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 杰
延邊大學,吉林 延吉133000
我國在2002年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法》和1998年國務院通過的《基本農田保護條例》等法律對農業用地土壤污染防治有一些些簡單的規定,而針對工業用地的污染問題,我國規定了以復墾方式來解決,并且出臺了《土地復墾規定》和《土地復墾技術標準》(試行)。但是總的來說,在我國法律體系中并沒有針對土壤污染防治的專門立法,而且上述法律法規制定的時間距今有十幾年的時間,對現今的土地污染的防治保護更加有限,也很難適應當下土地污染的嚴峻情況。
正因為沒有一部專門的針對土地污染的法律,而只有一些針對土地污染防治的規定散落在各個部門法中。從而導致針對土地污染防治不但法律制度不夠完善,而且具體可操作性也差。這些零散的規定在不同的部門法中也是以概括性的語言描述的原則。并沒有針對具體行為加以規定,這樣使得很多土地污染問題每個部門都可以管,但又可以不管。這些部門在管理土地污染問題時就會相互之間推諉。這樣零散的規定對于土壤污染防治以及土壤的保護遠遠不夠,需要制定一部更加完整詳細的法律來保護。
雖然土壤污染問題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但不管是國家或個人真正有意識以實際行動去保護的還是比較少的。土壤污染和大氣污染以及水污染呈現的形態是不一樣的。大氣污染和水污染我們可以直接去觀察到,甚至是切身的感受到。但是土壤污染一般很難觀察到,也很難感受的到。土壤污染需要有專門的檢測機構去檢驗才能證明是不是污染,有的甚至要通過從土壤上的作物來反映。這些特殊情況使得一般的百姓很難知道土壤污染的嚴重性,從而也缺乏保護土壤的意識。因此國家或專門的機構應當加大對土壤污染問題的宣傳教育,引起人們保護土壤的意識。
從上述情況我們可以看出,目前我國沒有一部專門的關于土壤污染防治的法律是我國解決土壤污染問題的最大阻力。所以我國要盡快制定一部有關土壤污染防治方面的法律。雖然我國在這方面的經驗還有所欠缺,但是發達國家從十九世紀七十年代就認識到土壤污染的危害性并開始有了立法和相關的土壤保護法規。經過多年的努力,很多發達國家早已建立起了相對完善的土壤污染防治體系。這是值得我們去借鑒的。
十二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期問,人民代表提出議案,建議制定農用地污染防治法。議案中說明,農村污染問題的核心是土地污染問題,土地污染不僅使農業生產受到巨大損失,還將引發社會問題,所以建議制定農村土地污染防治法。
我國現今的土壤污染已經不僅僅體現在農用土地上面,也在逐漸擴展到城市建設用地和工業用地上面。而目前我國的一些關于土壤保護方面的法律主要保護的都是農用土地。因此我國在進行土壤污染防治立法時,不僅要加強對農用地土壤污染防治的系統性立法,也要對城市建設用地、工業用地等不同土地土壤污染防治進行立法保護。而且要針對不同的土壤規定不同的保護措施以及責任承擔方式。
目前環境保護管理監督體制的建設方面,很多國家經過多年實踐,一般都選擇了趨向集中和傾向單一的決策、指導、控制與執行中心的方向,環境管理的權力越來越集中。我國在土壤污染防治立法時也可以借鑒外國的管理監督體制。實行政府統一領導,政府各個部門分工合作,明確各個部門的責任,實行部門領導責任制。還要確保政府環保部門在政府行政機關中的地位,加大環保部門的職權,使得土壤污染防治法律能有效貫徹實行。因此結合我國的實際情況,可以建立以環境保護部為主管部門,下設專門的土壤污染防治機構,針對不同區域的土壤污染情況,統一協調環境、土地、農業、工商等部門的防治工作。①
綜上所述,雖然我國還沒有針對土壤污染防治有專門的立法,但是土壤污染防治已經刻不容緩。希望國家盡快出臺相關法律來防治土壤污染,使得我們的環境變得更加的美好。
[注 釋]
①陶信平,李林志.土壤污染防治法律制度體系的構建[C].全國環境研討會論文集,2007:675.
[1]朱立志.我國農地土壤污染的現狀與法制對策[J].綠葉,2014 -5-15.
[2]張百靈,單曉燕,李希昆.借鑒國外先進經驗,完善我國土地污染防治法律體系[C].全國環境資源法學研討會論文集,2007.
[3]葉露等.美國的土壤污染防治體系分析與思考[C].持久性有機污染物論壇2006 暨第一屆持久性有機污染物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2006.
[4]高瑋昕.我國土壤污染防治立法問題研究[D].石家莊經濟學院,2014.
[5]王樹義.關于制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壤污染防治法>的幾點思考[J].法學評論,20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