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玉萍
【摘 要】當前,中等職業教育空前發展,中職生層次也日趨復雜, 特別是90后的學生思想更獨立,個性更張揚,這也對教師各方面的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再用傳統的教學方法進行教學,對他們已沒什么吸引力。況且現今他們的思想和行為也不是當下的教師輕而易舉地就能夠看透和管理的。因此中職教師的教學越來越充滿挑戰,應該如何贏得學生的信任和尊重呢? 筆者認為,關鍵就在于中職教師要學會用自己獨特的魅力去吸引學生,使學生對自己產生依賴感和信任感,從而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教師的良好魅力,不僅能夠為學生樹立榜樣,而且能吸引學生學習知識,全面發展。
【關鍵詞】提高 中職教師 個人魅力
常能聽到中職學生們在議論,說他們喜歡某位老師,聽課就非常來勁;不喜歡某位教師,聽課時要么是昏昏欲睡,要么就想玩手機,要么就想講話,總之就是上他的課感覺特沒勁。心想這就是老師之間的魅力區別吧。因為筆者相信,每個老師都是用心在教,付出的努力應該沒有多大區別,為何收到的效果卻不盡相同呢?這關鍵在于教師的個人魅力和教授學生有所不同。教師魅力,是每一位教師的靈魂。《禮記》中就曾經說過:“師者,教之以事而喻諸德也。德之不修,學之不講”。作為一名普通的教師,要在平時的生活和工作中不斷加強自身修養,塑造崇高的教學魅力。那如何才能提高中職教師的個人魅力呢?筆者認為應做到以下幾點:
一、中職教師要注意塑造自身形象美
一個人的穿著打扮往往會給人留下第一印象,而且這個印象不會輕易磨滅。有道是“形象就是宣傳;形象就是效益;形象就是服務;形象就是生命;形象就是一切!”21世紀的中職教師形象應該富有時代的朝氣。這種朝氣,集中體現了當代教師應該更懂得美、追求美、體現美。事實證明,講究外在美、儀表美、風度美的教師對學生有著很強的吸引力和感染力,也深受學生的喜愛。整潔、得體、典雅、美觀的著裝,也是完成職業教育任務的需要。中職教師站在學生面前亮相,自然而然地成為“審美的客體”,通過自己形象的示范,對中職學生進行美的熏陶。外在美和內在美的和諧統一,成為當代中職教師自我形象塑造應該追求的理想目標。記得有一次上課,筆者正好穿了昨天新買的衣服,由于搭配比較獨特,但也很得體大方,自己都覺得特棒,果然一邁進教室門,所有同學目光已齊刷刷地看過來,然后不約而同說道:“老師你今天真漂亮!”,頓時讓人的心情愉悅之極啊,接下來感覺自己講課特有激情,對學生的贊美更不吝嗇了,重要的是感覺同學們這節課聽得也更專注了。當然,中職教師的著裝一定要給人以清新大方、得體優雅的視覺效果,這樣才能展現出積極向上的精神面貌。同時也會給學生一種美的享受,讓他們以飽滿的精神參與課堂,取得更好的學習效果。因此,我覺得平時男教師擦亮皮鞋、刮干凈胡子;女教師略施淡妝、佩戴合適的首飾是合情合理的。每節課前,教師們在鏡前整理一下衣態,穩定一下情緒,審視一下自己的形象是有必要的。
二、中職教師要充滿激情、面帶微笑走進課堂
大家都知道:一個合格的教師,是期待上課,而不是想逃避上課;一個合格的教師,上課應該充滿激情,而非死氣沉沉。再說,情緒是會傳染的,當教師和學生同在一間教室,教師沒精打采時,身為學生也會打不起精神來。到最后,不光上課的效果不好,也會給學生留下沒有重視這節課的印象。因此,有激情就顯活力,有激情就能滋潤每一顆心靈,有激情就能迸發出智慧的浪花。作為中職教師一定要有著年輕的心態,走進課堂,就要帶著飽滿激情步入,帶著真誠而甜美的微笑,帶著童心,走向學生。每次走進教室,我們首先是要熱情的問候,上課的時候就把自己投入到課堂中,用自己的每一個眼神、表情、動作去表揚和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在整個課堂教學中,始終帶著微笑最好像個興致勃勃的大孩子,帶著學生學習、游戲。讓我們的激情以及臉上綻放的微笑成為人世間最美麗的語言。古希臘哲學家蘇格拉底說:“除了陽光、空氣、水和微笑,我們還需要什么呢?”顯然,在這位哲學大師的眼里,微笑同生活中的陽光、空氣、水分一樣重要。
教師是一份極為特殊的職業,更需要發揮微笑的魅力。因為,教師每天必須面對的是一個個向往未來與憧憬的學生,其一言一行對學生都是潛移默化的教育。面對著即將步入社會的中職學生,我們要讓他們感受到,我們的每一個微笑,代表著老師的心與他們的心相連。我們的每一個微笑,能給學生一種強大的親和力,而這種親和力一定使老師的魅力倍增,也必將給學生帶來巨大的學習興趣和學習動力,毫無疑問,微笑的教學質量就可能得到提高。
三、中職教師離不開幽默的語言能力
教學實踐證明,要想獲得理想的教學效果,教師不僅要有一定的知識,還必須具有良好的口語表達能力,也就是一定的運用教學語言的能力。有的教師知識并不很淵博,但教學效果有可能比知識淵博者更好,原因往往就在于他們使用教學語言高于后者。興趣是一切學習活動之母,只有產生了濃厚的學習興趣,學生才會發自內心地產生一種探求知識的動力,學習活動才能事半功倍。所以我認為,一個優秀的老師,不只限于擁有淵博的知識而已,他還應該是一個三尺舞臺上的激情演員,演好課堂教學的每一個環節,導好一堂課的導入。當然,這些都離不開幽默的語言能力。
