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族人口受教育人口比例變化趨勢研究
仲興
中央民族大學民族學與社會學學院,北京100081

摘要:本文基于全國第四次、第五次和第六次人口普查數據,通過對受教育人口比例這個指標與已識別的55個全體少數民族的平均水平(下文簡稱全體少數民族或少數民族)人口相關數據的比較,分析了藏族人口受教育狀況的變化趨勢狀況。
關鍵詞:藏族;受教育狀況;變化趨勢;人口普查數據
中圖分類號:G759.2
作者簡介:仲興(1986-),男,漢族,河北邢臺人,中央民族大學民族學與社會學學院,博士研究生在讀,研究方向:城市社會學,民族社會學。

本文以第四次、第五次和第六次人口普查資料為依據,分析了6歲及以上藏族人口受教育人口比例的變化趨勢,以便為進一步探討藏族人口的受教育問題提供進一步的參考。
一、受小學及以上教育人口比例的提高幅度分析
1990—2010的20年間,藏族受小學及以上教育人口比例的提高幅度整體上大于全體少數民族人口的整體水平,藏族和全體少數民族整體的差距從39.38%縮小為22.31%。1990-2000年的10年間,藏族人口中,小學及以上學歷的人口比例從30.89%上升為54.51%,上升了23.62個百分點;全體少數民族整體的小學及以上學歷人口比例從70.27%上升為86.92%,提高了16.65%。在2000-2010年的10年間,藏族人口中,小學及以上學歷人口比例從54.51上升為69.44%,上升了14.93%;全體少數民族人口中,小學及以上學歷人口比例從86.92%上升為91.75%,上升了4.83個百分點,見表1。

表1 藏族和全體少數民族小學及以上學歷人口比例變化狀況(%)
數據來源:通過全國第四次、第五次和第六次人口普查資料計算所得。
二、受初中及以上教育人口比例的提高幅度分析
1990—2010的20年間,藏族人口受初中及以上教育人口比例的提高幅度整體上低于全體少數民族,且藏族和全體少數民族平均水平的差距拉大,藏族和全體少數民族的差距從18.51%擴大為28.90%。1990-2000年的10年間,藏族人口中初中及以上學歷人口比例從8.25%上升為13.26%,提高5.01個百分點;全體少數民族的比例從26.76%上升為39.37%,提高12.61個百分點。2000-2010年的10年間,藏族人口中受初中及以上教育的人口比例從13.26%上升為23.55%,提高10.29個百分點;全體少數民族的該項指標從39.37%上升為52.45%,提高13.08個百分點,見表2。

表2 藏族和全體少數民族初中及以上學歷人口比例比較(%)
數據來源:通過全國第四次、第五次和第六次人口普查資料計算所得。
三、受大專及以上教育的人口比例的提高幅度分析
1990—2010年的20年間,藏族人口中受大專及以上教育人口比例的提高幅度整體上低于全體少數民族的整體水平,且藏族和全體少數民族平均水平的差距拉大,藏族和全體少數民族的差距從0.56%擴大為1.66%。1990-2000年的10年間,藏族人口中受大專及以上教育人口比例從0.52%上升為1.35%,提高0.83個百分點;全體少數民族的比例從1.08%上升為2.73%,提高1.65個百分點。2000-2010年的10年間,藏族人口中受大專及以上教育的人口比例從1.35%上升為5.47%,提高1.38個百分點;全體少數民族人口的該項指標例從2.73%上升為7.13%,提高4.40個百分點,見表3。

表3 藏族和全體少數民族大專及以上學歷人口比例變化狀況(%)
數據來源:通過全國第四次、第五次和第六次人口普查資料計算所得。
以上對1990—2010年三次人口普查數據的對比分析發現,二十年間,從受小學及以上教育人口比例的指標來看,
藏族和全體少數民族人口平均水平的差距在縮小;在受初中及以上尤其是大專及以上教育的人口比例方面,藏族人口近二十年的受教育狀況落后于全體少數民族的平均水平。
[注釋]
①本文計算人均受教育年限時,均以現行學制年數為系數,即大專以上文化程度16,高中文化程度12,初中文化程度9,小學文化程度6,文盲0.
②為便于比較,本文將“五普”學歷結構中“掃盲班”合并到“小學”,將“中專”合并到“高中”;將“四普”學歷結構中“中專”合并到“高中”.
[參考文獻]
[1]國家統計局人口統計司編.中國1990年人口普查資料[M].北京:中國統計出版社,1993.
[2]國務院人口普查辦公室,國家統計局人口和社會科技統計司編.中國2000年人口普查資料[M].北京:中國統計出版社,2001.
[3]國務院人口普查辦公室著.中國2010年人口普查資料[M].北京:中國統計出版社,20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