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燕飛
現代兒童教育家陳鶴琴說:“游戲是幼兒的天性,幼兒游戲蘊藏著幼兒發展的需要和教育契機”。游戲材料是幼兒表現游戲、發展游戲的重要物質基礎,是幼兒建構知識的依托。幼兒就是在不斷地與游戲材料的互動中獲取信息、積累經驗和發展能力的,因此游戲材料是促進幼兒發展的載體。提供有效的、適宜的、多元化的材料能激發幼兒的游戲欲望,使幼兒不由自主地產生“我要玩一玩,我要試一試”的想法,并且在與材料的互動中發現問題、思考問題、解決問題,進而使幼兒的能力也得到提升。那么,在游戲活動中,應如何提供有效、適宜的、多元化的材料呢?如何讓幼兒與游戲材料進行有效互動呢?帶著這樣的問題,我們在開展游戲過程中進行了一些探索和研究。
一、尊重幼兒的游戲創想,提供適宜的游戲材料與幫助
我們知道角色游戲是幼兒的典型游戲,是幼兒自發、自主地與空間、材料、玩伴相互作用的象征性、創造性、社會性活動,是幼兒模仿成人生活的一種游戲。我們以“時尚寶貝服裝店”為例來進行說明。在第一次游戲中,孩子們提出了想開一家服裝店的想法,于是孩子們收集了一些小時候穿過的衣服和小衣架、購物袋,從幼兒園資源室找來了一個大紙箱和兩個水管做成的欄桿架子投放其中。他們開始討論如何來布置服裝店,如何設計服裝店名的掛牌。討論后他們從班級的材料超市找來萬通板、彩色卡紙、水彩筆和一些裝飾物品,整個活動孩子們自發、自主、自愿地參與。看得出孩子們積極的參與互動是孩子們最開心的時刻,他們迫不及待地想開展“服裝店”這個游戲。
第二天上午“時尚寶貝服裝店”如約而至地開張啦!果果和妞妞他們很榮幸地成為導購員與收銀員。在游戲中他們兩位很熱情地接待顧客,當游戲剛開始顧客并不多的時候,果果小朋友馬上意識到可以做宣傳,于是很大方地叫賣:“快來買,快來看,我們這里有一批質量很好的童裝,今天促銷買一送一。不要錯過好機會!”叫賣的同時她們兩位還能給顧客推薦不同款式的服裝,叫賣聲果真很有吸引力,馬上招攬來許多顧客。可當客人問其價格,導購員茫然回應:“就是買一送一。”對于每件服裝的價格兩位孩子沒有明確的定位,她們全然不知“買一送一”真正的意義。游戲結束后兩位孩子將服裝一股腦兒全部往紙箱里堆放。雖然顯得有些雜亂但是孩子們很努力很迅速地將服裝整理好。在分享交流環節孩子們都說出了自己的心聲并把游戲中看到的事情與大家一起分享,孩子們在整個買賣過程中感受到的更多的是一種與同伴與材料衣服互動的快樂。她們在盡情享受、盡情分享自己現有的經驗。在“服裝店”這個游戲中我們發現了其不足:
1.服裝的種類擺放雜亂,不懂得如何有效地進行分類。
2.導購員與收銀員對服裝的價格沒合理的定位,導致許多顧客打包了服裝隨意地給錢就離開。
3.收銀員、導購員的工作職責沒有合理分工。
教師要給予如下支持:
1.帶孩子們參觀幼兒園門口的麗嬰坊專賣店,幫助幼兒豐富服裝的相關經驗了解其服裝的分類方法。
2.通過觀察服裝吊牌及價格,有效激發幼兒學會自己設計服裝吊牌。
3.招聘服裝導購員并通過討論繪畫的形式制定工作人員職責,將親子制作的不同顏色的動物服裝當作工作服使用。
在整個游戲的開展與調整的過程中,孩子與材料的互動是自發、自愿的,在幼兒設計服裝吊牌的過程中,幼兒成功地運用了“替換”的這一巧妙構思,較好地達到了幼兒想要的預期效果。對于幼兒的游戲創想我們秉承尊重支持的態度,鼓勵幼兒大膽地去嘗試,這過程不僅能使孩子們的游戲情節得以充分開展,而且在共享交流成果的同時有效地激發幼兒產生了“明天再玩”的欲望。幼兒與材料的互動過程只有當教師用善于發現的眼睛去看幼兒、用不斷思考的頭腦去解讀幼兒的時候,才能真正走進幼兒的世界,理解他們的行為和想法,順應幼兒的游戲方式幫助他們不斷提升已有經驗。
二、滿足幼兒的發展需要,提供多元的游戲材料
隨著孩子們對服裝店游戲興趣的愈加濃烈,他們自主要求開展“服裝創意DIY”服裝加工廠,基于幼兒的興趣和發展,我們不僅共同收集了各種各樣的低結構材料,如:樹葉、彩紗、塑料袋、紙皮、報紙等,而且還投放了各種純色的T恤讓幼兒自主彩繪。為滿足幼兒的不同需求,此次親子創作活動不僅可以讓孩子們與家長有了更好的交流接觸,還可以參與其他組家庭活動中,感受不同家庭的活動氣氛和創意。最后不管是彩繪作品還是環保作品的呈現,大家都驚嘆不已,在短短的一個半小時內大家齊心協力,努力合作,完成了一件件精彩紛呈的服裝!
