龔萬賓
泉州市豐澤區法律援助中心,福建 泉州362000
即使我國的市場緊急腳步在不斷的加快,但是對于企業人力資源管理方面的知識比較不熟練,尤其在勞資關系的管理制度方面顯得更為欠缺[1]。在本質上來說,人力資源管理的核心是對勞資關系進行適度的管理。但是隨著我國勞動者與企業家之間的矛盾越來越激烈,所以現階段最重要的解決任務之一就是控制好相關成本,最大限度的減少勞動者的相關利益從而增加企業的利益。在另外一個角度來說,不斷的壓榨勞動者的利益會使得勞動者跳槽的想法很大,使得勞動關系非常的不穩定;在人力資源管理方面,對于勞動者的管理也比較側重于單方面的縱向管理[2]。
本文的主要調查對象是我國各大企業中的人力資源管理的相關負責人,在《勞動合同法》出臺之前與之后的具體情況進行具體的分析。調查的企業規模包括以下幾個方面:其一,大型企業;其二,中型企業;其三,小型企業。上述企業所在的行業包括餐飲、醫藥、房地產等各個方面的領域,所在的地區是北京、上海、深圳等比較有代表性的城市。調查問卷均是根據人力資源管理方面的專家所設置的相關問題,具有高度的可信度。
根據相關資料調查顯示,我國大部分企業的人力資源管理負責人對于《勞動合同法》的制度創新有著極高的認同性。了解《勞動合同法》的基本理念,即為:“進一步的完善好勞動合同的制度,明確勞動者與企業之間的利益關系,明確雙方之間的責任與義務,從而能夠構建更加和諧美好的勞資關系”[3]。在本質上,《勞動合同法》的頒布其實是深入貫徹執行“以人為本”的基本理念。在遵循勞動法的基礎上以及社會主義和諧美好藍圖上,強調以人為本,而不是以資為本。
在《勞動合同法》的相關制度規定下,企業應該增加對于工作地點以及工作時間的加班補貼等條款,在此基礎上進一步的完善保密以及企業競爭之間的相關條款等方面。保密條款主要針對的是計算機以及金融行業的技術人才的約定,在勞動合同中應該針對此類的勞動者進行簽署嚴格的保密條款以及知識產權方面的條款。在另一方面,在進一步的完善勞動合同制度的方面,可以依照相關法律規定從而對勞動規章制度進行進一步的成本約束。在過去,許多的企業因為沒有完備的勞動管理制度,導致勞資關系經常發生問題。因此,相關企業應該利用好《勞動合同法》,避免出現不必要的糾紛。
勞務派遣是企業面臨的一個重要挑戰,勞務派遣作為一種比較新型的用工方式,在本質上是屬于實際使用與雇傭兩者關系相互分離的狀態,其涉及的關系有以下三個方面:其一,勞務派遣單位與被派遣者之間的關系;其二,勞務派遣單位與實際用工單位之間的關系;其三,實際用工單位與被派遣者之間的關系。上述關系的復雜性在《勞動合同法》出臺之后特別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其一,嚴密審查勞務派遣公司的相關資質;其二,勞務派遣單位是《勞動合同法》規定的用人單位,應該對被派遣勞動者履行其具體的責任與義務;其三,被派遣勞務的勞動者的用人單位應該與實際用工單位之間簽署相關的勞務派遣合同;其四,勞務派遣公司應該保證被派遣勞動者的基本知情權;其五,實際用工單位應該與被派遣勞動者簽署相關崗位協議。
綜上所述:在市場經濟環境的大背景下,《勞動合同法》既保護著勞動者的基本權利的同時也促進了企業的茁壯發展?!秳趧雍贤ā返膶嵤?,相對于企業來說,是一把雙刃劍,如果科學合理的利用好相關法律法規,對企業向好的方面發展有著重要的指導作用。
[1]文躍然,曾湘泉,遲京濤.新形勢下中國人力資源管理面臨的三大問題2008年中國人力資源管理新年報告會上的對話[J].中國勞動,2012,11(02):217.
[2]周璇,黃始于,呂學從.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是不是“鐵飯碗”?——論我國<勞動合同法>之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J].長沙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12(02):142.
[3]周文祥,王煥勝,閆好強.以價值為導向的戰略性全面績效管理體系的實踐與創新——兼議2013年<勞動合同法>相關新規定[J].北京石油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14,10(0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