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競業禁止制度的合理限制——以平衡保護商業秘密與人才自由流動為視角
蔣濤
上海海事大學,上海201306

摘要:知識經濟時代,商業秘密在各國都已被承認為一種應受保護的新型知識產權,而競業禁止制度在實踐中被視為保護商業秘密的有效途徑。但是,其規定同時也對勞動者就業權產生一定限制,常常產生兩方面權利沖突,所以應當對競業禁止制度進行合理的限制。本文在簡要分析了對商業秘密保護的意義和競業禁止制度的價值及其中存在的權利沖突之后,主要討論了合理限制進行了探討。
關鍵詞:競業禁止;限制;商業秘密
中圖分類號:D922.5
作者簡介:蔣濤(1992-),男,漢族,安徽巢湖人,上海海事大學在讀研究生,研究方向:海商法。

企業的核心機密和競爭力逐漸以商業秘密為存在形式,整個生產過程中,人作為最活躍的一個因素具有較大波動性,人員的流動導致商業秘密的泄露不僅給個體也給整個社會經濟帶來了巨大負面影響,競業禁止制度就是為了解決這種問題而產生。
一、商業秘密的保護
當今世界隨著科技的發展進步,生產、貿易等等社會經濟活動的途徑越來越便利,一條簡單的信息可能蘊含著巨大的價值,越來越多的企業以信息作為其創造價值的源泉。商業秘密就是這種能夠創造價值卻不為他人所知的信息。商業秘密具有極高的價值性,這是商業秘密的本質特征。商業秘密也具有顯著的秘密性,這種秘密性一方面是一種商業秘密獨特的保護模式,另一方面使得商業秘密在被泄漏之后很難獲得完全補救,其原來的權利人即使得到一定經濟補償,也難以再繼續使用商業秘密創造價值。這些特征使得競業禁止制度成為商業秘密獨特的保護方式,競業禁止制度讓商業秘密被人侵害之前就獲得了保護,極大維護了其秘密性,也在最大程度上保有了其價值。
二、競業禁止制度的內涵
競業禁止,又稱競業避止或不競爭條款。“競業禁止從字面上理解即禁止從事同業的競爭性行為。”①商業秘密與人具有極大的關聯性,并且其本身具有價值性和秘密性,競業禁止協議因其在商業秘密受到侵害之前,為商業秘密提供了預先的保護,同時因為雇員受違約懲罰條款的約束,大大減少了跳槽的可能性,雇主的人才資源得到了很大程度上的穩定與保護,會被雇員使用的商業秘密與相關有價值的信息也得到了維護。②競業禁止制度不僅保護個體企業的商業秘密,保障了個體企業與雇主的利益與長期發展,從宏觀上看,整體市場的人員過度流失得到控制,競爭得以合理有效的進行,是市場經濟良性發展的有力保障。③
三、競業禁止中的權力沖突
競業禁止制度的存在確實保護了商業秘密,維護了其利益,但是它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人才自由流動,也限制了勞動者的擇業自由的權利,阻礙了市場上人才資源的合理配置。擇業自由是每個人的一項基本自由,我國的《憲法》和《勞動法》都有相關規定,勞動者一旦簽訂了競業禁止協議,其自由選擇職業的權利必定會受到很大限制,這會對一個人的職業規劃與人生規劃造成很大負面影響。從社會整體看,市場人才資源得不到合理的配置,整個社會的生產力不能得到最大化發展,最終會對社會經濟造成不利影響。“人才資源流動對人才價值的實現和人才資源的合理配置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④因此在競業禁止制度下,雇主保護商業秘密的權利與人才的自由流動以及勞動者的自由擇業權之間存在著權利沖突,而法律的意義就在于在各種權利中尋找到平衡點,設計一種使得雇主保護商業秘密的權利與勞動者自由擇業的權利得以平衡的機制。⑤
四、競業禁止的合理限制
為了更加有效地保護與平衡雙方當事人的合法權利,在進行競業禁止相關制度設計時應該進行合理限制。我國《公司法》、《勞動合同法》和《反不正當競爭法》等法律雖然對商業秘密的保護和競業禁止制度做出比較明確的規定,但對競業禁止合理標準的規定卻比較籠統與概括,應當具體討論。首先對于應遵守競業禁止義務的主體不應當是任何的雇員或勞動者,應當確定一個合理標準,在實質上能夠接觸到商業秘密并且能夠以此獲得利益的人才應該遵守該義務,⑥競業禁止的義務對象在遵循該義務時不應嚴重影響其基本生活,否則該項制度也違背了其本身所遵循的公平合理與誠實信用的原則。其次,競業禁止保護的對象應是雇主的重要商業秘密,而一般性技術和知識經驗則不應被列入競業禁止的限制范圍。筆者認為關于競業禁止對象地域范圍的限制應當兼顧勞動者與用人單位兩方面,應該是在他們產生實質性競爭關系的地域范圍內,并且用人單位的競爭利益受到了實質性影響,不能將這種限制擴大到用人單位將來可能開展業務的地域。
[注釋]
①馮彥君,王佳慧.我國勞動法中應設立競業禁止條款——兼談彌補我國〈勞動法〉第22條的立法缺失[J].吉林大學社會科學學報,2002.6.
②劉遠熙.合理規制競業禁止,構建和諧勞動關系[J].法制與經濟,2010.1.
③馮張美.競業禁止在擇業權和商業秘密間的合理釋義[J].廣西財經學院學報,2011.6.
④鄭成思.知識產權論[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518-519.
⑤張耕.人才流動中的商業秘密保護研究[J].河北法學,2003.
⑥李躍進.當議競業禁止協議效力[J].江南論壇,2007(8).
[參考文獻]
[1]馮彥君,王佳慧.我國勞動法中應設立競業禁止條款——兼談彌補我國〈勞動法〉第22條的立法缺失[J].吉林大學社會科學學報,2002.6.
[2]劉遠熙.合理規制競業禁止,構建和諧勞動關系[J].法制與經濟,2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