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賽 趙毅
河南師范大學法學院,河南 新鄉 453007
眾所周知,我國的知識產權起步較晚,和農產品地理標志很早就被國外所保護一樣,國外學者對農產品地理標志的理論研究也是較早涉足。例如英國學者DwijenRangnekar從社會經濟學的角度研究了這一問題,并綜合運用信息和名譽理論來考慮這個農業知識產權,提出地理標志制度保護農產品有利于提高農產品競爭力,促進農業產業化,發揚本地區農業文明等;同時也有外國學者提出:信息與名譽經濟壟斷利益論是地理標志產品保護的理論基礎,而隨著農業集約化的發展,地理標志產品保護成為一種部分行業協會的權利。對于發展中國家來說,既要吸取發達國家的經驗和成果,又要從本國制度完善和管理制度的建設等方面來提升地理標志產品保護的能力。
目前,我國學者對農產品地理標志以及相關問題也進行了較為深入的研究。我國知識產權領軍人物吳漢東教授在《知識產權基本問題研究》中對地理標志的價值問題從法哲學的角度進行了釋義,創造性地借助康德的“自由意志理論”、黑格爾的“財產人格”等相關價值理論,為地理標志法律保護的合理性提供了法價值學上的支撐;另外王笑冰教授從地理標志的公共產品理論角度出發,指出作為俱樂部產品的地理標志在保護過程中,可能出現免費搭便車問題和囚徒困境等問題。為了避免市場失靈,必須借助公共機構或準公共機構對地理標志的使用行為進行適當干預。
我國地理標志立法起步較晚,且分散在各種單行的法律和法規中,如《商標法》、《反不正當競爭法》等等,除此之外,還政府出臺一系列政策如《中華人民共和國農產品質量安全法》、《農產品地理標志管理辦法》。但從農產品地理標志保護的本身看,相關立法不盡完善,使其相對分散。
根據現有法律,我國對于農產品地理標志保護的機構較多,出現管理權力重疊現象,導致管理職能被“切割”,管理效率低下,不但浪費了國家的行政資源,而且造成權責不明。另外,政府在管理過程中,偏重于對地域整體管理,對行業協會缺少投資和關注,致使行業協會的帶頭作用逐步降低。
目前,地理標志保護產品存在多元立法和多頭管理的沖突。工商局、質監局以及農業部都是地理標志管理部門,產品審核通過后各自賦予不同的專用標志。企業應該選擇哪一個申請?消費者應該認可哪一個?針對同一保護設計的不同標志,背后是多頭管理體制的縮影。這無論是對政府部門還是對企業抑或是對消費者,都容易造成混亂,妨礙了政府對企業的有效監管、對消費者權益的保護以及企業積極性的提高。
要建立專門的立法,或在現有商標法中增加對地理標志保護的專門規定,結合原有地理標志的集體商標和證明商標保護,從而形成多重保護的模式。具體到農產品地理標志,應區分對不同的農產品實行不同的地方立法,形成我國特有的農產品地理標志多維互動的保護路徑。
政府應當將農產品地理標志的保護統一在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成立專門的地理標志保護產品部門,加強“地理標志”產品的宣傳,面向消費者舉辦地理標志產品的展示,提高消費者對地理標志保護產品的關注度和認可度,使其切實成為名特優產品的代名詞。同時,也要加強地理標志產品的保護監管,學習借鑒國外地理標志產品保護經驗,開展好地理標志保護產品的技術標準制定和后續管理工作。
政府部門應積極開展農業知識產權保護的普及和教育,特別是開展面向行業協會的農產品地理標志保護專題普及教育,增加其社會責任意識,并且要進一步明確行業協會的市場導向性,擴大其在該領域的影響力。在實際生活中切實做到對本區域內地理標志的訴訟保護,從而規范地區的農業文化市場,穩定農產品價值。
[1]吳漢東.知識產權法(第五版)[M].北京:法律出版社,2014.
[2]董景山.農產品地理標志保護制度研究[M].北京:知識產權出版社,2013.
[3]金發忠.農產品地理標志概述[M].北京:知識產權出版社,2011.
[4]李秉龍,尚旭東.中國農產品地理標志運行機制研究[M].北京:中國農業科學技術出版社,2013.
[5]王鵬祥.國際農產品地理標志法律保護制度探析[J].世界農業,2014(3).
[6]王志本.我國傳統名特優農產品的地理標志保護[J].農業經濟問題,200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