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楠
西北政法大學,陜西 西安710065
經濟犯罪是經濟發展的安全隱患,若不能及時拔除,必定為社會發展帶來惡劣影響。故此,經濟犯罪的偵查手段應時刻保證線索偵查的科學性,方可協助社會穩定發展,剔除經濟犯罪毒瘤。然而,面對日新月異的科技發展,逐步消除區域化的網絡互連,經濟犯罪往往更加隱于無形,從而很難于犯罪初期令人察覺,大大增加了調查人員調查的困難性,并令證據采集更難完成。由此,更為科學且行之有效的偵查手段創新迫在眉睫,其不但是保證經濟犯罪行為被有效揭露的重要手段,同時也是保證人民財產安全,社會穩定發展的重要手段。由此可見,立足于網路信息化時代背景下的線索偵查,其創新發展擁有其必然性。其應順應時代發展,借由技術支持,從而實現對經濟犯罪的快速反應,對經濟犯罪證據的有效收集,并客觀、理性的篩選信息,從而保證獲取信息的科學性與法律效力。
信息時代背景下,線索偵查創新擁有其發展必然性,而其發展的可行性,則要仰賴于信息技術的網絡互聯性。網絡作為時代發展的產物,其對于經濟行為與經濟犯罪必然擁有其雙面性。其一面是經濟犯罪的溫床與隱蔽所,同時又會成為經濟犯罪的揭發地與線索證據采集所。網絡以其互聯性保證了經濟信息的正常傳輸,然而犯罪行為的操作于網絡上留下的痕跡同樣不可抹去。這正是網絡技術的雙刃劍,其作為客觀存在于世界之上的社會體,并非偏頗任何一種個人行為,因此其不但為經濟犯罪提供了滋生場,同時也必定為線索偵查創新提供協助力,借由網絡技術手段的線索偵查,可保證經濟犯罪行為的查出與證據收集,正是線索偵查創新的可行性所在。故此,依賴于網絡環境下的經濟犯罪偵查線索探究,應充分利用網絡技術,從而實現線索偵查的科學與時效。
網絡技術環境下,經濟犯罪往往隱匿于網絡信息之中。然而,即便網絡可作為線索采集的重要場所,其每日數據傳輸信息的龐大也令偵查存在一定困難。不過,考慮到經濟犯罪行為的發起者本身存在于現實生活空間之中,因此針對經濟犯罪發起者的信息收集,可采用偵查其日常通話記錄,收集分析其通訊網絡分布,并時刻注意其網絡發布與傳輸信息等多種方法來偵查監控其經濟犯罪行為。借由以上電子通信手段的偵查方式,可有效掌握經濟犯罪行為發起者其于犯罪行為中的具體責任地位,不僅可對發覺并清剿經濟犯罪網絡各組織人員提供信息支持,同時也可有效界定發起人其犯罪責任及應受處罰。由此可見,電子通信手段作為信息技術發展中重要的通訊工具,其對經濟犯罪的證據收集與線索偵查具有顯著的偵查效果,是當前經濟犯罪線索偵查創新的重要手段。
相較于電子信息偵查手段為其犯罪行為過程中的主要溝通內容,銀行網絡系統中反饋出的金錢支出內容則是其不可爭辯的數據證據支持。因此,確定經濟犯罪團伙或個人的經濟犯罪嫌疑犯身份后,對其銀行戶頭,相關責任人銀行戶頭,家屬、朋友銀行戶頭進行有針對性的數據調查與數據監控,可有效保證犯罪行為證據的收集與獲取。將戶頭資料變動時間與所獲取的電子通信內容之間進行時間點上的契合對照,不但可保證電子通信內容的真實性,同時可進一步驗證線索偵查手段收集線索的科學性,并使其可以成為經濟犯罪的直接證據,并成為經濟犯罪嫌疑人量刑依據。由此可見,銀行網絡系統的操作偵查是偵查線索的又一重要途徑,需要辦案人員與銀行方面的通力合作,方可有效制止經濟犯罪行為,并嚴懲經濟犯罪者。
每一個經濟犯罪者其本身必定于原有公共賬目之下設有私人帳目,該賬目必將記錄其于公共賬目中無法提及的經濟犯罪行為內容,找出犯罪嫌疑人該部分賬目,也在偵查范圍之內。相較于通信記錄、銀行信息,犯罪嫌疑人自身撰寫的賬目清單更可成為有效的承堂證據,從而作為經濟犯罪者量刑依據。因此,加強電子信息內容收集、監查銀行戶頭的同時,保證對財務賬目的搜查及分析是其偵查的又一重要手段。因此,偵查人員可借由加大賬目調查力度,收集犯罪者隱藏賬目內容,來實現濾清真實賬目,凸顯經濟犯罪行為,保障經濟犯罪審判的科學與真實。
綜上所述,經濟犯罪是動搖國之根本的重大案件,其不僅威脅國民經濟的穩定發展,同時將動社會和諧建設基礎。因此,借助網絡環境的雙面性,打造全新線索偵查手段,保證經濟犯罪行為的查處力度,對我國經濟發展而言,至關重要,具有足夠的推行價值。
[1]劉方權.案卷中的口供與證據——一個實證的角度[J].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06:140-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