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修正



摘 要:在進行化學教學的過程中,如果忽視學科思想的滲透,很有可能造成“只見樹木不見森林”,學生缺乏有效建構知識過程中運用到的學科方法、學科思想,這將影響到學生學習成績和學生的發展。如果在進行元素化合物知識教學過程中,能有效滲透學科思想,學生就能有效建構知識點的關系網,理解元素化合物轉化主線。目前的高考題也越來越重視學科思想方法的考查。因此在教學中滲透學科思想,也應該引起教師的重視。
關鍵詞:學科思想;鋁的重要化合物;元素化合物教學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4)24-212-03
通常來講,一個學科由學科知識、學科能力和學科思想三部分組成,其中學科思想是學科的靈魂和核心。在進行化學教學的過程中,如果忽視學科思想的滲透,很有可能造成“只見樹木不見森林”,學生缺乏有效建構知識過程中運用到的學科方法、學科思想,這將影響到學生學習成績和學生的發展。
對于元素化合物知識,學生普遍覺得知識點多而雜,解題方法技巧性較強。如果在進行元素化合物知識教學過程中,能有效滲透學科思想,學生就能有效建構知識點的關系網,理解元素化合物轉化主線。在元素化合物知識教學中,常見的學科思想方法有:1.“結構決定性質、性質決定用途”;2.通過對物質進行分類,運用比較和聯想思想;3.數形結合;4強弱規律;5微粒觀;6.科學探究,包括實驗探究;7.運用化學史,體現化學史的知識和教育價值等。本文以人教版必修1第三章第二節——鋁的重要化合物為例,具體闡釋怎么樣滲透化學學科思想。
一、引入新課
[講述]著名物理化學家和化學教育家傅鷹說“化學給人以知識,化學史給人以智慧”,我們追尋古人和科學前輩的足跡,去了解鋁的歷史、鋁發展,來獲得有關鋁的認識。
[ppt呈現] 科學史話 鋁的價值幾何:1746年,拉瓦錫(法國)證實不能用C還原Al2O3;1852年,奧爾斯泰(丹麥)用鉀汞齊還原無水氯化鋁,然后再真空條件下蒸餾出去汞,人類第一次得到幾毫克的鋁粉;1854年,戴維爾(法國)用金屬Na還原NaAlCl4,得到純度為97%的鋁;1855年,巴黎國際博覽會上,展出了一小塊鋁,標簽上寫到:“來自粘土的白銀”,當時鋁比黃金還貴,鋁成為達官貴人炫耀財富的飾品;1886年,霍爾(美國)和埃魯(法國)分別獨立地發現了用冰晶石Na3AlF6作為助熔劑,通過電解熔融Al2O3制備鋁的方法,從此人類找到大規模、廉價的獲得金屬鋁的方法,鋁價身價大跌成為“平民金屬”;1892年,拜耳(奧地利)發明了用堿液從鋁土礦中提取氧化鋁的方法,這一方法與霍爾電解法結合奠定了現代工業電解法冶煉鋁的基礎。
[問題討論]在1885年,鋁價怎能比黃金?是什么使得鋁身價大跌呢?用化學方程式解釋霍爾電解法生產鋁的原理。
[講述]門捷列夫曾經說過:科學不但給人以知識,還能創造真正的精神和物質財富,更能創造出我們不能獲得的東西。正式由于化學工業技術的進步,鋁的大規模的使用才有可能。
學科思想:運用化學史,體現化學史的知識和教育價值。著名物理化學家和化學教育家傅鷹說“化學給人以知識,化學史給人以智慧”,通過金屬鋁的化學史的介紹,了解鋁的發展歷史、鋁的冶煉方法,了解化學技術的進步對人類生產生活的影響。
二、Al2O3、Al(OH)3的性質
1、Al2O3的物理性質
[講述]既然電解鋁的過程中使用了氧化鋁,那么氧化鋁的物理性質、化學性質如何?
物質 Na2O MgO CaO Al2O3 Fe2O3 CuO
熔點 1275?C 2800℃ 2572℃ 2050℃ 1565℃ 1326℃
[閱讀資料]閱讀下面的表格1和資料,總結氧化鋁的用途,并解釋氧化鋁具有這些用途的原因是什么?
表1常見氧化物的熔點
資料:天然存在的氧化鋁——剛玉的硬度僅次于金剛石,是價廉的磨料、切割工具;熔點高于2000℃的物質可以作特級耐火材料,如制作耐火坩堝、耐火管、高溫金屬陶瓷;氧化鋁在陶瓷工業中常做增白劑;④鋁制品通常利用陽極氧化處理其表面從而形成致密氧化膜,保護內層金屬
學科思想:性質決定用途,用途反映性質。從氧化鋁的用途著手,反推氧化鋁的物理性質。避免說教式介紹氧化鋁的物理性質。
2、Al2O3的化學性質
[講述]在第一節學習金屬的有關性質時,我們學習到了鋁與酸堿溶液的反應。不知同學們是否還記得實驗現象,它有何特殊之處呢?
