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監管瀆職罪客體研究
袁琴武
曲靖師范學院政法學院,云南曲靖655011
摘要:客體要件是構成犯罪的必要要件,對于食品監管瀆職罪客體的認識一直存在爭議,既有單一客體和復雜客體之爭,也有本罪具體侵犯的社會關系的不同意見。綜合分析,食品監管瀆職行為侵害了食品安全領域正常的監督管理活動和食品市場正常的管理秩序兩個客體。前者是主要客體,后者是次要客體。
關鍵詞:食品監管瀆職罪;客體;主要客體;次要客體
中圖分類號:D924.393文獻標識碼: A
作者簡介:袁琴武(1987-),男,云南曲靖人,碩士研究生,曲靖師范學院政法學院助教,研究方向:中國刑法學。
犯罪客體,是指受到犯罪行為侵害的且受刑法所保護的社會關系,犯罪客體構成犯罪不可缺少的要件。①食品監管瀆職罪的構成也離不開對其犯罪客體的研究,刑法理論對于食品監管瀆職罪的犯罪客體問題至罪名增設以來尚未形成統一觀點,一部分學者認為食品監管瀆職行為只侵害了一個客體,而主流觀點認為食品監管瀆職行為侵害了多個客體。同時,對于食品監管瀆職行為所侵害具體社會關系的界定之爭也亟需解決。
(一)食品監管瀆職罪單一客體說
單一客體說認為,食品監管瀆職罪的犯罪行為僅僅侵害了一個社會關系,所以本罪的客體應為單一客體。對于這個具體的單一客體又有不同的觀點:第一種觀點,依照法律國家機關對食品經營行為進行的正常監督管理活動是食品監管瀆職罪的唯一客體。②第二種觀點,國家關于食品安全的管理制度是食品監管瀆職罪的唯一客體。③第三種觀點,國家有關食品安全的監督管理活動是食品監管瀆職罪的唯一客體。④以上三個不同的觀點中“國家機關依法對食品安全進行的正常監督管理活動”的表述和“國家在食品安全領域的監督管理活動”表述在具體的用詞上有所不同,但兩個所表達的意思是相同的,因此,兩個觀點可以理解為對同一個客體的表述,但國家機關依照法律對食品經營進行的正常監督管理活動的表述更加全面。而第二個表述中認為本罪的對象是“制度”,而沒有將其表述為“活動”。值得注意的是,“管理活動”和“管理制度”所表述的對象是完全不一樣的?!笆称钒踩芾碇贫取保且笫称繁O管者遵循的關于食品安全監督管理的程序或行為規則,它是一種靜態的有關活動規則的規定。而“食品安全管理活動”是為了食品的安全對食品經營活動進行監督管理的動態的行動。負有食品安全監管職責的監管人員構成本罪,是因其行為侵害了國家機關依法對食品安全進行的正常監督管理活動,而非國家機關對食品安全監督管理的程序或準則。因此,國家機關依據法律規定對食品經營進行的監督管理活動是食品監管瀆職罪的客體,但未必是唯一客體。
(二)食品監管瀆職罪復雜客體說
復雜客體說認為,負有食品安全監管職責的國家機關監管人員在瀆職過程中侵害了不止一個社會關系,食品監管瀆職罪的客體應當是復雜客體。部分學者認為,食品監管瀆職犯罪所侵害的其中一個客體是國家對于食品安全監督管理職權行使有效性的信賴感,另一個客體是公民個人的身體健康權利和財產權利,食品監管瀆職罪更加重視食品監管的職務行為的正當性和社會對于國家行政權力行使正當性的信賴感的保護。⑤這一觀點是值得商榷的,在本罪之中,犯罪之后首先受到侵害的應該是一種社會關系,當這種社會關系受到侵害以后才會出現“國家對于食品安全監督管理職權行使有效性”中的“信任感”的缺失,也就是說,“國家對于食品安全監督管理職權行使有效性的信賴感缺失”只是犯本罪客體被侵犯以后所表現出來的危害結果,它并不是本罪犯罪行為侵害的社會關系,不能將其認定為本罪的客體之一。另一方面,此種觀點還認為“公民個人的身體健康權利和財產權利”也是本罪的客體之一。同樣,在公民的人身和財產權利受到侵害之前必然是因為本罪的真正客體受到了侵害,而公民的人身和財產權利受到的侵害也只是本罪客體被侵犯以后所表現出來的危害結果,不應當將其認定為本罪的客體。因此,這一觀點列出的兩個客體均存在不妥之處。