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琳琳
作為骨灰級音樂愛好者,陳戈的家里收藏著10多副各個品牌的耳機。不過即使如此,也不能滿足他的需求:如果聽音樂能單純依靠耳機,脫離手機、脫離iPod等其他設備,同時保證好的音質,豈不更方便?
帶著這樣的想法,陳戈于去年9月創立了星聚科技,并推出了公司的第一款產品:全球第一款智能耳機vow。其4月初將在美國Music Expo上首發,同時會在眾籌網站Kickstarter以及公司官網上接受預訂。
在中國,僅僅去年,各式耳機的銷量就達到9億副,但隨著移動互聯網的興起和智能硬件的發展,陳戈卻敏銳地看到了新商機。
“移動音樂時代,硬件是剛需。無論是此前的隨身聽還是iPod,大多還只是時尚配件,而智能耳機則可以從一個配件真正變成一個主要硬件。”陳戈對《時間線》說。
陳戈在音樂領域有著13年經驗,參與過谷歌音樂項目,也一手創立了數字音樂公司巨鯨,所以對傳統音樂產業受互聯網沖擊的困局感觸頗深。其為耳機取名為vow,寓意就是一種愿望,希望通過這款智能耳機,為明星和粉絲之間搭建一個直接溝通的平臺,使傳統的音樂人經濟在新的互聯網環境里獲得新生。
所謂智能耳機,首先就是要能聯網。vow耳機內置3G和Wi-Fi模塊。同時,頭戴式的耳機一側還有一塊觸屏可以完成人機交互。在這塊觸屏上,用戶可以啟動內置的豆瓣電臺、潘多拉、微信以及星聚科技自己的一款與明星互動的社交應用星語(Starchat)等功能。此外,耳機還自帶8G存儲,使用者可以創建自己喜歡的音樂播放列表。
陳戈表示,vow耳機的定位會緊隨世界知名耳機品牌Beats。所以,他對音質要求十分嚴格。其偏向美版音質,重低音的表現很適合聽搖滾和Hip Hop。雖然定價還沒有最終確定,但是vow絕對不會超過Beats 2000元左右的價位——如此,陳戈自信其產品會有很強的吸引力。
“先要擺好定位,抓住一小部分人的剛需,然后把這些需求互聯網化。”這是他對于智能硬件這一新領域的心得,“我不想把攤子鋪的太大,只要專心研究好我的目標用戶,實現他們的需求就可以了。”所以,團隊每次暢談新的炫酷功能時,陳戈都投否決票。在他看來,新的功能可以通過后續產品的快速跌代來實現,而首款產品一定要專注于滿足用戶最基本的幾個需求痛點。
同大多數智能硬件創業者一樣,vow耳機也將設計和生產環節完全外包,星聚團隊只負責產品定位。陳戈曾和10多家設計公司洽談合作,但最終確定合作的公司卻是位于中國南方的一個并不知名的小工作室。陳看中它的,除了設計功力外,還有其工廠方面的豐富資源,供應鏈管理等問題均可交由其負責。
陳戈設想,vow后續產品除了一些基本款的迭代外,還會定期與明星進行合作設計,讓智能耳機融入明星經濟的生態圈。
事實上,智能耳機vow的所有設想圍繞于星聚從創業伊始就開始自己開發的星語APP。它可以幫明星搭建一個營銷自己個性化產品(比如耳機)的平臺,增加粉絲粘性,同時把他們轉變為消費者——而這也省去了傳統明星經濟昂貴的營銷及渠道鋪設費用。由于以前的經歷,陳戈有著豐富的國內外明星資源,他表示,相比名氣,其更看重明星的創意性。一定程度上,星語也擔負著傳統經紀人的作用。
可以看出,陳戈的野心不僅局限在智能耳機上,而是希望影響甚至改變音樂產業本身,他的最終目標是,直接搭建一個內容生產者(明星)與消費者的對接平臺,并讓它承載著社交、電商等功能。“某種意義上,就像喬布斯的iTunes對音樂產業所做的那樣。”
沒錯,同屬于智能硬件的vow,核心仍在于星語這款軟件上。在陳戈看來,音樂類和娛樂類的社交APP大有可為:“移動互聯網可以顛覆傳統音樂產業及明星經濟。
當明星需要做活動的時候,只需要在星語上發布,便能同步到微信、Facebook、Twitter等社交網站上,讓粉絲直接看到。其衍生品也可按照粉絲的預訂數生產——整個環節都是明星個人的行為,而不是唱片公司的行為。”陳戈說,“音樂人提供創意,我們提供平臺,這是一個全新的生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