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少數民族戒毒人員的教育矯治工作——以朝鮮族為例*
*吉林省戒毒協會主辦課題(課題編號JSJD201503 )。
陳洪涓
吉林司法警官職業學院,吉林長春130000

摘要:隨著世界經濟的發展,毒品泛濫成為當今世界人類社會共同面臨的一個嚴峻問題,而戒毒成為當今最棘手的全球性社會問題之一。我國幅員遼闊,少數民族眾多,對少數民族戒毒人員的戒毒工作是我國戒毒工作的重點和難點之一。朝鮮族是吉林省人數最多的少數民族,朝鮮族的聚居區延邊朝鮮族自治州也是在全國比較知名的少數民族地區,該地區對外貿易交流頻繁、旅游業興旺、娛樂業發達,因此,朝鮮族的吸毒問題也隨著地區經濟的高速發展、與外界聯系頻繁而日益嚴重。整治延邊朝鮮族自治州的吸毒問題也被提上日程,引起社會各界高度重視,戒毒成了還原朝鮮族地區健康生活的重要課題。
關鍵詞:涉毒;戒毒;朝鮮族;教育矯正
中圖分類號:D926.8

一、引言
隨著社會經濟的多元化發展,毒品泛濫勢頭明顯,并成為全球性共同關注的熱點問題。本文將以吉林省占少數民族人口比例最大的朝鮮族為例,探討將如何開展對少數民族戒毒人員的教育矯治工作。歸納總結在已開展的對少數民族戒毒人員的教育矯治工作中取得顯著效果的輔導療法,研究新時期適合新戒毒形勢下的少數民族戒毒方法,為臨床咨詢和治療提供依據。
二、涉毒原因剖析
首先,地理因素。延邊朝鮮族自治州處于我國東北邊遠地區,很多販毒人員專門來此地撒播毒種,外界販毒人員潛入朝鮮族的生活圈,以“先免費品嘗成癮后高價出售”的方式下誘餌迷惑一部分人購買。朝鮮族習慣大把花錢的習慣更加吸引了毒販的眼球。
其次,經濟因素。延邊地區與韓國、俄羅斯等國貿易往來頻繁,經濟非常繁榮,被稱為“北方小香港”,很多人在貿易往來中收益頗豐厚,很多人在外賺錢回國消費,極大地促進了本地的經濟發展,本地有錢人也越來越多,一旦吸毒成癮,能支付得起高昂的“吸毒費”,這一地區是販毒者眼中的肥肉。
再次,社會因素。很多年輕人的父母都在國外賺錢,孩子在家由老人或者親戚照顧,年輕人控制能力差,在壞朋友的慫恿之下,容易吸食毒品;也有些人覺得販賣毒品掙錢多又快,鋌而走險,將毒品推廣至身邊的親友,自己從中獲利。也有些人是從國外掙錢后回國探親期間,閑來無事,尋找刺激,不知不覺被引上吸毒之路。另外,有些人在比“誰吸毒,誰有錢,誰有面子”,比吃得好、比喝得多之后,有人又開始比誰敢吸毒,“誰吸毒,誰有面子”,不正之風害了人。
最后,教育因素。近鄰韓國對延邊地區有著十年免簽證的高級待遇,延邊地區很多人認為沒有文化也不影響去韓國打工掙錢,文化基礎薄弱的人相對法律意識就很淡薄,在看待吸食毒品問題上沒有較高的覺悟,導致吸毒成癮。
三、戒毒現狀及分析
我國少數民族地區存在的吸毒問題較為嚴重,有人不是心甘情愿的戒毒,不配合戒毒工作;還有些戒毒人員回歸社會之后,戒毒人員身邊還存在著唾手可得的毒品,并且在相關朋友的慫恿下,對自身現有的戒毒成果立即拋開,開始復吸毒品的狀況。因此,少數民族戒毒工作很難取得實質性進展。
以延邊朝鮮族自治州的朝鮮族為例,首先,朝鮮族位于我國東北部邊遠地區,地域結構復雜,其與朝鮮、俄羅斯等國接壤,管理治理工作相對薄弱;其次,該地區與境外往來頻繁,人口流動性較強,一些警務人員對此很難實施有效追蹤,如若強制隔離戒毒解除后,對相關戒毒人員也很難做到有效跟蹤管理;再次,延邊地區的戒毒所有很多非朝鮮族的戒毒工作人員不懂朝鮮語,在實際戒毒工作中的強制戒毒環節可能與戒毒者產生矛盾,在心理輔導過程中,因語言問題和民族隔閡的因素,戒毒工作往往事倍功半;最后,沿邊地區的吸毒者中有一部分人是錯誤意識導致的,覺得自己有錢有能力支付毒品的費用,忽視了毒品對自己身體的高度危害。
首先,民族因素。由于有些非朝鮮族的戒毒工作人員不懂朝鮮語,相關戒毒所的管理人員與朝鮮族的吸毒人員很難實施有效交流,對相關戒毒工作的實質性進展造成嚴重的影響。目前亟待培養更多的少數民族戒毒工作人員投入到其民族的戒毒工作當中來。另外,少數民族吸毒人員還存在著較為強烈的族群認同感,在具體的行動表現上呈現出集體化的傾向,因此,對其實施管理操作的難度和強度較大。