也有部分學者認為,食品監管瀆職犯罪所侵害的一個客體是國家機關依照法律規定對食品安全監管活動,侵害的另一個客體是國家關于食品安全監督管理的各種制度。⑥這一觀點所列出的兩個客體之中,將“國家機關對食品安全的監督管理活動”作為本罪的客體前文已有論述,在此不再贅述。對于“國家關于食品安全監督管理的各種制度”是否能作為本罪的客體,前文也有論證,“制度”不能作為社會關系被認定為犯罪的客體。因此,“國家對于食品安全領域的監督管理活動”是罪的客體之一,但是“國家關于食品安全監督管理的各種制度”不應被認定為本罪的客體。此種表述也沒有完全正確的列出食品監管瀆職罪的客體。
(一)食品監管瀆職罪客體之界定
食品監管者的瀆職行為,一方面擾亂了國家關于食品安全正常的監督管理活動,另一方面也會造成正常的食品市場秩序的混亂。因此,食品監管瀆職罪的客體是復雜客體,客體之一是國家在食品安全領域正常的監督管理活動,客體之二是食品市場正常的管理秩序。
第一,國家在食品安全領域正常的監督管理活動是食
品監管瀆職罪的客體之一?!皣以谑称钒踩I域正常的管理活動”是指國家為了實現食品安全而完成一定監管職能動作的總和,他是動態的行動。食品監管瀆職罪是一種特殊的瀆職犯罪,所以,食品監管瀆職罪所侵犯的客體應當對照瀆職犯罪的客體,所有瀆職罪的客體都是國家機關在某個領域正常的管理活動,這是刑法學界的通說。具體到食品監管瀆職罪,負有食品安全監管職責的監管者的管理范圍是有關食品安全的監督管理活動,通過對食品經營者的經營活動實施監督管理,以保證食品經營過程的合法。如果監管人員在行使監管職責時具有瀆職行為,就會使國家機關對于食品安全的監督管理活動受到破壞,導致重大食品安全事故或其他嚴重后果的發生。在此過程中,無論是社會公共權益和個人的權益都會受到嚴重侵犯,更有甚者會使食品監管的職務行為的正當性的信賴感缺失。增設本罪就是為了使相關國家機關依法實施的食品安全監督管理活動更加順利的進行,使國家機關更好更全面的履行食品安全監督管理義務。而“國家對于食品安全的管理制度”是要求特定主體遵循的關于食品安全管理的程序規定或準則,他是一種靜態的規定,是“食品監督管理活動”所依據的標準和規則,根本不是一種社會關系也就談不上作為客體,所以不應將其列入客體范圍。負有食品安全監管職責的國家監管者構成本罪,是因其行為侵害了國家機關依法對食品安全進行的正常監管活動,而非國家機關關于食品安全監督管理的程序或準則。因此,“國家在食品安全領域正常的監督管理活動”是本罪的客體之一。
第二,食品市場正常的管理秩序是食品監管瀆職罪的另一個客體。在同一個犯罪行為之中,可能會造成兩個以上社會關系受到侵害。在食品監管瀆職罪中,食品監管者的瀆職行為還侵害了食品市場正常的管理秩序。在監管過程中,監管者的瀆職行為縱容了食品經營主體的違法經營行為,市場之中就會有大量有毒或者有害食品流入,這部分有毒有害食品同其他同類食品參與市場競爭,一般情況下,這些有毒有害食品都會比一般的同類食品價格低,這對于合法經營者來說是不公平的,直接造成了同類食品市場的混亂。另一方面,有毒有害食品進入市場之后勢必會造成消費者的傷害,這就會影響消費者對于同類食品的態度并加大市場的管理難度。增設食品監管瀆職罪對于食品監管者的監督管理活動起到了規范作用,間接打擊了不法經營者的違法經營行為,給消費者的飲食安全提供了保障的同時也凈化了食品市場,最終起到規范食品市場的管理秩序的作用。因此,食品市場正常的管理秩序也是食品監管瀆職罪的客體之一。
(二)食品監管瀆職罪客體之間的關系
