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梓龍
湖南澧縣人民法院,湖南 澧縣415500
經濟全球化使得世界上各國企業之間的距離變得更近,同時競爭也變得更加激烈。企業很難永遠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生存下去,有可能因為各種原因而破產,特別是在現如今變幻莫測的市場環境中。破產后,企業需要依據相關法律進行清算,注銷登記,企業就走完了整個生命周期。在此過程中,存在清算債務的問題,企業能否依法清算債務,關系到公司債權人及相關方的利益,涉及到維護社會秩序穩定的重任。
清算是在諸如經濟學、社會學、法學等眾多科學領域廣泛使用的一個名詞,從其字面意思的理解就是清理與核算。
依法清算債務是指企業在無法繼續經營下去后,依據相關法律法規,進行解散,同時對公司的法律關系及財產債務進行處理,從而消滅公司法人資格的過程。
目前關于清算的分類主要有以下三組分類:
1.企業清算按照破產法的相關規定可以分為破產清算與非破產清算;
2.非破產清算根據清算方法是否按照相關法律法規的強制標準進行,分為任意清算和法定清算;
3.法定清算按照法院和債權人對企業清算干預程度的不同分為普通清算和特別清算。
企業只有依法清算債務,才能夠有效地穩定清算秩序、保護債權人及相關方的利益。此外,依法清算債務的價值還體現在對實行企業投資人的責任制度有重大意義。因此,企業在清算債務時,不僅要遵循合理的法律制度,而且還要能夠按照法律進行清算,做到有法必依。
依法清算債務就是指在法定范圍內,以相關法律法規作為指導,進行債務清算的過程,這個過程必須嚴格按照法定的程序有步驟進行。其過程可以分為三步:了結業務與清查財產,清算人應當在企業解散時,停止企業一切經營活動,履行或解除所有合同,并準備好各類表冊,為清查財產做準備;債務清查,依法進行清算債務必須有特定的程序,以保證債權人、股東、職工等的合法權益;剩余財產分配與注銷登記,待清算人將債務全部清算、償還后,如還有剩余財產,應當將剩余財產分配給投資人,這是投資人應有的權力。之后向相關部門提交清算報告,由清算組報送公司登記機關,申請注銷公司登記,并公告公司終止。
目前,我國在依法清算債務的道路上已經有所發展,取得了進步。在立法方面,1992年頒布《公司法》及解釋法的出現,對相關概念、程序做出定義,而近幾年也制定了相關的法律法規,加快了我國依法進行債務清算的進程;從執行過程來看,大部分的企業清算債務過程還是能很好的按照法律規定的程序來進行。
1.相關法律框架和體系不完整
雖然我國早在1992年就頒布了《公司法》,在公司清算理論及立法方面都取得了長足的進步,基本建立起了公司清算法律體系,但這種立法體系不是很完善,表現在體系結構失調、立法體系仍處于初級階段等。
2.對利益相關者的保護力度不夠
與西方發達國家相比,我國在債務清算過程中,對債權人、債務人及其他各利益相關方的保護力度不夠,在利益平衡方面出現諸多不足,還有待今后進一步完善。
由于西方發達國家在關于公司清算制度建設方面比中國早,且其體系已相對完善,因此,我國在建立相關法律法規時,可以借鑒西方發達國家的相關法律,并充分考慮本國的實際情況,來構建符合本國實際的法律。
進行債務清算是為了企業在退出市場時能夠將負面影響降到最低,以此來保護相關方的合法權益。為了保證清算順利開展,進行清算監管是必不可少的。建立健全相關監督機制能夠強化行政機關監管清算,建立相對統一的監管機構,明確監管職責。
1.建立利益相關者的投訴制度
由于企業破產,損害的是債權人利益。因此,在進行清算時,要充分保障債權人利益,建立利益相關者投訴制度。當出現利益分配失衡或監督不到位,債權人合法利益受到侵犯時,就能夠利用法律來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2.完善法律責任制度
我國目前有關法律責任制度的法律法規條例數量不多,而且漏洞很多。主要是從民事責任角度來規定因清算組人員故意或重大過失給清算企業債權人及其他相關方造成損失的賠償制度。
依法清算債務是我國在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過程中需要解決的一大難題。只有做到依法清算債務才能保護債權人及其他相關方的合法權益,做到利益平衡。因此,我們應當加快我國在相關方面的立法建設,做到有法可依;并依照法定程序進行清算債務,做到有法必依。只有程序公平、結果公平,才能維護社會經濟秩序的穩定,社會才能取得長足的發展。
[1]江平主.新編公司法教程[M].北京:法律出版社,1994.
[2]趙旭東.公司的注銷與清算責任[J].人民法院報,20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