。
遇到這種情況,店員越傲慢,你就越客氣,然后直接找他的總部或總代理解決,把他的言行如實相告??傊?,誰給他發工資你找誰,誰給他飯吃你找誰,誰的地位高得他都摸不著你找誰。因為西方國際企業無不將“信譽”視為生命,信譽就是金錢。
(摘自《時文博覽》2013年10期)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