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景明
(國網山西電力科學研究院,山西太原 030001)
對ERP環境下電力科研院所強化財務控制的思考
李景明
(國網山西電力科學研究院,山西太原 030001)
在ERP環境下,電力科研院所的信息流、物資流和資金流高度集成,在給經營管理帶來便利的同時也產生了諸多財務風險。本文分析了ERP環境下電力科研院存在的諸多問題,并就強化財務控制提出了若干對策。
ERP 信息化 財務風險 風險控制
2008年,國家電網公司基本完成了ERP的上線運行,并相繼上線了生產管理系統、基建管控系統、財務管控系統、電網前期系統、項目儲備庫系統、電網規劃系統、投資計劃系統、電子商務平臺等信息系統,并將這些系統與ERP系統連接,通過接口來完成與緊耦合業務的集成。如今,ERP系統成為了支撐公司生產經營管理的企業級核心業務應用,隨著相關業務應用全部實現線上操作,基本堵塞了線下操作造成的管理漏洞,保證了業務數據來源的唯一性,改進了數據質量,提高了工作效率,實現了業務數據的高效共享,擴展了ERP系統為企業創造效益的空間。伴隨著ERP在電網系統的廣泛應用,各相關業務流程、信息和控制在ERP系統中緊密結合,互相滲透,經營風險也存在于信息系統之中。如何適應ERP環境,并建立健全與之相適應的風險控制,成為電網企業應關注的焦點問題之一。
國網S電力科學研究院(以下簡稱S電科院)屬于S省重點科研單位,業務種類較多,業務流程較為復雜,內容復雜程度高。S電科院不僅要為電網系統提供技術支持,而且要為外部單位(主要是發電企業)提供技術服務。因此,健全的風險控制是電科院實現單位組織管理高效化、專業化、規范化和科學化的基本條件,是確保其經營目標實現的有效保障。如今,伴隨著國家電網公司以ERP為主的信息化環境的形成,S電科院在財務管理領域也面臨如下主要風險:
(1)信息化環境下,S電科院的信息流、物資流和資金流實現了高度的集成,與原先手工模式相比,單位的科研業務處理程序被大大簡化,全部業務處理改由計算機集成完成,大部分財務業務處理也由財務人員轉移到前端業務部門人員進行操作。由此帶來了一系列的問題,例如一些內部牽制措施在信息化環境下無法執行(或執行不到位),出現較多的前端差錯,導致影響了單位相關業務指標的考核;財務會計人員無法直接參與和控制信息化流程、財務監督的審查和稽核機制被大為削弱,科研項目預算、成本控制、查詢粗糙等問題也相繼出現。
(2)上級單位對S電科院下達的科研項目時間一般偏緊,任務也較重,要求較高。在國家大力開展“依法治國”及國家電網公司近年來倡導“依法治企”的大環境下,加上“三集五大”體系建設后單位的業務變動很大,目前仍未形成標準的流程,迫切需要開展流程再造與規范。其次,如今國內的電力科研單位普遍尚未建立起科學、規范的標準成本體系。對S電科院而言,對自身的合同項目預算編制存在一定的困難,在利潤預測和編制方面缺乏有效的控制手段。另外,單位大部分業務流程沒有標準作業流程為指導,且未和月度財務預算相結合,需要有效的控制手段統籌資金和成本。
(3)目前國家電網公司的信息系統的建設仍然在進行,達到完善程度預計還需一個較長的時期,因此現有信息系統數據字典更新不及時、信息系統業務數據質量不高的現象普遍存在,致使業務信息系統不能還原業務的原貌。例如,受諸多因素的影響,現有信息系統中的財務數據(及業務數據)存在不完整、同一數據在不同的系統中間不統一、數據錄入不正確等現象。這勢必會對財務工作人員開展工作造成較大的障礙,對內部審計人員開展監控也帶來了消極的影響。
在ERP環境下,電力科研院所只有對內部風險控制體系進行優化,不斷完善,才能保障財務控制系統的有效實施,促進科研單位資源的配置和優化,實現生產經營的可持續健康發展。
3.1 開展信息化下的財務風險識別與評估
由于科研企業信息的存儲介質、存儲形式、處理方式都有重大改變,科研院所內部控制的新風險包括業務流程的改變帶來的風險、網絡的大量應用帶來的風險、內部控制要素構成的變化及其帶來的風險。為此,需要認真分析ERP環境下電力科研院所內部風險控制體系存在的新風險、面臨的問題及不足,認真梳理各項業務,進一步發現內控風險點。其次,面對新風險,財務人員與業前端業務人員角色的轉換、良好的銜接進行研究,尋求兩者工作銜接的支撐點,以達到正確處理各項業務,提高業務操作準確率,保證科研內部控制體系順利進行的目的。另外,需要加強科研企業信息文化建設、動態評估ERP系統風險、識別關鍵控制點、進行業務流程重組、實施持續監控等方面提出對策建議及完善措施。
3.2 完善風險控制的環境和基礎
電科院需要對現有的內部環境予以審視,優化其組織結構,明確權利職責,并建立起有效、合理的內部管理制度,實施關鍵崗位多崗操作,確保人員熟練操作相關業務,加強對ERP信息系統的軟硬件的監督和管理,加強專業人才的培養與開發,以強化對ERP信息系統的軟硬件的監督和管理。另外,單位需要將所有的業務都納入信息系統之中,以確保所有業務都納入財務控制的體系。
3.3 進行輔助研究,開發相應的軟件
電科院需要對現有的制度、流程進行梳理,關注其能否適應現有的信息化環境,對不適宜的予以改進,并輔助研究開發相應的配套軟件。這樣有利于為日后創新組織管理信息系統提供可靠的、嚴謹的數據分析報告,繼而可以將生產作業同現有的合同管理系統、財務預算系統相結合,彌補ERP環境下科研項目預算、核算及查詢功能的不足打下基礎,確保科研項目預算與核算相結合,核算準確,查詢方面。
3.4 加強各類項目的內部審計
電科院需要強化內部審計工作,對關鍵業務和現有信息系統進行審計。例如,對于科研項目、固定資產大修理等大額資金支出,審計部門需要加強此環節在信息系統中的實際測試和評價,以提高大額資金支付的合規、高效。另外,對現有信息系統的安全、數據庫安全以及用戶管理等多個方面也需要開展審計,以揭示信息系統中存在的風險和隱患,并提出相關改進意見及建議。還有,審計人員應保持足夠的謹慎性,在開展工作時需要高度關注數據的完整性、正確性及統一性,利用所獲取的資料前后印證數據的可用性,必要時棄而不用系統中的數據而從線下獲取,以規避盲目信任和采用系統中的現成數據所導致的審計風險。
李景明(1967—),男,山西太原人,國網山西電力科學研究院財務資產部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