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倩
湘潭大學法學院,湖南 湘潭411100
政務微博作為當代政務公開的主要形式,使人們更好更深入的了解權力運行的過程,拉進政府和民眾之間的距離,在政府工作、社會監督以及深化民主程度上都發揮了積極的功效,但由于其處于網絡時代的大背景下,政務微博作為一個新興的政務公開模式,配套體系還不完善,對其的管理還有欠缺的方面,需要深入研究加以解決。
政務公開自一推出就得到全國各地的廣泛推行,但傳統的政務公開具有濃厚的政策性,過于注重形式的有序而忽略了內容的質量,有的公開內容不夠全面、程序不夠規范,有的不能妥善權衡公開和秘密的尺度,政府在信息共享上的制度也不夠完善;在政務服務這一塊,服務的體系建設也不夠完善,服務中心運行沒有明確的規范準則來指導,服務事項和行政審批也不能滿足群眾需求。
在現實社會里,由于種種原因限制了公眾的知情權、參與權和監督權,能夠真正參與到政治生活中的人數非常有限。政府信息公開與社會期待和需求相比,正漸漸拉開距離。政府所謂的在陽光下運行權力,表面上看十分活躍,且公開的信息量貌似也很大,但實質上公眾真心想知道的切合公眾利益的信息卻仍是少之又少。
民眾越來越認識到自己在國家行政管理過程中,有著不可剝奪的民主權利,尤其是在網絡時代這樣的大背景下,微博的出現無疑是公眾參與又一有力平臺,微博問政的方興未艾,既讓政府信息越來越走近百姓,又通過公眾和社會力量的介入,形成了規范權力運行的倒逼機制,迫使政府不得不做出符合民意的舉措。如何讓信息的陽光照亮公眾信息需求,已成為政府信息公開亟須破解的課題。
推行政務公開,監督是核心。公開和監督本就是相伴而生的,政務微博作為政務公開的一種手段,同樣要接受監督。監督的重點首先要放在將需要公開的內容是否全數公開,是否真實全面,公開的形式是否規范,網民群眾的評論反饋是否得到及時處理,如果違反了法律對信息公開的規定,是否能及時及效處理。
第二應該給群眾設立投訴中心,針對政務微博的檢舉投訴,開設電話專線,直接受理并解決來自群眾的投訴和舉報。筆者認為,只有當群眾對信息知情,理解支持政府的行為,積極參與政府的管理和決策,推動政務微博的發展,全面推行政務公開才會有牢靠的保證。再而,還可以建立政府內部的監督機構,成立一個員工考核系統,把負責政務微博信息公開的領導、工作人員列入其中定期檢查和監督。
如果說監督是政務公開的核心的話,評價則是保證了。筆者認為要構建一個完善的評價系統應當分為兩個部分。一個就是內部評價。如同政府每年的年度工作總結,中央政務微博可以設立一個話題討論,邀請各省的地方政務微博發言人在話題內相互討論,相互交流,發揚自己的長處,改進自己的不足;另一個則是外部評價。外部評價主要是指公民群眾的評議與反映,群眾作為接收政府信息的相對方,其對公開的過程以及結果發表的意見和評價就屬于外部評價??梢砸约径然蛘吣甓鹊男问蕉ㄆ谠谖⒉┥习l動投票功能,提供理由選項,讓民眾來投票總結這一季度或者這一年度該政務微博的工作效能,并選取選擇的理由,方便政府部門來總結工作的好壞,從而改進。
政務微博雖然是由政府相關部門設立,其言行可以得到一定的保障和認可,但終歸是放在網絡的大背景下。網絡傳播的瞬時性和無限制勢必會影響政務微博的有效運行,筆者認為應當使政務微博制度化,并出臺配套的法規來有效保護和監督。
且政務微博并不是傳統的政務公開,并不能以早前的標準來判斷某些地方是否符合法律規定。正因為政務微博是新興的政務公開模式,由此導致一些行政機關擅自變更政府信息的內部掌控范圍,政府部門自行決定了公開的內容,時間,程度,并沒有考慮行政相對人的需要和需求。由于缺乏相應的制度保障及有效的監督機制,很容易造成網絡秩序的混亂,也會讓部分不法分子有機可乘。
通過完善法律法規,對于政務微博的推廣運行而言是非常有利的,同時也以為著是政務公開歷程上法律的又一補充完善,技術層面的又一大進步。通過立法、完善現有的法律制度,對政務微博公開的內容,時間,程度,以及實行政務公開的中央或地方的組織領導和監督保障措施等都做出明確規定,使合理合法的政府信息在微博上公開成為政府的法定義務。
[1]胡松,鄒海榮.論健全與完善我國的政務公開制度[J].南昌大學學報(人社版),2003(5).
[2]姬國海.關于我國政務公開的內涵界定[J].東北師大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2(5).
[3]卡爾.科恩.論民主[M].上海:商務印書館,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