我國刑法分則規定的罪名中,很多罪名都和食品監管瀆職罪一樣是復雜客體。但是,刑法對于各種社會關系的保護并不是沒有重點的,在復雜客體中,各個客體之間的地位有主次之分。區分客體之間地位的因素包括客體受犯罪行為的危害程度、危害幾率和受刑法保護的程度,根據這些因素可以將犯罪客體分為次要客體和主要客體。所謂主要客體,是指在一個具體的犯罪之中,受犯罪行為侵害程度較為嚴重的客體,立法時傾向于重點保護的社會關系。主要客體是該犯罪本質的表現,因此從主要客體可以直接看出犯罪的性質和歸屬;至于次要客體,則是與主要客體相對的客體,是指被危害行為侵害較為輕微,刑法對其的保護相對較弱的社會關系,也有部分學者稱其輔助客體。次要客體只是立法者在立法時保護主要客體時附帶保護的一種社會關系。⑦具體到食品監管瀆職罪,在食品安全監管人員在行使監管職責的過程中出現瀆職行為時,首先受到侵害且被其侵害最為嚴重的必然是國家對于食品安全的正常監督管理活動。另一方面,刑法對于食品監管瀆職罪的設置明顯主要是為了維護國家機關對于食品安全的正常監督管理活動。因此國家對于食品安全正常的監督管理活動是食品監管瀆職罪的主要客體,他直接決定了本罪在我國刑法分則中的章節;而在負有食品監管職責的國家機關監管人員出現瀆職行為時,食品市場正常的管理秩序受到侵害程度小于國家機關對于食品安全的正常監督管理活動的侵害。同時,刑法對于食品監管瀆職罪的設置只是對食品市場正常的管理秩序予以了一般保護,因此食品市場正常的管理秩序是本罪的次要客體。
客體要件是構成犯罪的必要要件,正確理解和適用其客體要件是實現食品監管瀆職罪在司法實踐中對于食品安全規制作用的必要前提。司法工作人員必須加強對于食品監管瀆職罪客體的認識:食品監管瀆職罪的客體包括國家食品安全監督管理活動和正常的食品市場秩序,食品安全監督管理活動是主要客體,而正常的食品市場秩序是次要客體。另外,食品安全是一項關乎國計民生的復雜工程,建立一個安全的食品市場還需要一個系統的包括民事、行政的食品安全法律體系,同時也需要廣大人民群眾提高法律意識,一方面在食品生產經營時能夠遵紀守法,另一方面發現有違法經營行為時能夠及時向有關部門反映,發揮其監督作用,保證國家食品監管活動和食品市場的正常秩序。
[注釋]
①高銘暄,馬克昌主編.刑法學[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7:59.
②李曉君,潘柯霖.〈刑法修正案(八)對危害食品安全犯罪修正之解〉[J].法制與經濟,2011(9).
③杜萌.權威人士詳解食品監管瀆職罪,單位個人都將究責[EB/OL].新華網,2011-5-19.
④郭自力,楊敦先主編.中國刑法論[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1:535.
⑤周光權主編.刑法歷次修正案權威解讀[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1:418.
⑥高銘暄,陳璐.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修正案(八)解讀與思考[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1:11-120.
⑦高銘暄,馬克昌主編.刑法學[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7:64.
參考文獻[]
[1]高銘暄,馬克昌.刑法學(第三版)[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7.
[2]周光權.刑法歷次修正案權威解讀[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1.
[3]高銘暄,陳璐.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修正案(八)解讀與思考[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1.
[4]郭自力,楊敦先.中國刑法論(第五版)[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