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苾瑩
河南大學哲學與公共管理學院,河南 開封475000
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精妙之處并不是在于它在某個具體知識領域的闡釋能力,而是在哲學上,或是在研究方法上的指導能力,有了這個能力,所有學科亦或哲學從意識形態上回到實際,這才是馬克思主義的精髓。這才是放之四海而皆準的理論,而非一切知識領域上的真理。如果認為馬克思主義是一切知識領域上的真理,那不過是將馬克思的科學又倒回了意識形態而已,這樣便將馬克思主義罩上了一層神秘主義的面紗。這些都是阿爾都塞所告訴我們的。
誠然,時代很重要,辯證唯物史觀很重要,我們可以用辯證唯物史觀去縱觀阿爾都塞產生這本書的背景和時代索引。
兩極格局下,處于資本主義陣營的法國共產黨人憧憬社會主義,篤信馬克思的結論,然而“老大哥”蘇聯突然動蕩不安。赫魯曉夫的上臺,對斯大林的批判,繼而社會主義人道主義等一系列意識形態上的新政策,再加上對斯大林時期國內政治的披露,都對整個世界造成了巨大的沖擊,無論是東方還是西方。
波茲南事件,匈牙利事件,中蘇關系惡化,國際共產主義陣營內部的論戰,不禁讓人生問:社會主義怎么了?社會主義虛妄嗎?馬克思主義怎么了?馬克思主義是科學的嗎?在這種政治背景下,阿爾都塞結合自己對馬克思原典的研究,重新注釋了馬克思主義。
毋庸置疑,《保衛馬克思》這本書堪稱西方馬克思主義歷史上最重要的經典著作之一。初看這個書名的時候,便產生疑問:為什么叫做保衛馬克思?為什么要保衛馬克思?是有人要攻擊馬克思嗎?
阿爾都塞之所以要推出這本書,顯而易見是為了“保衛馬克思”,當然,這也可以看作是他創作的動力,也是他思想理論的脊柱。阿爾都塞通過各種方法,以及對于“認識論的斷裂”、“多元決定的矛盾”、“總問題”等的具體論述,都是為了保衛馬克思而提出的理論構建方法本身,即“怎樣保衛馬克思”。
首先要弄清楚,是誰要攻擊馬克思。根據阿爾都塞的闡述,首先是資本主義,對于無產主義來說,資本主義無疑是頭號大敵。其次,一些社會民主黨人、唯靈論者、存在主義者和現象學家以《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以下簡稱《手稿》)關于青年馬克思問題的爭論來攻擊傳統馬克思主義。攻擊方借助《手稿》的公開發表,趁機把馬克思人道主義化,這在某種意義上就徹底顛覆了正統的蘇聯理論模式關于馬克思主義的命定。阿爾都塞認為這“首先是一場政治論辯”。由此也不難得出,馬克思主義者的拙劣和愚昧也讓攻擊方更加有利可乘。馬克思主義者認為《手稿》是不成熟的著作,為了維護馬克思主義的形象的連續性和正統性。他們企圖將“人道主義”加以區分,認為馬克思所論述的人道主義是社會主義的人道主義,是革命的人道主義,是真正的人道主義。然而在阿爾都塞看來,縱使社會主義的人道主義和資本主義的人道主義有著這樣或那樣的區別,但是究其本質都是人道主義,在這個詞匯前面添加怎樣的修飾詞那個詞匯都無法改變其人道主義的本質。所以,“只要承認馬克思主義是某種人道主義,就是向攻擊方暗中投降”。阿爾都塞運用《保衛馬克思》來當做自己的武器,“這些哲學論文并不從屬于僅僅是學究式的或思辨式的研究。他們同時也介入到特定的形勢之中?!彼^特定的形勢,是指法國的理論和意識形態形勢,也指國際共產主義運動中的理論和意識形態形勢。
阿爾都塞用馬克思和黑格爾的決裂告訴我們馬克思何為。馬克思辯證法的核心是矛盾論,而矛盾不是自為的,是與實際相關的。阿爾都塞講“多對矛盾的對抗、融合和爆發,是歷史事件的本質。”而多元決定,恰恰是多對特殊矛盾的決定,絕不是簡單的主要矛盾決定。多元決定論,和我們映像中的主要決定論似乎矛盾,其實,只是在不同研究對象的主體下談問題而已。再加上在具體的研究對象中,矛盾就是特殊的,抽象簡單的矛盾決定毫無意義,這是一種意識形態的看法。而針對研究對象,以及研究對象所在的時空環境的具體分析(特殊決定),則是馬克思主義不同于意識形態哲學的最大區別。
縱觀全書,回到本書的題目上來,所謂“保衛馬克思”,不只是針對資本主義者的攻擊,同樣是針對各種左翼勢力把馬克思主義教條化、神魅化、意識形態化的正本清源。阿爾都塞提出要用實證的方法去研究馬克思主義,即還原馬克思主義產生和發展的歷史過程,把馬克思主義本身同樣視作歷史的產物,這是真正運用歷史唯物主義和辯證法的研究方式,即“用馬克思的思想來研究馬克思主義”。馬克思主義作為一種研究方法,亦或是認識論的意義,永遠都不過時。
[1][法]阿爾都塞.保衛馬克思[M].北京:商務印書館,2006.
[2]錢厚誠.阿爾都塞保衛馬克思的三重向度與劃界方法[J].哈爾濱工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