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革命“失敗說”獻疑——兼論史學與政治主導意識同構現象
于純海
天津理工大學中環信息學院,天津300000

摘要:辛亥革命推翻兩千多年的封建君主專制制度,這是它的勝利,但是由于袁世凱對革命勝利果實的篡奪,就導致了辛亥革命最終以失敗而告終。本文針對辛亥革命“失敗說”,利用史學與政治主導意識同構現象,對其進行了論述。
關鍵詞:辛亥革命;失敗說;同構現象
中圖分類號:K257
作者簡介:于純海(1982-),男,吉林德惠人,法學學士,經濟學碩士,管理學博士研究生,講師,天津理工大學中環信息學院學工處副處長,人文社科教研室主任,從事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科研工作,研究方向:馬克思主義中國化、辛亥革命史、五四運動史。

作為一場群眾廣泛參與的資產階級革命運動,辛亥革命以它巨大的慣性,新的形式,排除一切阻礙,推翻了統治中國兩千多年的封建統治制度,取得資產階級革命偉大的勝利。但是在辛亥革命勝利后,由于資產階級自身存在的軟弱性與妥協性,使革命的勝利果實被由代表大地主大資產階級利益的袁世凱竊取了。那么其失敗原因與正統史觀、英雄史觀、政治史觀有什么關聯呢?本文為此作了具體的闡述。
一、辛亥革命取得了巨大的勝利,有“終結”但不是“失敗”
要判斷辛亥革命勝利與否,要依據歷史事實與正確科學的歷史觀。換句話而言,就是要結合歷史唯物主義與辯證唯物主義的理論思想。本文就辛亥革命是勝利而不是失敗作了如下分析。
在近代中國遭受鴉片戰爭后,使中國社會性質由封建社會逐漸淪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會。而到了清朝后期,以慈禧為為首的清政府頑固派,為了保護其自身利益,棄國家民族利益于不顧,逐漸成為帝國主義利用的工具,在國內實施賣國投降的政策。在這種內外交困的嚴峻形勢下下,以孫中山為首的同盟會,決定運用革命手段推翻清王朝的統治,并建立資產階級民主共和國。就這樣,經過以孫中山為首的辛亥革命革命黨人的共同努力,通過武昌起義,與各省光復,最終推翻了清政府的統治。雖然袁世凱竊取革命的勝利果實,但是袁世凱復辟帝制的愿望終也未獲得成功,而統治中國兩千多年的封建君主專制制度卻至此結束了。因此,由此看來辛亥革命已完成了它的歷史使命,并不能說是“失敗”。
建立南京臨時政府即一個資產階級共和國,并頒布了具有資產階級憲法性質的《臨時約法》,并使資產階級思想觀念得以廣泛傳播,并深入人心,辛亥革命所取得的最重要的成果。而最終造成南京臨時政府領導權喪失的原因,是由于革命黨人的軟弱性與妥協性。但在袁世凱公然復辟前,臨時政府的建制依然存在。資產階級性質的政權,是辛亥革命的重大成果,雖然其發展艱難曲折,但仍被保留了下來,從這方面來說,辛亥革命是勝利的。
二、“辛亥革命失敗論”探源
究其辛亥革命失敗論,筆者認為這與中國傳統的史學主導意識與政治主導意識的同構現象有很大關聯。并從以下幾點能夠找到證據。
受封建正統觀念與英雄史觀的影響,認為辛亥革命既然是革命黨領導發動的一場運動,因此,革命黨人的失敗也就意味著辛亥革命的失敗。且由于近現代中國人一直將孫中山視為偉大的革命家、政治家,其崇高的品德、不屈不饒、勇于奉獻的犧牲精神,更是在中國人心中擁有著無法取代的地位。因此,當他勝利,國人會為之振奮,而當他失敗,國人則會痛心難奈。這樣就使國人將孫中山的失敗,視為辛亥革命的失敗,甚至是整個國家的失敗。這種現象,也就是國人對政治偉人崇拜之情的延伸。但是歷史終究是歷史,辛亥革命的歷史并不僅僅是以孫中山為首的革命黨人的歷史,它是不隨任何人的情感進行改變的。
一些中國共產黨領袖,由于受一些史學觀的影響,特別對馬克思主義在中國歷史中的運用較為注重,使其在整個新民主主義革命及社會主義建設時期,為現實政治服務吸收了寶貴的經驗教訓,總結出了很多精辟結論,可以說收效甚好,從而成為馬克思主義在中國近代史應用的典范。
一些學者認為孫中山把數千年的封建君主專制制度推翻是其勝利,但是在推進中國近代化方面卻是失敗的。其言中之意,就是辛亥革命不但要把推翻清政府專制統治的任務完成,而且要完成實現中國近代化的目標。然而,我們也應了解一場具有相當規模的社會革命,它所提出的任務,包括近期與遠期兩種。將近期任務得以圓滿完成就屬于勝利。而對于遠期任務,需要多長時間,什么時間才能完成,是決定于社會歷史多種綜合因素的。由此來說,在短期內未將理想目標得以實現,不算是失敗。
三、結語
總之,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造成史學研究習慣在闡述與論證同構的基礎上作片面的強調,是由于中國傳統史學與政治主導意識的同構,使其不許超出同構自由探索的范圍,從而產生通過同構的觀點片面性地看待中國近代史,這樣不僅辛亥革命失敗了,整個民族的奮斗抗爭史也都是失敗的。那這又怎樣總結正確歷史,激勵人民前進呢?而事實證明,中國近代的血淚史應有反動統治階級負責。但以中國社會進步角度來看,中國近代史是一部前進、上升地發展史,是各階級、階層不斷奮斗與抗爭的歷史,是無數具體成果的積累。由此說明,辛亥革命是勝利的。
[參考文獻]
[1]問昕.辛亥革命的成敗與中國現代民主政治[J].長春工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09).
[2]孟國祥.辛亥革命解讀的新視角[J].南京醫科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