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赫
2014年春節過后,對于智能硬件的創業者來說,已不是一個通過產品發貨,為公司營造第二輪輿論高潮的最佳時機。無論是媒體還是投資人,對于智能硬件的態度都漸漸趨于理性。而剛剛度過了春節購物季的消費者們,面對新的科技酷玩,恐怕也會更仔細地掂量權衡一下了。
所以,以“社交”為概念的新我手環,選擇在這個時候發貨,更多是出于無奈。其實,他們也原本打算年前發出第一批貨。“但當時產品細節沒處理好,不能發?!毙挛覄撌既思癈EO高磊對《時間線》說。
彼時,雖然產品外形、軟硬件配合方面都已做得不錯,但高磊仍然不放心產品細節、管理供應鏈等方面,直到2月,團隊仍在改模具,甚至在最后的產品包裝上都沒有達到理想狀態——延期發貨在團隊看來,是不得不做的決定。
其實,被稱為“可穿戴元年”的2013年以來,智能硬件創業公司因為各種原因導致產品“跳票”的情況并不少見。但與很多公司一跳再跳,最終仍然拿出的是一個“半成品”的情況不同,新我盡管延期了一個月左右發貨,但卻是為數不多的,在真正發貨之時能保證出貨量,實現了量產的創業公司。
能承受的“跳票”
新我手環并不是一個陌生的產品,高磊在2013年就開啟了這個項目。截止到2月底手環正式發貨,新我從概念到產品成型歷時一年——這也是新我誕生成長的一年。“沒有經驗、資源不足?!笔歉呃讷@得的教訓。
2013年12月25日,距離向眾籌網站點名時間的用戶發貨的日期只有一個月之際,高磊突然發現,此前同樣沒有相關經驗的合作工廠生產的成品外殼上,有讓他“不能容忍”的斑點。而解決這個問題后,產品焊接又出現了問題。
自稱感性的高磊,在預感到產品已不可能按時發貨的時候,首先以個人名義寫了一篇文章,向用戶全盤脫出公司的困境。文章中用詞呆萌,所以用戶責難的聲音也沒有太多?!按蠖鄶当硎纠斫?,不理解我就跟他解釋?!备呃谡f,新我現在有一個用戶微信群,只要用戶提出了疑問,新我就會跳出來一名員工回復。
同時,高磊與工廠一同學習,積極尋求解決方案。
新我的團隊并不大,也沒像很多科技公司那樣,公司目標中言必稱“顛覆未來”。可以說,新我從早期成立之時,就以一種較低的姿態與用戶進行平等溝通,這也使它因經驗和資源不足而出現問題時,更容易獲得用戶理解——這或許是很多標榜革命性的智能硬件產品應該學習的地方。
“戳一下”運動手環
事實上,能最大程度地贏得用戶的諒解,關鍵還在于產品??梢哉f,新我在運動手環的概念上做了大量功課。
2014年,以檢測人體健康數據為賣點的智能手環層出不窮,但吸引消費者的賣點主要集中于運動使用場景或者日常數據收集上,產品之間的差異性并不大。而新我則試圖繞過“數字展現”這一手環的流行功能,直接向消費者兜售其社交屬性。
《時間線》在第一時間拿到了新我的手環進行了測評。從整體上來說,新我的軟件給人驚喜,展現了一個全新的手環使用概念,它帶給人們的新鮮感甚至可以覆蓋它的缺點。
新我手環最大的亮點,同時也是與市面上手環有差別的地方有兩部分:游戲化軟件、配件式硬件。
新我的運行方式,是通過藍牙與手機連接,用戶運行其APP不僅可以自己使用相應功能,還能與其他用戶及其手環聯系——只需“戳一下”,好友用戶的手環就會震動,就像遠程鬧鐘一樣。
不過,“戳一下”的功能不能夠無限使用,也不是永久免費的。戳一下會損耗20金幣,而金幣的數量由你今天運動的步數兌換,換言之,你走路走的越多,能“戳”的人也越多——這是新我游戲化軟件的一個體現。
新我的APP中,處處能找到上世紀電子寵物流行時期留下的痕跡,比如說動漫人物形象和即時反饋的運動形象。你跑步的時候,APP里代表你形象的人物也在做跑步姿勢,當你很久沒有運動,對應的人物就會四腳朝天翻過去,提示你要起來走走——是的,當你看到某個好友的狀態中,出現這一畫面時,你就考慮可以“戳一下”他了!而新我的硬件設計也非常簡單、輕便,易于攜帶。
手環主體是一塊橡膠手環圈上鑲嵌著的一塊藍牙模塊,模塊上有5個可以閃光的亮點,這代表用戶的“能量槽”,體現用戶的狀態。對于那些“強迫癥患者”來說,恐怕看到自己的能量槽不是五星,會抓狂吧!喚醒“能量槽”的方式比較新奇酷——拍兩下藍牙模塊。由于模塊表面設計光滑,手感不錯,你甚至會愛上這個動作。
目前,量產的新我手環會隨包裝贈送一個掛脖式的橡膠帶,可以將藍牙模塊掛在脖子上或者帶在手腕上。包裝中還有一個充電器,藍牙快充時間大約在2小時左右,平均一天連接10次的情況下,其待機時間4至5天不等,相對來說比較耐用。
不過,作為一家創業公司,新我手環在一些細節設計上仍有不足。比如腕帶與藍牙塊結合的地方并不緊密,同時藍牙塊也不顯眼,掉落的可能性比較大;腕帶扣也容易開等等。
軟件上,新我主要依靠較強的社交屬性吸引用戶,使他們能隨時與朋友“互戳”互動。但藍牙連接時斷時續,選擇這樣不穩定的連接方式,也對這種互動體驗造成了影響。
此外,除了“戳一下”,沒有太多后續的社交行為——這就像與朋友握手后就分道揚鑣一樣,如果不能形成一個社交的過程,滿足用戶的真正需求痛點,恐怕還是不能解決用戶黏性的問題,也就無法進而成為一個大眾產品。
目前這款手環的功能還是過于依賴APP,手環已經成為了APP的附屬品。已實現發貨的新我已邁過了智能硬件創業者的第一個門檻,但如何豐富APP的功能,讓其迭代產品能給人更大的驚喜,則是新我下一步需要努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