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超崔寧孫博
(1.河南能源化工集團陳四樓煤礦,河南永城 476600;
2.北京理工大學珠海學院,廣東珠海 519000;3.河南能源集團永煤碳纖維有限公司,河南商丘 476000)
從比亞迪電池的騰飛
——淺析半自動化生產對中小企業生存發展的關鍵性助推作用
何超1崔寧2孫博3
(1.河南能源化工集團陳四樓煤礦,河南永城 476600;
2.北京理工大學珠海學院,廣東珠海 519000;3.河南能源集團永煤碳纖維有限公司,河南商丘 476000)
通過對王傳福早期創業以及比亞迪成立之初的研究,淺析半自動化生產對于資金鏈薄弱,信譽度不高,且缺少固定大客戶的中小企業在生存發展中所起的關鍵性助推作用。
王傳福 比亞迪 半自動化生產 中小企業 生存發展
1.1 王傳福
1966年,生于安徽蕪湖;
1987年,畢業于中南工業大學,同年進入北京有色金屬研究總院攻讀研究生;
1990年,碩士畢業后留院工作;
1992年,時年26歲的王傳福,被破格任命為北京有色金屬研究總院301室副主任,同年被評為國家級高級工程師、副教授;
1993年,被任命為由總院在深圳成立的比格電池公司總經理;1994年,了解到日本將不再在日本本土生產鎳鎘電池;
1995年,借款250萬,在深圳成立“比亞迪”,自此“比亞迪神話”的序幕被拉開;
2003年,收購秦川汽車77%的股權,進軍汽車行業;
2009年,以總資產350億榮登中國內地首富;
今天,王傳福繼續著他的比亞迪神話。
1.2 比亞迪
1995年,比亞迪科技有限公司,注冊資金450萬,人員20多個;
1996年,比亞迪取代三洋成為臺灣大霸電子的電池供應商;
1997年,成立中央研究部,研發鎳氫電池和鋰電池;
1998年,比亞迪歐洲分公司、比亞迪美國分公司成立;
2003年,鎳鎘電池銷量4億只,穩坐鎳鎘電池的第一把交椅;
2006年,研發出具有世界領先水平的鐵電池;
2008年,成為全球最大的鋰電池生產商;
今天,比亞迪仍舊在一步一個腳印地“成就夢想”。
一家成功的企業,是由正確的選擇、良好的運氣和不懈的努力以及出色的問題解決能力等共同作用所造就的。比亞迪創始人王傳福的選擇是正確的——選擇了最具競爭優勢的充電電池核心部件——“電芯”作為其發展方向;比亞迪的運氣是很棒的——首先日本決定不再在其本土生產鎳鎘電池,其次國內的充電電池企業幾乎都是沒有任何競爭力的電池組裝車間;比亞迪面對問題的解決能力是出色的——在比亞迪僅從最初的鎳鎘電池生產線上擁有60%的自主研發設備,就可以看出比亞迪人的工作態度是多么的有韌性有鉆勁;王傳福出色地把資金密集型企業巧妙地轉化為勞動密集型企業,是比亞迪最初生存下來,并最終在世界商海占有一席之地的關鍵。
鎳鎘電池生產的自動化生產線,在日本建一條需要七八千萬人民幣。而當時的王傳福只借來了250萬,即使是后來組建了比亞迪科技有限公司,其注冊資金也才450萬,在資金方面可以說是杯水車薪。加之日本處于壟斷保護的目的,禁止向中國出口技術和設備,甚至不允許在中國投資建廠,這使得比亞迪想擁有一條日系的鎳鎘電池自動化生產線成為不可能的事情。王傳福通過自己多年的電池研究的經驗,發現將電池生產線分解為多個步驟,每個步驟由員工操作半自動化設備完成,就可以在保證電池品質的前提下,有效地解決資金不足和設備禁售的難題。基于此想法,比亞迪有了“人+夾具=機器人”的生產法則,在這個法則的指引下,王傳福僅用100多萬,就建成了一條日產4000只電池的半自動化生產線。而王傳福也是通過“人+夾具=機器人”,一步步建成了他的“比亞迪帝國”。
3.1 半自動化生產的投資小