[實驗視頻]在兩支試管中分別加入5 mL鹽酸和5 mL氫氧化鈉溶液,再分別放入一小段鋁片。觀察實驗現象。
[問題討論]兩支試管中為什么剛開始沒有氣體產生,后來有氣體產生?
[講述]剛開始時沒有氣體?金屬鋁表面有氧化鋁,氧化鋁與酸、堿反應沒有產生氣體。一段時間后均有氣體產生?氧化鋁已經反應完全,金屬鋁與酸、堿反應產生了氣體。說明氧化鋁對金屬鋁的保護也是有限度的,在強酸、強堿條件下,氧化鋁也是“泥菩薩過江,自身難保”。
[問題討論]氧化鋁為什么能和酸反應?哪些氧化物能酸反應?
[講述]從氧化鋁所屬類別看,Na2O、MgO、CaO、Al2O3屬于堿性氧化物:
Na2O+2HCl=2NaCl+H2O,MgO+2HCl=MgCl2+H2O,CaO+2HCl=CaCl2+H2O ,
這些反應的實質均為O2-和H+反應(滲透微粒觀)。氧化
鋁也屬于堿性氧化物,和酸反應應該和前幾者類似:Al2O3+6HCl=2AlCl3+3H2O。
[問題]氧化鋁為什么能和堿反應?能和堿反應的氧化有哪些?
[講述]說明氧化鋁應該和CO2類似?均為酸性氧化物。CO2+2NaOH=Na2CO3+H2O,產物Na2CO3得出可以這么理解:Na2CO3中Na+?堿對應陽離子,CO32-?酸性氧化物對應酸根離子。
[問題]氧化鋁對應的酸根離子可能是是什么?在哪里學過含鋁的陰離子?
[講述]氧化鋁對應的酸根離子可能是AlO2-,于是得到氧化鋁和NaOH溶液反應方程式:Al2O3+2NaOH=2NaAlO2+H2O。
學科思想:微粒觀,類比思想。在比較的基礎上根據根據兩個事物在某些方面的相似或相同的屬性,推測在其他方面也可能相同或相似。通過類比可以得出未知物質的性質。類比推理一般有下列模式[1]:若①A事物具有性質a,b,c,d ②B事物具有性質 , , 則③B類事物可能具有性質 。類比推理的核心是求同存異,獲取新知。通過類比思想,降低Al2O3的化學性質學習的難度,使得推測出來的結果可靠可信。
3、Al(OH)3的制備
[講述]了解和掌握物質的性質不是化學工作者最終目的,最終目的之一是制備和創造物質(自然界原來沒有的物質)
[問題討論]在實驗室怎么制備一定量的NaOH、Ca(OH)2?如果現在實驗室有鋁片、稀鹽酸、氫氧化鈉溶液、氨水、硫酸鋁溶液、蒸餾水,怎么樣制備Al(OH)3?說出你的設計方案。
[學生方案總結]方案一:Al+H2O→Al(OH)3 方案二:Al2O3+H2O→Al(OH)3 方案三:Al2(SO4)3+NH3 H2O→Al(OH)3 方案四:Al片+稀鹽酸+稀氨水→Al(OH)3 方案五:Al片+稀鹽酸+ NaOH溶液→Al(OH)3 方案六:Al片+NaOH溶液→Al(OH)3 方案七:Al片+NaOH溶液+稀鹽酸→Al(OH)3
[問題討論]方案一、二、六是否可行?
[講述]方案一因鋁不能在水中溶液也不能跟水反應、方案二因氧化鋁不能在水中溶液也不能跟水反應,方案六制備出來的是NaAlO2,這些實驗方案都是錯誤的。其它方案都有可能制備出Al(OH)3。
[問題討論]其余方案中,試劑(藥品)加入有多少種滴加順序?改變滴加順序實質上改變什么?
[講述]改變滴加順序實質上改變的是物質的相對用量。
[分組實驗]分幾個小組:第1小組使用方案3制備,觀察并記錄現象,下同。第2小組使用方案3(和第一組試劑滴加順序相反),第3小組使用方案4(注意稀鹽酸用量),第4小組使用方案4(和第三小組試劑滴加順序相反,注意稀氨水用量),第5小組使用方案5(注意稀鹽酸用量),第6小組使用方案7(注意強氧化鈉溶液用量)。
表2小組實驗結果
小組 1 2 3 4 5 6
方案 3 3(滴加順序相反) 4 4(滴加順序相反) 5 7
現象 有白色沉淀 有白色沉淀 滴加氨水有白色沉淀,繼續滴加氨水沉淀未明顯溶解 滴加稀鹽酸沒有沉淀生成 滴加氫氧化鈉有白色沉淀,繼續滴加氫氧化鈉沉淀消失 滴加稀鹽酸有白色沉淀,繼續滴加稀鹽酸沉淀消失
[問題討論]小組1、2現象為何一致,這說明什么?小組5、6現象類似,為什么剛開始有沉淀,后來沉淀消失?這能說明什么?你能寫出這些反應對應的方程式嗎?小組3、4僅僅是試劑滴加順序不同為何現象明顯不同?
