籍鑫慧
【摘 要】高職《實用化學》是一門重要的基礎課程,并且實用性很強,本文根據高職教育以及高職《實用化學》的特點,大綱要求,依據課堂教學環節、實驗環節、理論考試環節等對其考核方法進行探索。
【關鍵詞】高職 實用化學 考核 探索
高職教育與普通高等教育相比,具有鮮明的特色,普通高等院校是以學科為本位的教育體系,注重學科理論知識的系統性、完整性及相當的廣度和深度;而高職教育其目的在于培養我國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中迫切需要的職業技術型應用人才。高職《實用化學》是高職學生所學的基礎課之一,其特點是實用性較強,在以后的專業知識中有一定的幫助。根據其特點、大綱要求,對其考核方法探索如下。
1.加強課堂教學管理
(1)嚴格課堂考勤制度,不論是理論課還是實驗課都如實記錄考勤,杜絕遲到、早退和缺曠課現象。
(2)在認真實施課堂教學計劃的同時,觀察學生的課堂紀律情況,減少課堂講話、睡覺和做與學習無關的事的現象。
(3)了解學生的基礎知識和學習方法,引導學生正確認識分析方法的基本原理和必備條件,依教學進度隨時不定期地檢查學生的作業、實驗記錄和報告,如實地進行檢查結果的評價和登記。
(4)在實驗教學中對學生加強實驗操作的訓練和實訓督查,認真進行基本操作的指導和輔導,并及時糾正學生中不正確的操作方法,并做好必要的督查和輔導的記錄。
(5)認真考查實驗操作和基本操作技能學習與訓練,注意培養學生勤于思考、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教會學生及時準確地將實驗原始數據及現象如實地記錄在記錄本上,培養學生的實驗整體優化能力。
(6)隨時查看每名學生的記錄,了解學生對本次實驗內容的預習和實驗中如實記錄實驗數據的情況,并做好必要的督察登記。
(7)認真批改實驗報告,及時掌握學生實驗課實驗操作、記錄、計算的情況,著重檢查實驗報告中數據的準確性、分析實驗數據的處理和有效數字的應用,逐步提高實驗操作的精密度和分析結果的準確度,讓實驗教學不再是理論教學的“輔助工作”。培養學生熱愛科學、樂于鉆研、勇于探索創新的能力,為終身學習奠定一定的基礎。
2.制訂客觀合理的考核方案
近年來,我們對《實用化學》的考核方案進行了多次修改,加大了對平時教學方法的改革和檢查力度,重視平時的課堂教學和學生學習態度的變化以及對實驗操作的評價;轉變過去重知識輕能力的觀念,將過分強化的理論轉變為加強《實用化學》實驗基本操作訓練,這樣就體現了對學生整個學習過程中的綜合能力的考核和評價,有利于基礎良好的學生更加努力進取地學習與認真地進行實驗操作訓練,同時也保護了基礎差而一直刻苦努力學習的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并促使不愿意學習也不參加實驗與操作訓練的個別學生改變不愛動手的習慣,使其逐步掌握《實用化學》的基本知識與培養他們的動手能力。
例如:優、良、中、差分別代表班上四類學習狀況不同的學生。就這四類學生的不同學習情況,現總結、鑒定如下。
優:基礎知識好,學習主動,實驗認真,按時完成作業和實驗報告,無遲到、曠課現象,期末考試成績為80分以上,總評成績一般為85~96分。
良:基礎知識較差,學習主動、努力,學習態度較好,基礎理論不一定能全掌握,但實驗較認真,能基本完成實驗,能獨立按時完成作業和實驗報告,無遲到、曠課現象,期末考試成績為50~79分,總評成績一般為75~85分。
中:基礎知識較差,學習不夠主動,基礎理論不能全懂,但實驗能全部參加,實驗操作還夠認真,在學生或老師的幫助下,能夠認真地完成實驗,并按時完成實驗報告和作業,偶爾有遲到現象,期末考試成績為30~49分,總評成績一般為60~75分。
差:基礎知識一般,學習被動,基礎理論不一定全懂,因曠課有多次未參加基本實驗,僅參加的幾次實驗也是馬馬虎虎,不認真,未能完成,做實驗報告和做作業時抄襲別人的,有遲到和嚴重的曠課現象,期末考試成績為40分左右,總評成績一般為60分以下。
總之,考評方案重視了平時的課堂教學和實驗操作,轉變了過去以期末考試成績為主的總評成績,將過分細化的理論考試轉變為加強化學實驗基本操作訓練,這樣體現了對整個學習過程中綜合能力的考核和評價,有利于基礎良好的學生更加努力地學習與認真地進行實驗操作訓練;同時也保護了基礎差而一直刻苦努力學習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并促使不愿意學習也不愿參加實驗與操作訓練的個別學生改變不愛動手的懶惰習慣,逐步學會化學的基本操作方法。改革后的考核評價客觀衡量了各類學生的基礎理論知識學習情況和實驗操作技能的訓練情況,有利于教師分別側重加大對各類學生的學習指導與實驗操作輔導。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