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小磊
伊通滿族自治公安局,吉林 四平120369
當法醫鑒定人員檢驗尸體時,第一步要做的便是確定死因并判定性質。這時,我們有一下幾點需要注意:1、火場內的尸體不一定都是燃燒致死;2、火場內的尸體不一定都有火焰直接作用的痕跡;3、根據燒死的機制,準確確定死亡原因。而這時便牽扯到一個非常棘手的問題,即判定火場內尸體是被火燒死還是死后焚尸。燒死與焚尸的鑒別是歷來法醫學鑒定中極為重要的問題,二者因為有著共同的特征而常容易被鑒定人員混淆,下面本文將就燒死與焚尸各自不同的特征等方面來對二者分別進行區別和研究。
首先,燒死與焚尸二者具有諸多相同的特征,如:1、破裂傷:由于身體受到熱作用,體內的軟組織與骨骼會變得干燥和脆,這種情況下,軟組織與骨骼很容易破裂。同時,皮下組織也會產生水汽,發生線形破裂。2、拳斗姿勢:體內的蛋白質受熱后會變得凝固,骨骼肌由于收縮也會產生“熱強直”現象,從而導致尸體呈現出拳斗姿勢。3、骨破裂:由于受到熱作用,人體的長骨骨髓及顱腔內腦組也會產生水蒸氣,從而發生骨破裂現象。4、硬腦膜外熱血腫:由于受到火焰高溫,人體大腦以及腦膜會發生凝固收縮,從而與顱骨內板分離,形成空隙,另外,腦膜上的血管破裂后出血,形成腦膜外血腫,這種想象通常會在死亡后形成,出現于死者顱頂部。在實際勘查中,由于生前燒死和死后焚尸均可出現上述4點,所有不具備確定是否為生前燒死的法醫學意義,但是針對上述特征應注意和生前損傷相鑒別,譬如人體的皮下破裂創應與生前所受的砍切創相互鑒別。
其次,燒死具有它自己獨特的特征:
第一,燒傷休克是燒死的的最常見的原因。人體感覺神經經過高溫作用后會產生劇痛,這種感覺會導致人體中樞神經系統發生障礙從而致休克死亡。其次是一氧化碳中毒。人體一旦在焚燒的環境中就會自動吸入機體焚燒產生的一氧化碳,一氧化碳是有毒氣體,人體吸入后會引起中毒,嚴重的將導致死亡。除此之外,密室中的長時間燃燒會導致室內缺氧,從而導致自然人窒息死亡。在高熱的環境中,人體的體液也會大量的流失,這種流失也對導致繼發性休克死亡。
第二,生前燒死的尸體,一般外表征象非常明顯,尸體上通常會見到不同程度的皮膚燒傷。從燒傷的嚴重程度角度看,燒傷可以分為4度。1度燒傷,即紅斑型燒傷。這種燒傷臨床表現為輕度紅、腫、痛、熱,感覺敏感,無水瘡,皮膚比較干燥,2—3天左右癥狀消失。此型燒傷僅傷及皮膚表皮層,為最輕度的燒傷。2度燒傷,即大水皰型燒傷。這種燒傷會在紅腫的皮膚上形成水皰,這種水皰內部會充滿液體,底部及其周圍的組織會充血。3度燒傷,這種燒傷程度可達皮下組織和肌肉層,同時人體的皮膚全組織會凝固性壞死而形成痂皮,痂皮的周圍組織會充血。4度燒傷。這種燒傷程度最為嚴重,這種燒傷后,體內的蛋白會凝固,組織水分消失從而會硬、脆、黑,出現炭化現象。一旦出現炭化,人體組織以及四肢屈肌會收縮,關節屈曲,所以,整個炭化尸體會呈現出拳斗狀。
第三,燒死的人身體內部有一些獨特的特征:1.呼吸道內有煙灰、炭末(煤氣、燃油火場少見)。由于活體具有呼吸能力,所以在呼吸的過程中會吸入火焰中的煙灰、炭末。所以,在死者的呼吸道內會有煙灰、炭末等附著。2、呼吸道燒傷(充血、粘膜浮腫)。人體的喉頭、氣管、支氣管粘膜等由于高熱的作用會充血、水腫或形成水皰,內臟內的氣管會出現充血、水腫等現象,脂肪也會變性或者壞死等等。如果是燒后迅即死亡的,上述各器官一般只出現充血現象,其他變化不明顯。3、心臟和大血管血液含有鮮紅色的碳氧血紅蛋白(CO-Hb)。
可燃物不完全燃燒就會生產一氧化碳。而被燒者則會因為呼吸作用把一氧化碳吸入體內,一氧化碳與血液中的血紅蛋白相結合,就會形成碳氧血紅蛋白。因此,生前燒死的尸體內臟會呈鮮紅色。取死者心血檢驗,如有檢見碳氧血紅蛋白存在,即可作為生前燒死的確證。
最后,焚尸具有以下區別與燒死的特征:1、死后焚尸的皮膚燒死無生活反應。2、死后焚尸體內的煙灰、炭末僅在口鼻部。3、尸體的呼吸道并無高溫作用的表現。4、尸體眼部也沒有放射狀紋理。5、心血及深部大血管內無含量極低的Hbco。6、可以檢驗出焚尸具有其他致死原因。
綜述:綜上所述,燒死和焚尸極易混淆,但法醫鑒定工作人員只要在實踐中抓住二者特征,細心鑒別,一定可以準確的判明尸體死亡的真正原因,為案件的定性和后期的偵破做出重大的貢獻。
[1]楊基元.燒死現場的勘驗與重建1例[J].刑事技術,2013(06).
[2]陳昆峰.82例焚毀炭化尸體的法醫學鑒定分析[J].法醫學雜志 ,2002(06).
[3]馬燕,馬忠亮.淺談法醫在命案現場勘查中的注意事項[J].河南公安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10(12).
[4]郝川.淺析法醫在命案現場勘查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C].中國法醫學會·全國第十七屆法醫臨床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