半自動化生產無論是設備投資、設備折舊與維護費用,還是員工培訓的成本,都遠遠小于全自動生產的投入,而生產投入的成本直接影響到產品的成本。1997年,三洋生產一塊成本為4.9美元的鋰電池,比亞迪只需1.3美元,且兩公司的產品品質不分伯仲。
3.1.1 設備投資小
王傳福曾說過“我們經常算這樣的賬,一套進口設備20萬美元。按60個月折舊,一個月兩萬元人民幣。如果這筆錢用來雇傭工人,2萬元可以請多少人,十幾個人難道還頂不上一個機械手么?”比亞迪人通過自己設計半自動化生產設備,使得比亞迪擁有的第一條日產4000只鎳鎘電池的半自動化生產線,僅投入了100多萬。而同期的日系全自動化生產線則需要七八千萬。
3.1.2 設備折舊和維護維修費用低
“人+夾具=機器人”的模式,使得比亞迪的折舊成本非常的低,僅為3%~4%。而日系的全自動生產線的折舊成本則為30%~40%。
當時國內也有一些廠商赤巨資,購買國外企業淘汰的全自動生產線,以期望在短時間內實現全自動化生產。其結果就是設備維修時更換任何零部件,都需要高價求助于國外企業,可謂處處受制于人。
3.1.3 員工培訓周期短
借助于半自動化生產,王傳福將電池的生產流程,分解為多個獨立的環節。所以比亞迪的員工只需掌握一兩個操作技能,就能夠勝任他所在的崗位。這是全自動生產線所無法企及的。
基于上述優勢,比亞迪自產品上市以來,就有著其他廠商所無法比擬的價格優勢和利潤空間,為日后比亞迪的騰飛奠定了基礎。
3.2 半自動化生產的產品品質有保障
在長期的研究和實踐中,比亞迪人發現,如果能利用簡單易操作的工具,輔助裝配,那么所生產的產品品質,將會得到很大的提升。所以他們就研制了一些專用夾具,使得在裝配環節能夠將不達標的零配件剔除,從而有效的保障產品的品質。
半自動化生產還有一個全自動生產所不具備的優勢,那就是一般不會發生全自動生產線批量出錯的問題,也就盡可能避免了大批次問題產品召回的生產事故。
產品的品質保障,一次次的為比亞迪贏得了信譽。為比亞迪的做大做強奠定了基礎。
3.3 半自動化生產的靈活度大生產線的自動化程度越高,不僅起步資金的投入越大,而且一條全自動生產線只對應一個產品,所以一旦產品需要更新換代,那么對應的生產線也需要更新換代,而這樣做的結果就是在時間和資金上的進一步的投入。
產品更新的時間成本對比:在比亞迪,一條年產1000萬只電池的半自動化生產線,只需3個月就可投入生產;而日系的全自動生產線,從設備引進到調試完畢至少需要一年。
產品更新的費用對比:半自動化生產線的產品更新,只需要更換部分的關鍵環節,并對對員工做相應的培訓,即可實現新產品的批量生產;而全自動生產線的更換,進設備就需要幾千萬甚至上億元的投入,如果生產設備變更較大,那么員工還需要再次進行系統的培訓,培訓費用也是筆不小的開支。
生產靈活度大,有利于滿足更多客戶的不同需求,這無論是對眼前的生存,還是對日后的發展,都大有裨益。
中小企業資金鏈薄弱,信譽度不高,且缺少固定的大客戶,因此要克服資金短缺、信譽度低、產品種類不穩定等問題,就成了中小企業生存發展的關鍵。半自動化生產線恰巧可以完美的解決這些問題:半自動化生產線可以將生產由資金密集型轉化為勞動密集型——解決資金薄弱的問題;半自動生產線可以出色的保障產品品質——解決信譽度低的問題;半自動化生產線可以靈活且低成本的改變產品類型或種類——解決產品種類不穩定的問題。進而半自動化生產線可以成為中小企業生存發展的關鍵助推力。
[1]葉青,肖素均.《中國新首富王傳福》.2009.
[2]阮建芳.《比亞迪神話:王傳福的創業人生》.2009.
[3]富強,康健.《中國造:從中國制造到中國創造》.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