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婉
摘要:結合歐洲9個國家應用技術大學的發展歷程,從發展背景、發展概況、辦學特征、辦學保障、辦學貢獻等五個維度對其進行研究分析,總結其發展良好的原因,可給我國應用技術大學的發展提供借鑒。
關鍵詞:歐洲;應用技術大學;國別研究
中圖分類號:G71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5727(2014)12-0173-03
從20世紀60年代中期開始,歐洲主要國家如德國、瑞士、奧地利等陸續通過新建、升格和改造等模式創建了與普通大學并行的應用技術大學(Universities of Applied Sciences,簡稱UAS),以專業教育為主導,面向工作生活,擔負著培養高層次應用型人才、開展應用研發創新、服務就業和區域發展及促進終身學習等重任,成為其高等教育體系的必要組成部分。
歐洲應用技術大學的國別分析與研究
筆者從發展背景、發展概況、辦學特征、辦學保障、辦學貢獻等五個維度對德國、荷蘭、奧地利、瑞士、愛爾蘭、芬蘭、英國、俄羅斯、意大利歐洲9個國家應用技術大學的情況進行分析研究,結果見下頁表1。通過對表1中9個國家應用技術大學的發展背景、發展概況、辦學特征、辦學保障、辦學貢獻的比較分析,可知歐洲應用技術大學發展良好是有多重因素的。
首先,這9個國家都是緊抓社會經濟發展和產業結構優化升級的契機,及時調整教育政策,進一步明確了應用技術大學的辦學定位和人才培養目標。經濟發展、科技進步、產業結構升級、區域經濟的需求等都要求更高素質的技術人才,這些為應用技術大學的發展提供了良好的契機。憑借這些契機,歐洲一些國家通過組建、升格和改造等模式建立了應用技術大學,如德國通過新建高等專業學校培養應用型人才,芬蘭通過合并職業高中和職業院校組建多科技術學院,荷蘭則通過轉型模式將學院改造為應用技術大學等。
其次,具有鮮明的并且與時俱進的辦學特征。歐洲各主要國家的應用技術大學都具有共同的辦學特征:一是根據實際情況不斷修改和調整職業教育政策法令,與時俱進地辦學;二是專業設置以應用性和職業性為導向,且緊扣社會經濟發展的需求;三是招生方式非常靈活,學生的入學機會均等,應用技術大學的學生來源較廣,且有繼續升學深造的機會;四是非常重視各類教育與各級教育的銜接和貫通,學生有較寬泛的選擇度;五是重視實踐環節,不管是在校學習期間還是實習甚至包括畢業設計和畢業論文,都要求學生與實踐緊密結合;六是重視師資結構,除了專任教授之外,學校還會聘任企業行業的工作人員擔任兼職教授,為學生帶來最前沿的產業信息和技術信息。
再次,強有力的辦學保障。在發展應用技術大學時,歐洲主要國家都為其穩健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法律保障、經濟保障和體制保障。如德國在1976年頒布的《高等教育總綱》中正式明確了應用技術大學作為高等教育機構的法定地位;荷蘭應用技術大學的經費來源于政府撥款、合同收入、學生學費和公司贊助等,極大地保障了學校的辦學經費;英國的多科技術學院則通過雙軌制等體制保障的方式強化應用型人才的培養,擴大高等教育入學機會。
最后,突出的辦學貢獻。一是應用技術大學服務于區域經濟發展,為經濟發展和技術進步做出了突出貢獻;二是推動了創新型經濟的發展,促進了研發創新,學校與企業密切聯系,為企業提供智力支持和研究平臺,為企業解決生產過程中面臨的技術難題,企業為學校提供一定的經費支持,這樣不僅促進了研發的創新,鍛煉了師生的研究能力和技術應用能力,也為學生的個人發展和職業生涯發展提供了良好的技術訓練和技術積累平臺;三是應用技術大學在獲得自身發展的同時,還完善了職業教育體系各部分之間的銜接,豐富了高等教育體系和終身教育體系。
我國應用技術大學的發展現狀
歐洲應用技術大學發展良好有著多方面的因素,而我國正處于發展應用技術大學的初始階段,政策法規尚不完善,學校還處于轉型期。目前,我國的教育還存在一些問題:一是職業教育中職業教育與普通教育、高職與中職的銜接體制尚未建立,職業教育存在本科斷層;二是高等教育中新建地方本科院校仍采取與研究型大學評價標準區別不明顯的普通高校評估標準;三是招生制度、教師聘任、專業設置等現行教育政策受到制度的制約等。這些問題不僅阻滯了職業教育的發展,也影響了高等教育的發展。針對目前的現狀,我國很多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已經意識到,只有轉變辦學理念,向應用技術類型高校轉型才是學校的根本出路,一些地方本科院校已經組成了應用技術大學(學院)聯盟。歐洲應用技術大學發展的良好經驗可為我國應用技術大學的發展提供較好的借鑒作用。
歐洲國家應用技術大學的發展對我國的借鑒
我國在發展應用技術大學時,借鑒他人經驗雖可以讓我們少走彎路,但更重要的是立足于我國的實際情況。
