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婭萍
幼兒期的孩子活潑、好動,有強烈的好奇心,他們什么都想看一看、摸一摸。然而,他們的能力和體力都十分有限,動作的靈敏性和協調性較差。往往會誘發危險因素,對突發事件不能做出準確的判斷。
由此看來,教師不僅有責任保護幼兒的生命安全,避免讓幼兒接觸不安全的環境,而且還應該通過優化幼兒園的保育環境,對幼兒進行初步的、最基本的安全指導和教育,來逐步提高幼兒預見危險、排除危險、保護自己的能力。活潑好動是幼兒的天性。戶外體育活動是最讓幼兒喜歡的活動之一,但在戶外活動中存在著許多不安全的因素。戶外活動中難免要奔跑、跳躍、鉆爬、攀登等,我們也常常會遇到幼兒在活動中突然跌倒,拋接的物品落到自己或同伴的身上。那么,如何在戶外體育活動中提高幼兒的自我保護意識和自我保護能力呢?在多年的保教工作中,我結合我園這幾年戶外活動的觀察研究,有了一些體會。
一、增強幼兒自我保護的藝術
1.選擇一些幼兒較有興趣,但又帶有一點危險性地活動內容來增強幼兒自我保護的意識
兒童自行車是幼兒最喜歡的戶外體育活動項目之一,大部分的自行車是只有兩個車輪,因此對不會騎兩輪自行車的幼兒來講就有了一點危險性,那么越是不會的東西,孩子們就越要去嘗試。我對幼兒的安全教育一直是不放松,所以孩子們在玩較有危險的項目時就特別注意自我保護。“千般愛護,莫過自護”。幼兒學會自護,就等于在生存中學會向前邁進了一大步,而生存是發展的重要保障。但我們不鼓勵孩子隨意冒險,而適當地讓孩子學會在一些活動中掌握自我保護的意識是十分必要的。
2.選擇多種形式,增強幼兒自我保護意識
(1)個別指導和同伴影響相結合的形式。個別能力較差的幼兒,教師加強個別指導,因為他們對那些危險性強的項目自我保護能力差,無意識,因此在教師的指導下,那些孩子會逐漸養成習慣,從而對這些項目有防范意識。有時同伴的影響也是很重要的,特別是看到別人遇到困難或危險時,自己便會從中吸取教訓,而去摸索和探究另一種保護自我的方法,從而也增強了自我保護的意識。
(2)混齡戶外體育活動中以大帶小的形式。我園的戶外混齡活動進行得很不錯,使小班、中班的孩子在大班的哥哥姐姐的帶領下,逐步地提高自我保護的意識。
(3)表演和糾正相結合的形式。由于一些能力強的孩子有一些好的自我保護的方法,我們應不斷地加以發揚、光大,使更多的孩子了解到哪些項目應注意哪些是安全,孩子們的頭腦中會不斷出現哥哥姐姐在玩的時候的正確姿勢及安全玩的方法,從而有意、無意地提高了自身的保護意識。另外,在活動中,教師應眼觀六路耳聽八方,全面關注每一個孩子,一旦發生險情或不安全的動作時應及時指出并幫助其糾正,這樣也提高了孩子們的自我保護的意識。
二、培養幼兒自我保護的能力
1.利用同伴之間的友誼和感情來培養幼兒的自我保護的能力
幼兒年齡雖小,但他們也都是有獨立思想的個體,和成人一樣,他們有自己獨特的擇友原則、交友方式。在每次的全園戶外大活動之后,孩子們都找到了許多不同齡或同齡的朋友,有的是同班的朋友,他們的感情便會隨著活動的多次進行而升華。每次活動都會看見那些好朋友都在互相幫助,遇到不安全的時候都會互相提醒并幫助解決,因此同伴之間的友誼和感情對培養幼兒的自我保護的能力也有促進作用。
2.運用以大帶小的混齡活動,提高幼兒的自我保護的能力
體育活動本身蘊藏著許多刺激,如冒險、克服困難。由于有冒險、克服困難的精神,其活動的能力就更強。一般小班中班的孩子在碰到困難時容易退縮,而大班的孩子在比他小的孩子的面前則不會退縮,他們表現出了勇敢、創新精神,特別體現了哥哥姐姐好的風范。因此在混齡活動中,小班、中班孩子的自我保護的能力強了許多,而且也勇敢了許多。
幼兒自我保護的意識和能力有了很大提高后,對幼兒健康、順利地成長,避免外界的傷害,及時有效地保護自己和他人有著毋庸置疑的影響。但是教育的效果不是永恒的,也要受當時的環境和其他因素的影響。因此,對幼兒在體育活動中自我保護的培養是一項長期的、艱巨的、復雜的任務,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需要家長和教育工作者共同努力,這樣我們的孩子才能健康、活潑、積極向上的成長。
三、培養幼兒良好的生活習慣,促進自我保護能力的發展
良好的生活習慣與自我保護教育是緊密結合、相輔相成的。例如:熱湯熱水吹一吹再喝能避免燙傷、吃魚把魚刺挑干凈能免受咽刺之痛、吃飯不嘻笑打鬧可避免氣管進異物、正確有序地穿衣服能保護身體、鞋帶系得牢固可避免跌倒摔傷。但幼兒年齡小,自覺性和自制能力都比較差,而習慣的養成又不是一兩次教育就能奏效的。因此,教師除了提出要求和教給幼兒方法外,還應該注意督促和檢查,經常提醒,并且如果孩子能做的事就讓他自己做,決不包辦代替,這樣,孩子在自己不斷地勞動實踐中建立起了良好的生活習慣,從而起到了自我保護的作用。
四、家園安全自護教育的一致性
在培養幼兒安全自護意識的過程中,應要求家長配合進行一致性的教育。因為,相當一部分“自我保護”教育的內容存在于家庭中,教師不便于指導。因此,可以經常召開家長會,向家長詳細介紹培養幼兒自我保護能力的意義、目標及計劃和需要家長配合的事項。同時,向家長發一些有關這方面的知識資料,宣傳一些如何培養幼兒自我保護能力的方法,以此來提高家長自身的安全意識。讓幼兒在父母的幫助下,逐漸掌握在家中的一些安全自護意識。這樣有了家長的支持和配合,我們的教育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做好家長工作,使家庭教育與幼兒園教育形成合力是培養幼兒自我保護能力的關鍵。
保證幼兒的健康和安全,是教師的職責。然而,健康與安全不能被動地等待給予,而應該讓孩子主動地獲得。這種獲得要從良好的環境中來,從各種教育實踐活動中來,從豐富多彩的游戲中來,從家園一致的教育中來。孩子的安全意識增強了,自我保護的能力提高了,他們的整體素質也得到了全面的發展。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