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艷玲
摘 要:在語文教學活動中,我們應不失時機,點點滴滴,有的放矢地進行思想教育,像春風化雨那樣潤物無聲,滋潤學生幼小的心靈,哺育和陶冶一代新人的愛國情操,這樣才能出色地完成思想教育和語文教學的雙重任務。
關鍵詞:語文課堂;教育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4)24-368-01
背景介紹:
《送春》是一首深藏詩人對春天眷戀之情的一首惜春之作。暮春三月的景象。花落了雖又重開,離去的燕子雖又飛回來,然而那眷戀春光的杜鵑鳥,卻半夜三更還在悲啼,不相信春天是呼喚不回來的。教學本文時,正值暮春時節,所以學生對作者惜春之情的理解并不難。
案例主題:
堅持在語文的課堂教學活動中,抓住每一個思想教育時機,對學生滲透思想教育。這是語文學科落實思想教育目標的有效途徑。
案例描述:
在深刻理解體會這首詩的前兩句“三月殘花落更開,小檐日日燕歸來。”這一暮春景象之后,在重點學習理解后兩句“子規夜半猶啼血,不信東風喚不回。”之時,我介紹“子規”別名杜鵑鳥,它常在暮春季節啼鳴。隨之我問道:“子規為什么啼出血來了?”即后,學生展開了激烈的討論,最后得出結論:(夜半就是半夜,猶是還的意思,啼是啼叫,猶啼血指的是杜鵑鳥不停地叫,叫的聲音很凄切就像要啼出血了一樣,是個夸張的寫法,并不是真的啼出血來了。)接著我問道:杜鵑鳥為什么這樣凄涼地啼叫呢?(第四句就是答案:它不相信春天是呼喚不回來的) 學生結合上下文積極發言,各抒己見。A生:“因為春天快過去了,它很傷心”;B生:“它在說:‘春姑娘,你留下來吧!。”C生:“應該是‘喊而不是‘說聲嘶力竭地喊,堅定頑強地喊。”D生:“它是在送春姑娘。”… …我結合學生的回答進行小結:“你們說得可真好,哦,看來連杜鵑鳥也在為即將逝去的春光感到惋惜。送春的方式各有不同,詩人卻以杜鵑鳥留春的方式來送春,叫人感受到了杜鵑鳥在半夜里苦苦啼叫的悲切,別有一番意境。除了感傷,你還能體會到了什么?”這一問題的設置,只是為了讓學生體會作者對春天的喜愛之情和眷戀之情。然而學生的回答卻大大出乎我的意料之外,卻是情理之中。有學生這樣回答道:“我體會到了杜鵑鳥的那種頑強的精神。”我及時抓住這一契機,意味深長說道:“說的太好了,其實在生活和學習中我們也應有杜鵑鳥那種為了追求美好事物,而不懈努力、頑強拼搏的精神。你們愿意做杜鵑鳥這種人嗎?”生齊答:“愿意!”聲音響徹校園。又有一生問道:“詩人和杜鵑鳥他們怎么不珍惜時間,在春暖花開之時,就該好好欣賞春天美景,看個夠兒呢?”我答道:“其實并不是他們沒有珍惜時間,這也更加突出了他們對春天的喜愛呀,怎么看也看不夠。”我又抓住這一時機,轉說道:“不過你珍惜時間的觀點是非常值得贊同的, ‘一年之際在于春,一日之際在于晨。我們的童年,正是我們人生的春天,我們應該珍惜時間,利用童年的時光好好學習,長大了才能為祖國為世界為人類多做貢獻。免得‘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了。”學生的情感此時非常高漲,我結合這兩次思想教育布置了作業,以“我的理想”為題,寫一篇小練筆,要求要寫清自己的理想,并要說一說打算怎樣去實現你的理想。頓時學生們開始憧憬自己美好的未來,為自己的理想而暗自決心努力了。
教學效果:
就這樣,一堂語文課便成了一堂‘惜時篇、‘立志篇、‘勸學篇的思想教育課。學生在汲取語文知識的同時,思想也受到了很大的激勵。我也深刻地體會到在語文課堂教學活動中,抓住每一次思想教育時機,對學生滲透思想教育的重要意義。
反思評析:
《新課標》指出:小學語文學科是基礎工具學科,這一學科性質不僅決定了小學語文教學的目的主要在于發展兒童的語言能力,同時還決定了小學語文教學是進行思想、情感、品德教育的一條重要途徑,而且也決定了進行思想、情感、品德教育的特點,即寓思想、情感、品德教育于語文教學之中,也就是文德統一。所以,我在語文課堂教學中,充分利用課文特點,對學生滲透真、善、美,假、惡、丑的思想教育,讓學生從形象中辨析,在鑒別中深入思想的本質,以達到思想教育的深化。
道德雖只是個簡單的是與非的問題,可教學實踐起來卻很難。我在教學本課時,隨機進行思想教育,如果不能抓住這些有利的時機,那么文德統一就成了一句空話,語文教學也就變得單一無味,僅只是對語言能力的培養了。所以在學生說出:“我體會到了杜鵑鳥的那種頑強的精神。”之時,我及時的對學生進行了立志教育;在學生提問:“詩人和杜鵑鳥他們怎么不珍惜時間,在春暖花開之時,就該好好欣賞春天美景,看個夠兒呢?”我又對學生進行了惜時教育;在布置課后作業時,我又對學生進行了勸學教育。這樣充分有力地把握語文課堂教學活動中的思想教育時機,及時進行思想教育,文德統一也就言之有物了。語文教學活動中的思想教育也就行之有徑了。
總之,在語文教學活動中,我們應不失時機,點點滴滴,有的放矢地進行思想教育,像春風化雨那樣潤物無聲,滋潤學生幼小的心靈,哺育和陶冶一代新人的愛國情操,這樣才能出色地完成思想教育和語文教學的雙重任務。百年大計,教育為本,教育之事,育人為根,育人思想,勿失良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