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國慶
【摘 要】工學結合是職業教育的核心理念,本文以長沙民政職業技術學院社會工作專業社團實踐為例,從“校、企、社”三元聯動角度研究社會工作人才培養的實踐摸索。研究發現,高職類院校通過采取社會工作機構購買社會工作專業社團志愿服務,是高職院校社會工作人才培養的新方式。
【關鍵詞】專業學生社團 社會工作人才 購買服務
2014年世界社工作聯合大會重新將社會工作概念定義為:“社會工作是以實踐為基礎的職業,是促進社會改變和發展、提高社會凝聚力、賦權并解放人類的一門學科,社會工作的核心準則是追求社會公正、人權、集體責任和尊重多樣性。社會工作使人們致力于解決生活的挑戰,提升生活的幸福感?!边@就要求社會工作者教育者要致力于讓學生在實踐中學習、在實踐中內化專業價值、在實踐中塑造職業理想?;谶@樣的背景,2013年筆者選擇了社會工作專業社團與社會工作機構深度合作為研究課題,就高職社會工作人才培養模式進行研究。
一、“校、企、社”三元聯動社會工作人才培養模式的設計理念
社會工作是以實踐為基礎的職業,社會工作教育必須基于實踐。長沙民政職業技術學院社會工作學院早在2004年,按學生個人的實踐選擇,備案成立了青年社會工作協會、農村社會工作協會、星光老年人社會工作協會等十多個社會工作專業社團。期望以專業社團為載體,促進社會工作專業學生在實踐中學習社會工作。從而實現“校、企、社”三元聯動社會工作人才培養目的?!靶?、企、社”三元聯動社會工作人才培養模式設計理念主要有二點:
一是服務學習的理念。服務學習核心理念是通過儲備知識、行動設計、實施設計三重設計,讓學習者學以致用,做到學、行相長的目的。二是行動科學的理念。實踐導向的社會工作職業,要求社會工作者須具有在具體工作情景中應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但現實的情況是工作情景千差萬別,所學知識只是具有普遍概述性的知識。這就要求社會工作者必須具有出境化知識應用的能力,行動科學理念解決這一困境。
基于以上兩點理念,筆者采取“社會工作機構購買社會工作專業社團志愿服務”方式,總結“校、企、社”三元聯動的社會工作人才培養模式。
二、“校、企、社”三元聯動社會工作人才培養模式的實踐方式
(一)三個主體。一是社會工作專業社團。社會工作專業社團是社會工作專業背景的學生根據個人實務去向選擇參加的學生社團。專業學生社團為會員提供組織平臺、聯系實踐單位、進行日常管理。二是社會工作機構。社會工作機構是以社會工作服務為核心的社會組織,其因工作的需要,必須培育屬于本機構的固定的志愿者,而社會工作專業學生社團,可以為其提供具有一定社會工作水平的志愿者。三是社區,社區是社會工作機構的工作場所,為其工作提供服務對象,社會工作專業社團借助社會工作機構平臺,在社區內為有困難、有需要的人們提供志愿服務。
(二)三元需求,一個目標?!靶?、企、社”三元聯動社會工作人才培養模式中社會工作專業學生社團、社會工作機構、社區的需求存在差異。即社會工作專業學生社團主要的需求是為會員尋找到合適的、穩定的志愿服務點,在志愿服務中提升會員的專業能力;而社會工作機構則需要穩定的志愿者,協助機構社工為其負責的服務對象提供力所能及的志愿服務;對于社區而言,根本的需求是解決服務對象面臨的問題、滿足服務對象存在的需求。雖然,三個主題的需求側重點存在差異,但都有一個共同的目標,即為有需要的居民提供服務。
(三)實踐方式——社工機構購買專業社團志愿服務。常態有效的志愿服務,需要一定的服務成本。為解決這一問題,我們的采取實踐策略為:一是在學期初了解所有社會工作專業社團志愿服務意向、可以提供的固定志愿者人數;二是學院相關部門將這些信息反饋給社會工作機構;三是要求有意向的社會工作專業社團、社會工作機構進行洽談會,尋求合作,簽訂合作協議。如2014年,長沙民政學院醫務社會工作協會與長沙社會工作協會合作實施“寧養社會工作服務項目”。
三、“校、企、社”三元聯動社會工作人才培模式的作用
(一)可增強學習者專業認同感。社會工作學習者通過自己所在的社團參加到社會工作機構的志愿服務中,協助機構社工開展社會工作服務,在具體情境中感知所學專業在解決社會問題、滿足服務對象需求工作中的有效性,從而增強學習者的專業認同感。
(二)可增強學習者解決問題的能力。志愿者服務不僅僅是奉獻自己的時間、經歷,還需要解決志愿者服務中面臨的各種問題。社會工作者在協助機構社工開展志愿服務過程中,機構社工督導其采取有效的志愿者服務,可能增強他們解決問題的能力。
四、對“校、企、社”三元聯動社會工作人才培養模式的反思
(一)必須給社會工作專業社團安排專業督導教師。社會工作專業學生社團的成員正處于專業知識的學習過程中。如何將所學應用到具體工作情況中,則需要督導教師的指導,督導教師要答疑解惑。
(二)社會工作機構必須有規范的志愿者管理制度。社會工作機構要與學生社團合作開展志愿服務,則必須建立健全志愿者管理制度,這樣才能有效地借助志愿者的力量,為機構的服務對象提供良好的服務,否則可能會適得其反,浪費人力物力,甚至影響機構的公信力。
【參考文獻】
[1]滕飛,高校社會工作人才培養模式的建議[J].現代交際,2014(5).
[2]侯利文,社會工作人才培養模式研究——基于社會需求的視角[J].學理論,2013(24).
[3]許原植.王衛平,王國祥,譚衛華,我校社會工作人才培養模式的探索與實踐[J].福建醫科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2).
[4]何可倩,職院?!绊椖糠?課題研究”社會工作人才培養模式初探[J].職業技術,2014(5).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