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 璐
湖北師范學院,湖北 黃石435002
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高校共青團的主要任務,是高校履行培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神圣使命的必然要求。如何搶占高校共青團陣地,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共青團工作是高校共青團需要解決的重要課題。
黨的十八大首次提出了以“三個倡導”為主要內容的24字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即倡導富強、民主、文明、和諧,倡導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導愛國、敬業、誠信、友善,積極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24字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分別從國家、社會和個人三個層面提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價值目標、價值取向和價值準則,是全體中國人民的最大公約數。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具有主導性、普遍性、民族性、實踐性、崇高性的特征。主導性是指其統率著其他處于從屬地位的價值觀念。普遍性是指其揭示了社會主義最本質的永恒的精神要素,關照了時代和人民的現實需求,反映了中國人民的共同心聲。民族性是指其吸收了民族精神的精髓,體現了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和升華。實踐性是指其是大眾價值觀,具有生存意義的支撐,是全體人民的價值導引。崇高性是指其反映人類的長遠利益和發展方向,包含著非常高尚和值得人們前赴后繼為之獻身的內在合理性。
調查發現,黃石大學生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知曉率并不高。在被調查的大學生中,不知曉、知曉部分、完全知曉的比例分別為 8.1%、74.3%和 17.6%。在調查時,85.2%的大學生認為應該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認為不應該人為教育而是順其自然的占6.5%,持無所謂態度的占8.3%。由此可見,黃石高校共青團培育和踐行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非常必要的。大學生主要通過思政課堂、團學活動、微博微信了解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內容。在調查了解途徑時,有79.6%的大學生是通過形勢與政策課課堂教學了解的,有41.7%的大學生是通過團學活動了解的。通過報紙、廣播、網絡、微博微信了解的分別占6.5% 、5.3% 、4.2% 、16.8% 。由此可見,黃石高校共青團培育和踐行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大有可為的。
共青團必須把推動青少年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作為一項重要政治任務,融入共青團工作和建設的全過程。在黃石,有的高校共青團自身定位不明確,組織建設力度不強,雖然也開展了相關工作,但是重視程度還不夠,工作效果也不明顯;有的高校共青團工作人員數量少,經費少,設備少,很多活動沒有器材甚至由工作人員“私物公用”才能開展;有的高校共青團激勵、考核制度不完善等。這些都限制了黃石高校共青團職能的發揮。
一是校園文化活動內容多而雜。高校的校園文化活動是豐富多彩的,但是不少活動難以讓學生感覺到印象深刻、接受精神洗禮的項目。二是校園文化活動缺乏核心理念,沒能與學校辦學特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有機結合起來,在貫徹國家政策和凸顯學校特色方面,還沒有形成一個良好的機制和濃厚的氛圍。三是校園文化活動娛樂性偏多,思想性、教育性偏少。有的校園文化活動趣味性十足,但品位不并十分高雅,不重視活動的思想性和教育性。四是重校園硬件建設輕軟件建設,重視有形的樓堂館舍和花草樹木,輕無形的大學精神培育,而大學精神才是校園文化的核心。
目前高校共青團都組織開展社會實踐活動,但是仍然存在不少問題。一是重視程度不夠。有的高校因為擔心安全問題,寧求穩妥也不支持開展社會實踐活動。有的高校指導教師指導學生開展活動的積極性不高。二是實施力度不夠。由于領導不夠重視、活動經費不足、指導教師積極性不高等,大學生社會實踐活動難以有效開展,由此導致了效果不明顯。
有的高校共青團組織開展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活動十分火熱,活動規模、活動場面、活動次數都遠遠超出了要求,但是大學生仍然覺得不夠接地氣,宣傳教育并沒有取得預期的效果。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沒有挖掘、選擇、樹立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先進典型,沒有發揮榜樣的示范作用。有了先進典型,就有了具體的傳播載體,就能夠更容易融入到大學生的學習生活中。
湖北師范學院黨委把共青團湖北師范學院委員會看做是學校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主要力量、主渠道、主陣地,高度重視學校團委建設發展,采取一系列措施,充分發揮學校團委服務青年、引領青年的職能。學校黨委在班子建設、政策舉措、項目經費、保障機制、考核獎勵等方面給予大力支持,形成了黨委領導、團委主導、有關單位協作、師生積極參與的大團學工作局面。
學校團委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校園文化思潮,注重把德、智、體、美的教育滲透到校園文化活動中,形成學校、學院、班級、社團多層次、全方位、立體化的校園文化發展格局。學校團委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到“自強不息,尚誠厚德”的湖師精神、“誠、毅、勤、敏”的4字校訓、“學高為師,身正為范,健康為本,創新為魂”的校風之中,突出校園文化的核心理念,彰顯教師教育的校園文化特色。
社會實踐活動在培育和踐行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方面具有可感、可觀、可學的效用。學校團委把社會實踐活動作為重要抓手,大力開展大學生寒暑假“三下鄉”、“四進社區”、社會調查、志愿服務、專業見習、畢業實習等活動,引導大學生在社會實踐中感知、體驗、領悟、樹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尤其是暑期“三下鄉”活動,已經連續開展十多年,在湖北省乃至全國都有一定的影響力,學校連續多年被評為“全國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優秀組織單位”。
人是環境的產物。自制力差的大學生容易受到有害信息、不良思潮的影響。而先進典型人物的優秀事跡、崇高品質、價值追求,為大學生樹立了良好的榜樣,有利于引導大學生抵制錯誤、奮發有為、崇德向善。湖北師范學院團委十分重視先進典型的示范引領作用,及時總結經驗,表彰先進,樹立典型,如每周在湖師青年官方微信上和團委網站上推出一名“湖師好青年”,展現湖師學子的風采,產生了良好效果。
[1]陳婧.加強90后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的有效途徑研究——以浙江工業大學為例[J].浙江工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5(1).
[2]許珍芳,余緒鵬.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途徑實證研究[J].教育評論,2015(3).
[3]賈媛媛.高校共青團組織如何在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方面發揮作用[J].經濟與社會發展研究,2014(6).
[4]鄧雨巍,付曉東.在大學生中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有效途徑研究[J].黑龍江教育(理論與實踐),20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