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燕+陳勝偉


浙江農林大學外國留學生都有一個溫馨的家,那就是國際教育學院。國際教育學院從文化體驗與教育的角度,為外國留學生組織和開設各類中國文化課程,促進外國留學生對中國文化、江南文化以及校園文化的了解,使他們融入豐富的當地生活。
外國留學生到校后很快就會結識自己的第一位中國朋友。這些中國朋友都是通過《中外助學伙伴計劃》從全校中國學生中選拔出來的優秀者。而中國學生會在外國留學生初來乍到時,幫助他們盡快適應這里的生活,同時通過伙伴們的小組活動,讓留學生了解中國當地的民風民俗,學習中國人的交往禮儀。
留學生的漢語課程開始于他們在課堂上接受教師傳遞的關于中國文化的種種信息。國際教育學院開設有針對性的體驗中國文化的實踐課程,留學生可以體驗書法、繪畫、篆刻、武術、剪紙、茶文化、中醫按摩等韻味濃重的技能,又針對中外文化差異,開設跨文化交際課程,對中外學生在相處和思考方式上、語言習慣上因文化差異造成的誤會等進行了剖析,縮小文化差異的距離,澄清不必要的誤會,使留學生在中國的交往更加順利,幫助他們在中國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同時,國際教育學院還時常安排留學生去當地中小學、企業、電視傳媒等機構參觀和游覽,使他們身臨其境地感受中國人的生活狀態及文化差異。
浙江農林大學從尊重不同文化的角度打造各種不同文化交相輝映的文化活動平臺,那就是一年一度的國際文化節。文化節由留學生自己組織、自己策劃和自己參與,通過多樣的展示平臺展現各國文化的精彩之處,如展示各國不同文化的特色物品及海報、表演不同地區和民族的歌舞、品嘗不同國家的風味美食。文化節結合中國傳統文化和學校茶文化特色,專門設置品茗區,中外學生們在活動間隙一嘗中國文化悠然韻味。在各種展示與表演中,中國文化與各國文化都在慢慢交融,形成一個包容萬象的國際文化,促進中外學生直接的相互理解。
中國文化的精髓之一在于親情和人際感情的培養。浙江農林大學在各種節日為留學生營造了解中國文化并共同感受的良好氛圍,在端午節一起包粽子、中秋節一起賞月吃月餅、除夕一起包餃子吃年夜飯。新年晚會上,師生同慶,讓留學生在文化活動中更加了解中國文化、了解中國人、了解中國。
外國留學生對中國文化的情愫漸增,對浙江農林大學的母校情懷漸深,很多畢業生對母校的人、事、物留戀不已,津津樂道,保持著長久的聯系,這也就是中國文化教育帶給他們的對中國的濃厚友好情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