幽默語言是指教師依據教學實情,根據教學內容,靈活運用的一種含蓄精練、詼諧有趣、意味深長、富有哲理,能給人啟迪的語言,它是教師智慧的結晶。在課堂教學中如果能運用得當,便會使教學語言具有針對性、情趣性、啟發性和指導性,從而收到更好的教學效果。
傳統教學的最大弊端是重“灌”輕“啟”,因而造成學生思維僵化、膚淺。僵化表現為:思維死板呆滯,看事物想問題,只信“自古華山一條路”,不曉“條條大路通羅馬”,所以常常陷于“山重水復疑無路”的困境,缺乏思維的靈活性。膚淺表現為:思維表面化,看事物想問題,浮光掠影、淺嘗輒止,缺乏思維的深刻性。這種思維的僵化和膚淺嚴重制約了學生對知識的深入理解和能力的提高。迫切需要教師根據教學內容有目的地使用幽默語言去點燃學生智慧的火花,燃起他們積極思維的烈火。恰恰這幽默語言不僅可以將事物窮形盡相,而且能夠入木三分,它能喚醒學生的好奇心、自尊心,促進探究性、挑戰性等個性心理品質的發展,從而形成良好的思維品質。endprint
有位教師分析《守財奴》的人物形象時,用了一句幽默的話,將葛朗臺和夏洛克、阿巴公、潑留希金等四大吝嗇鬼的形象刻畫得惟妙惟肖,將其貪婪的本質揭露得淋漓盡致。教師幽默地說:“他們四人什么都不缺,除了良心。”馬上同學頓感來勁,然后指導學生分析其內涵:他們四人是貪婪成性、視財如命、虛偽狡詐、毫無人性的賺錢機器。學生為這種新穎別致的訓練方式所吸引,全心投入,課堂研討氣氛濃郁,收到很好的教學效果。當然教師要想用好幽默語言,自己必須是一個具有幽默品質的人。列寧說:“幽默是一種優美的、健康的品質。”莊子云:“水之積也不厚,其負大舟也無力。”是啊,精當幽默的語言是教師靈感的外現,是厚積薄發的結果。教師必須加強思想文化的修養,豐富鑄煉自己的語言。只有這樣,教師才能“讓學生置身于優美的文化氛圍、濃郁的語言環境中,受到教育和感染”。
四、中職教師注意自身對知識的積累
教師的魅力在于睿智。一名充滿魅力的中職教師,應該具有淵博的知識,所謂“學高為師”。教師的文化形象是教師形象的核心,古有“學高八斗,學富五車”的說法。因此要做一名合格的中職教師,首先他的知識必須是淵博的,如果你做不到淵博,至少在你的專業上要作為一個佼佼者,否則學生會覺得你本身就是不思進取的人,沒有資格做他們的老師。這就要求老師在平時要注意專業課知識的積累、教學經驗的積累、社會以及其他知識的積累。只有不斷地學習,不斷更新自己的知識結構,掌握更多的文化資源,使自己的教育觀念不斷革新、理念不斷提升,才能讓學生發現并折服于老師的“專業”魅力。在職業學校,學生大部分屬于調皮搗蛋類型,時常會給老師制造一些小難關。例如,筆者在語文教學課堂中,經常遇到學生問書本之外的一些內容,如果此時回答得很好,那么在學生的心目中就會留下很好的印象,他會認為這是一個可靠的教師,值得信任和依賴。相反,如果回答不好的話,學生就會覺得“這老師道行太淺”。所以扎實的專業技能及淵博的知識是教師學識魅力體現的基礎,也是學生信任的基礎。
知識魅力是教師內在知識水平、知識運用能力和教育教學藝術的綜合體現。知識就是力量,知識魅力是教書育人的堅實基礎。學生學習的原動力來自于學習動機和學習興趣,教師的知識魅力對青年學生的學習動機具有誘導作用。“作為21世紀的教師,他的知識面不應該局限于自己所教授的那門學科上,他還能知道什么叫網絡,什么是聊天室,甚至什么是OICQ、MSN。一個知識、技能廣博的教師總能給他的學生帶來驚喜。我們喜歡這種能給我們新鮮感的老師,喜歡這樣有魅力的老師”。一位學生如是說。由此可見,教師只掌握教育學、心理學、計算機操作等基礎性的知識還是遠遠不夠的。學生歡迎的是知識豐富、博聞強記、熟悉多種學科的“全能”型教師[3]。只要學生愛好上了老師,確實會對該門學科的興趣變得濃重,也會帶動周圍學生形成學習熱。因此,教師要把對知識的學習當作是永恒的追求,不斷學習新知,擴充知識量,與時俱進,永遠走在知識的最前沿。
總而言之,作為一名中職教師,我認為要提升個人魅力,不僅需要能夠塑造良好的自我形象,以積極向上的精神面貌走進課堂,做到自尊自信,語言充滿激情,面帶微笑,而且還要做一個善于更新的教師,保持自己的神秘感,做一個幽默的人、活潑的人,用美好的心靈、豐富的知識,以及可貴的愛崗敬業的精神共同鑄就教師獨特的個人魅力。
【參考文獻】
[1]周成平.魅力教師的修煉[M].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7.
[2]于漪.教育魅力——青年教師成長鑰匙[M].武漢: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13.
[3]周成平.中國著名特級教師課堂魅力經典解讀[M].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6.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