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 辛 周秋立
河北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河北 保定071000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集中反映了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所追求的文化觀念和價值尺度,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中最核心的部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大學生的成長成才、理想信念提供了一個科學價值定位,在理論滲透中提升大學生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理性認同,在道德滲透中推進大學生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行為選擇,在價值滲透中引導大學生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正確取向。
高校開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是大學生品格塑造的必然要求。大學期間是大學生的心理不斷完善,思想逐漸走向成熟的階段,同時也是大學生價值觀形成的關鍵時期。價值觀是否正確,不僅影響他們的道德素質和成長成才,而且對整個社會都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高校開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是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發展的客觀需要。從國際方面看,隨著西方反動文化思潮以及多元文化從思想上不斷侵襲,西方的一些價值觀逐漸影響著現代中國人的意識形態,以學生最為顯著。從國內方面看,隨著我國改革開放的進一步深化以及國民經濟的持續快速發展,大學生的價值觀念也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響。因此,高校比以往任何時候更需要科學的思想理論和正確的價值觀念來指導大學生思想的完善。
目前,我國高校通過不同的途徑對大學生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進行了培育,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績。如:開展多姿多彩的校園文化活動、教育實踐活動“三下鄉”等,雖然這些活動進一步提升了大學生的愛國情感、增強了大學生的社會責任感,但是仍然存在著一些有待解決并不斷完善的問題。主要體現在:高校師資隊伍結構不合理;高校教育環境的滲透影響;高校大學生自我意識不足;高校教學方式的枯燥單一等,因此如何理解、培育、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切實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滲透到思想政治教育的過程中,不斷提高當代大學生整體素質水平,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面臨的一項重要而緊迫的任務。
高校開展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的關鍵是人才隊伍的建設,人才的優劣直接影響著高校的教育水平。現階段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實施者主要由相關專業課教師、輔導員、班主任等直接構成,他們的言行直接影響大學生健康思想的形成。因此高校要針對具體情況,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進行全面的檢測評定,同時加強對思想政治工作隊伍建設的規劃工作指導、督促和檢查。高校要根據教育者的實際情況為他們制定在崗培訓、定期學習及學習計劃等,通過培訓和學習讓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進一步優化知識結構,改善教育工作態度,從而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實效性。
姆林斯基說過:“自我教育乃是教育的真諦和核心。”它要求必須突出受教育者的主體作用,重視并引導他們自覺地參與自我管理、自我教育。高校作為教育的主體,對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肩負著主要責任,也為未來社會人才的流入承擔著重要的使命。為此高校應該廣泛開展不同方式的教育活動,積極引導學生提高自我意識,從而達到自我教育的目的。要鼓勵大學生多了解不同國家和地區之間的思想文化、道德觀點、倫理觀念,這樣大學生才能夠從具體事件中聯系自身、社會的實際情況,并從不同的角度進行深層次思考,不斷提高自己的綜合素質。
為了增強高校大學生應對不同環境時的挑戰力,提高高校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的實效性,有必要對大學生的成長環境進行優化。首先,高校要以先進文化引領校園文化建設,塑造具有學校個性特色的大學精神。讓大學生在生活中不斷吸取學校的人文精神,接受美的熏陶,從而達到價值引導和個體價值建構的統一。其次,高校要從全局出發,運用法律手段,互聯網技術等,對網絡信息進行長效管理,確保校園網絡環境的健康和諧,不斷創造良好的輿論環境。
總之,加強對當代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培育,符合新時期思想政治教育的創新目標。就高校來講,對大學生進一步開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就是要在充分理解和把握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基礎上,以黨的十八大報告所提出的“三個倡導”作為主要教育內容,并通過一系列科學的、系統的方法和舉措,使大學生真正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內化于心、外化于行。
[1]徐春燕.全球視域下高校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研究[J].教育論壇,2004(3).
[2]范雍.高校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研究[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5(1).
[3]劉艷萍.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路徑探討[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0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