完善立法保障 首先,要明確應用技術大學在我國現代職業教育體系中的地位;其次,要建立健全政府主導、行業指導、企業參與的辦學機制;再次,要確立明確的招生制度和教師聘任制度;最后,要明確各類教育、各級教育之間的銜接制度等。例如,意大利職業教育的地位就是通過憲法得到保障的,其普通教育和職業教育兩個體系之間也具有可以相互轉換的機制;同時,意大利還具有完善的高等教育學位體系。這些都為應用技術大學的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法律體系保障。我國在發展應用技術大學時,只有將這些體制以法律的形式確定下來,才能為學校發展注入一針強心劑。
完善經費保障 中央財政、地方財政和學校應共同支持應用技術大學的發展,并為其發展提供相應的經費支持,確定學生的生均經費標準等。2010年,荷蘭教育、文化和科學部為應用技術大學提供了23.86億歐元,學生的學費提供了6.37億歐元,合同收入提供了4.28億歐元,其中政府撥款約占70%,是應用技術大學最主要的經費來源。經費能夠得以保障,是發展應用技術大學最現實的條件。
加強制度保障 首先,要建立符合應用技術大學特點的新型學校評估制度、學生考核標準等;其次,要完善國家、企業的信息保障制度;此外,還要建立人才需求、就業預警機制等。例如,奧地利應用技術大學的教育質量接受應用技術大學委員會外部監管,每6年一次,評估應用技術大學的設立以及學位課程的設置,內容包括學校自我評估、外部評估小組評估、應用技術大學委員會審核評估報告和公布評估報告結果等環節。endprint
學校是應用技術大學發展的主體 首先,學校應該明確應用技術大學的辦學定位和人才培養目標。其辦學定位是服務于區域經濟發展,是為社會培養具備良好理論知識和文化基礎,同時又具有專業技能和實踐能力的高層次技術應用型人才,突出應用性和實踐性。例如,德國應用技術大學主要培養企業高層次技術人員、一線管理人員、社會服務領域專業從業人員等。其次,應用技術大學應結合辦學定位和人才培養目標,優化學制設置、專業設置、課程設置、畢業考核等環節。學制設置應靈活,要能滿足學生的需要。例如,荷蘭應用技術大學提供全日制和非全日制兩種方式。專業設置應符合社會經濟發展需求,具有顯著的應用性特色和職業導向。例如,奧地利應用技術大學的學科和專業設置緊緊圍繞國家需要,學科設置涉及經濟和商業管理、旅游、工程科學、計算機科學和信息技術等領域。課程設置應重視實踐性,通過課程教學改革培養學生應用理論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例如,德國應用技術大學的課程設置包括大量的實踐性課程和案例課程,強調學生應用理論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畢業考核應重視實際問題的解決。例如,德國應用技術大學有60%的畢業生選擇在實習企業中完成自己的畢業設計和畢業論文。
構建合理的師資結構 應用技術大學需要的不僅是擁有豐富理論知識的專業教師,還迫切需求企業行業的兼職教師。“雙師型”的教師隊伍為應用技術大學培養應用技術型人才提供強有力的師資保障。例如,德國應用技術大學中專職教授占40%,來自企業的專業技術工程師、研發人員和管理人員組成的兼職教師占60%,為學生了解實際工作中的最新問題和動態、更新和擴充知識提供了良好的渠道。
深化校企合作 學校還應積極主動地與企業進行溝通聯系,建立長效合作機制,通過校企深度合作培養高素質應用技術型人才,形成校企合作的雙贏局面和良性循環。例如,荷蘭應用技術大學的校企合作獲得了法律和政府資金的雙重支持,并設立了國家職業培訓和勞動力市場專業技能中心,以促進校企合作。
開展應用性的產學研研究 企業產業、學校和研究機構合作開展應用研發活動,是應用技術大學服務地區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方式。通過產學研研究,不僅可為企業提供技術支持和技術服務,縮短產品轉換周期,也可鍛煉師生的應用能力,可謂一舉多得。例如,奧地利應用技術大學在地方特色優勢領域、跨區域合作及密切的國際合作網絡中均成功地開展了研發工作。
參考文獻:
[1]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課題組.歐洲應用技術大學國別研究報告[R].北京,2013.
[2]教育部在天津職業技術師范大學召開應用技術大學(學院)聯盟、地方高校轉型發展研究中心成立座談會[EB/OL].[2013-09-16].http://www.auas.org.cn/info/1007/1036.htm.
[3]焦新.應用技術大學:國家競爭力的助推器[EB/OL].[2013-12-19].http://paper.jyb.cn/zgjyb/html.
(責任編輯:王恒)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