其次,地緣因素。針對少數民族吸毒人員來說,其具體收戒較為困難,朝鮮族位于我國東北部邊遠地區,地域結構復雜,其與朝鮮、俄羅斯等國接壤,管理治理工作相對薄弱;一些警務人員對此不利于有效實施追蹤,因此通過邊境線進入到我國的毒品走私現象較為嚴重;與境外往來頻繁,相關戒毒工作很難得到實質性開展,如若強制隔離戒毒解除后,對相關戒毒人員也很難做到有效跟蹤管理。
最后,心理因素。少數民族吸毒人員雖然接受資源戒毒治療,但是在治療后,吸毒人員重新回到社會生活之后,針對少數民族吸毒人員所存在的環境缺乏綜合化的監控舉措和約束,并且其所處的環境仍然彌漫毒品泛濫的社會環境,其面對毒品的誘惑性,很難達到有效克制的效果。
四、解決辦法研討
首先,以人為本、科學戒毒。在具體的實施教育矯治過程中,相關民警和管理人員,要把對戒毒人員進行強制隔離,并把調動和激發少數民族解毒人員的主動性和積極性作為圍繞的中心工作展開,對戒毒人員的人生價值和需求要給與積極關注,并對少數民族戒毒人員的人格和尊嚴予以充分尊重,使其所具有的合法權益得到有效維護。要運用真誠可信的語言和態度,開展相關教育工作,要對少數民族戒毒人員的主體地位予以充分尊重,達到充分調動少數民族戒毒人員積極性的目的。由于人的具體行為是由其思想予以控制的,因此相關戒毒人員的吸毒行為,在一定程度上與其所存在的價值觀念和思想狀況存在著密切的聯系。因此,要對少數民族戒毒人員實施科學化的矯治,必須首先對其思想予以轉變,可對其實施相關法律法規的宣傳教育工作,對其開展相應法律常識教育、愛國主義教育及人生觀、價值觀的教育等多方面的教育矯治舉措。
其次,法律法規限制。要善于利用少數民族地區所存在的宗教信仰和民族文化傳統,開展相應的戒毒工作,針對此種類型的工作可在憲法和相關法律框架下來實施,針對少數民族地區可在當地建立相應的立法權,可因地制宜的對相關禁毒法案予以完善,相關立法機關要對少數民族地域開展深入的調查研究,對本地相關禁吸工作的具體情況及所存在的問題及產生的原因進行深層次的分析,對其特征表現進行合理把控,并對此制定相應的對策,并將對策進一步上升至相應法規層級,從而使其具有一定的法律約束力。
最后,宗教介入輔助戒毒。從08年的《禁毒法》當中可知,我國相應禁毒機制為政府統一領導和社會廣泛參與,同時還將戒毒工作的具體原則闡述為以人為本綜合矯治、關懷救助和科學解讀,而這一原則在實質上為我國少數民族地區,開展相應因地制宜的戒毒工作提供了思想上的指導。朝鮮族和韓國同屬于同一民族,因同一族源因素及勞務貿易往來頻繁等多方面的因素,受韓國影響較深較廣泛,韓國的基督教很早就傳入了延邊朝鮮族地區,基督教是諸多宗教中對朝鮮族影響最深刻的,因此,針對朝鮮族的吸毒者,利用基督教的教義來勸誡吸毒者,就思想上而言絕對是一劑良藥。
五、結語
朝鮮族是我們常會接觸到的少數民族,朝鮮族是吉林省乃至東北三省最大的具有鮮明民族特色的少數民族,他們有自己的民族語言朝鮮語,他們主要生活在長白山脈一代,有自己的民族聚居區——延邊朝鮮族自治州,此地毗鄰朝鮮,與韓國往來也十分密切。對這樣有自己民族語言、有民族聚居區、國際往來又很頻繁的少數民族的戒毒工作對維護民族團結,促進社會和平穩定發展有著重要的意義。
在我國經濟高速發展之時,國際往來也日益頻繁,毒品走私案件頻發,少數民族地區的涉毒案件也呈現增長趨勢,如何高效、節能的開展對少數民族戒毒人員的教育矯治工作,是當前戒毒工作的重點和難點之一,如何讓少數民族戒毒人員從生理上和思想上徹底戒毒,早日投入富強中國、實現中國夢的建設中,更是具有極大社會意義的重要課題。
[參考文獻]
[1]楊慶玲.邊疆少數民族地區宗教參與社會服務研究——基于云南福音戒毒的實證分析[J].經濟與社會發展研究,2014.
[2]李曉勤.“虎日”模式:中國少數民族家族儀式戒毒[J].中國民族:英文版,2006:34-4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