[講述]1、2兩小組現象說明,Al2(SO4)3+6NH3 H2O=2Al(OH)3↓+3(NH4)2SO4(弱堿制備更弱的堿),Al(OH)3不能被NH3 H2O溶解。第5小組現象說明,2Al+6HCl=2AlCl3+3H2↑,AlCl3+3NaOH=Al(OH)3↓+3NaCl(強堿制備弱堿),生成的Al(OH)3可以被NaOH溶解,第6小組現象說明:2Al+2H2O+2NaOH=2NaAlO2+3H2↑,NaAlO2+HCl+H2O=NaCl+Al(OH)3↓,生成的Al(OH)3可以被HCl溶解。小組4說明鋁片不能和氨水反應,滴加稀鹽酸時稀鹽酸和氨水反應生成氯化銨。小組3反應原理和小組5類似,只是Al(OH)3不能被氨水溶解。
[問題討論]Al(OH)3可以被HCl溶解,也可以被NaOH溶解?能和堿反應的物質屬于哪些類別物質?Al(OH)3能和堿反應,說明Al(OH)3屬于哪類物質?
[講述]H+ + AlO2- + H2O?Al(OH)3?Al3+ + 3OH-,實際上Al(OH)3和鋁酸H3AlO3是同一個物質。
NaAlO2+HCl+H2O=NaCl+Al(OH)3↓可以看成鹽酸制備出了鋁酸H3AlO3。Al(OH)3在強堿性條件下會發生酸式電離Al(OH)3?H+ + AlO2- + H2O,在這種條件下Al(OH)3表現出酸
性——鋁酸H3AlO3,因此Al(OH)3+NaOH=NaAlO2+H2O,相當于弱酸和堿反應,制備出了更弱的酸——H2O。
[問題討論]1.上述方案3、4、5、7能否制備出Al(OH)3?這些方案中哪些較好?2.課本上是怎么樣制備Al(OH)3的?為什么不用強堿如NaOH來制備?
學科思想:強弱規律,科學探究。利用“強電解質可以制備弱電解質,弱電解質可以制備出更弱的電解質”,這一原理來深刻理解有關氫氧化鋁的反應。其次,用科學探究的方法來討論制備Al(OH)3的方法。科學探究并不等同于動手操作、進行實驗活動,凡是有利于學生建構知識體系、形成科學觀念、領悟科學研究方法的各種活動都屬于科學探究范疇。 邏輯推理探究在教材中主要有兩種類型:一種是在學生原有認知基礎上 通過猜想與假設,運用已掌握的化學規律 從理論上推導出新的化學規律。它注重理論推導。另一種是利用化學實驗,在實驗基礎上,通過對實驗結論的分析、綜合、比較、歸納和演繹等邏輯推理得出化學規律,它注重邏輯推理[2]。
在做實驗之前對方案的評判、指導,如“[問題討論]方案一、二、六是否可行?”、“[問題討論]其余方案中,試劑(藥品)加入有多少種滴加順序?改變滴加順序實質上改變什么?”都屬于落體推理探究,這也是科學探究重要形式;其后分小組實驗則是實驗探究,這是通常教師比較熟悉的科學探究方式。
4、鋁的化合物轉化關系總結
[問題討論]通過氧化鋁和氫氧化鋁的性質的學習,現在你能否總結鋁的化合物(氧化鋁和氫氧化鋁)的重要性質,及其之間轉化關系?試著以概念圖的方式,畫出物質間轉化關系:
圖1概念圖示例圖
[小結]氧化鋁的性質,氫氧化鋁的制備方法
三、啟示
元素化合物知識的教學,物質化學性質、制備、用途是核心。如果單純就知識論知識,必然造成知識點亂、雜、多,若能在教學過程中有效滲透學科思想,必然會對學生長遠發展有利。目前的高考題也越來越重視學科思想方法的考查[3],這是和素質教育的本質要求是吻合的。在教學中滲透學科思想,也應該引起教師的重視。
參考文獻:
[1] 林肅浩.《更高妙的高考化學思想方法》[M].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2012.
[2] 周存軍.化學思想和方法培養的探究性教學[J].現代教育科學·普教研究,2010,(6).
[3] 孫建明.王后雄.基于學科思想方法整合的高考化學命題研究[J].課程·教材·教法,2014,3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