創作后的服裝孩子們自發地投放到服裝店玩起服裝店升級游戲來。但是在游戲中我們觀察發現顧客在試穿服裝中發現很多單一塑料袋制作出的服裝尺寸不夠合理,原生態材料如:樹葉、蔬菜做出來的服裝不好保存,缺乏牢固性……。
教師給予的支持有:
1.創設服裝加工廠,提供材料超市,讓幼兒自主選擇服裝的配飾進行大膽的創作,從而不斷提高幼兒審美表現,進一步豐富了服裝創作的實踐經驗。
2.將“真人T臺秀”小舞臺創設在幼兒園的笑臉墻前,幼兒自主地將自己的服裝大膽展現,從而有效地滿足了幼兒好表現的欲望,同時讓我們的材料更加的多元、開放。
基于幼兒的發展需求,我們創設材料超市,提供多元的低結構材料,通過一個學期的嘗試與探究,我們發現自主的材料選擇,可以給幼兒創造較為寬松、沒有壓力的游戲環境,提供較多的動手動腦以及自我表現的機會,而且又能滿足幼兒好游戲、好表現,使幼兒通過自身積極主動地與材料互動,激發他們探究欲望。
三、引發幼兒探究材料興趣,有效獲得全面發展
游戲反映著幼兒的生活經驗,幼兒在游戲中與材料的互動上又有怎樣的聯系呢?在研究與幼兒共同探索、操作中我們不難發現,幼兒在游戲性區域活動中最直接的就是與材料的互動,選擇那些與幼兒生活完全陌生的材料,在整個游戲中幼兒在游戲中會呈現出“探究”的過程例如:在彩繪T恤過程中幼兒使用的丙烯顏料是否容易清洗掉?選擇什么樣顏色T恤彩繪合適?當然在整個游戲中若得不到有效的相應支持,那么幼兒將缺乏駕馭的自信;選擇幼兒平時隨處可得的材料也就是所謂的低結構材料孩子在游戲中常常孩子就會出現無趣缺乏競爭與挑戰;例如:孩子們在開“時尚寶貝服裝店”的過程中剛開始選擇現成的服裝,很快一個游戲結束后孩子就不能滿足于現狀,馬上提出要自己來設計服裝,因此在整個游戲性區域活動中我們教師應該提供“說近非近,說遠非遠”,有挑戰性的一些材料如:彩紗、各色布藝等,這些材料低成本而又富有挑戰性。當然我們作為教師應該時刻關注幼兒與材料的互動情況,把握材料“度”的投放問題,關注幼兒的生活及應用已有的經驗引發幼兒對材料的探究興趣。
總之我們在整個游戲觀察研究過程中倡導的是用游戲的方式激發幼兒與材料的有效互動,激發幼兒的探索行為及學習興趣,讓幼兒在游戲過程中有效獲得全面發展。
通過“參觀服裝店、制作服裝、服裝店游戲的開展”,我們創設了一個基于幼兒興趣、滿足需要、推進幼兒發展的這樣一個積極主動、開放、多元、有生命力的材料超市。在幼兒與材料的互動中我們更多的是引導孩子對話交談, “請你想一想”,“請你試試看”,“還想做什么”,用這些親切的話語引發孩子們的想象,在這互動中孩子們產生更多新的創意與想法,比如:用吸管和干樹葉制作成項鏈與服裝進行搭配等,在這個過程中孩子們與材料盡情的互動碰撞出無窮的火花與智慧。在“環保時裝”的制作過程中我們投放了多層次的游戲材料供幼兒自主選擇、大膽探索、自主創造。在“服裝店”游戲里,我們調整了游戲的空間,有效保證幼兒的游戲開展。這樣的創設與材料的積極互動,更加彰顯了我們幼兒園的辦學理念:尊重、開放、多元、參與。
在與游戲材料的互動過程中我們始終遵循《指南》精神,讓幼兒通過動手、動腦,在親手與游戲材料互動中進行有效對話。同時幼兒園游戲活動的開展與參與不僅是老師、幼兒,我們還注重家長的參與,每一個成長的記錄都離不開我們家長密切配合與支持,家長的大膽參與、創新的想法與理念也讓游戲活動的內容變得愈加豐富,游戲環境變得更加生動有靈性,從而讓幼兒獲取了新的知識經驗,促進幼兒的學習與發展。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