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玉平
(六盤水師范學院 歷史系,貴州 六盤水 553001)
“木桶效應”對高校輔導員工作的啟示
姚玉平
(六盤水師范學院 歷史系,貴州 六盤水 553001)
在當前國內外復雜多變的新形勢下,高校做輔導員的思想政治工作面臨更多的困難、壓力和挑戰。輔導員如何遵循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規律,創造性地開展工作,不斷提高業務水平,“木桶效應”為高校輔導員提供了不無裨益的借鑒和思考:正確客觀評價自己,善于補短;強化團隊精神;辯證看待學生。
“木桶效應” 高校輔導員 啟示
高校輔導員工作是教育人、影響人、塑造人的工作,工作的主要內容是全面負責所管理班級的思想政治工作。在當前新的形勢下,輔導員工作表現出以下特點。
(一)高校輔導員工作的特點。
1.工作內容廣泛。
輔導員主要負責大學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內容十分廣泛,幾乎涉及學生在校期間生活和發展的各個方面,如大學生的學習、安全、就業交友、心理健康、評優與獎助學金的發放,班風建設與黨團員的培養發展,制度的制定與執行,社會實踐活動的開展與指導等各個方面,都是輔導員工作的基本內容。
2.工作方法系統。
輔導員工作看似千頭萬緒,雜亂無章,而事實上是有章可循的,這就是輔導員工作的方法。對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常用的方法有,說理引導法、實踐鍛煉法、熏陶感染法、比較鑒別法、自我教育法、心理咨詢法等,它們都是一個緊密相連的有機整體。
3.工作素質要求全面。
輔導員要從多方面關心大學生成長成才,促進學生全面健康的發展。因此輔導員應具有一套行之有效、與時俱進的管理思路和管理模式。要求輔導員既要有較高的思想素質、政治素質、道德素質,還要有較好的知識素質、心理素質和能力素質(王舒,王小芬,2008)。
(二)高校輔導員現狀及存在的問題分析。
隨著高校擴招、學生劇增及教育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入和社會的全面進步,輔導員工作的范疇從過去單一的思想政治工作向多個領域不斷延伸和快速擴展,高校輔導員的壓力逐漸增大,同時也出現一些比較現實的問題。
1.輔導員工作頭緒多,壓力、強度大。
目前,輔導員的事務性、應急性工作大量增加,再加上德育教育的長效性,導致大多數輔導員工作的積極性普遍不高,主體意識缺失嚴重,沒有精力,也少有動力研究教育對象的心理特點及其在不同時期的需要。另外,學生考試作弊,退學、安全事故、突發事件,甚至于學生的逃課及非正常死亡都歸為輔導員的工作責任,與輔導員的考核成績、工作業績掛鉤等,導致輔導員心理負擔重,壓力大。
2.輔導員收入低、地位低、發展機會少,隊伍不穩定。
由于輔導員隊伍的工作特點和許多具體問題,如職稱、工資、績效等未能得到很好的解決,個人發展存在一定局限,多半沉溺于繁瑣事務,缺乏成就感和身份認同感,加上同其他與位相比職業成長與收獲的反差,使不少輔導員不能安心做好此項工作。
3.輔導員知識結構不完善。
知識經濟時代,輔導員若不具備一定的理論素養和較全面的知識結構,不可能有效地為學生釋疑解惑(徐建華,2006)。輔導員要具有豐富的理論知識和深厚的理論素養,同時要具有淵博的學識和一定的專業基礎知識,熟悉和掌握社會科學和自然科學,如倫理學、社會學、心理學、教育學、計算機使用和網絡等,才能更好地開展學生思想政治工作。
“木桶效應”是美國管理學家彼得在管理學中提出的一個形象的比喻,指一個由若干木板構成的木桶,其容量取決于最短的那塊板,而非取決于最長的那塊板,那塊“短板”就成了木桶盛水量的“限制因素”。這一規律被人們稱之為“木桶效應”或“短板效應”。“木桶效應”對于高校輔導員在新時期做好大學生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了許多有益的啟示。
把“木桶效應”理論擴展應用到班級學生工作管理中,要求班級中每個成員都自強不息、樂于助人、勤奮學習,文明健康,遵紀守法,德智體全面發展,才有可能把一個班建設成一個優秀的班集體。如果其中哪一位成員在任一方面存在不足,都將會影響班級的班風學風。因此,要使每塊木板都達到期望的高度,并無漏洞,這樣木桶才能多裝水,自己所管理的班級的綜合績效才能提高。
(一)正確客觀評價自己,善于補短。
“木桶效應”揭示了一個深刻的道理:劣勢決定優勢,劣勢影響生死。推及教育領域,輔導員就如一只木桶。“金無足赤,人無完人”,每個人都有自身的優缺點,缺點就如木桶的最短板,而那塊最“短板”會嚴重影響我們的一生。俗話說:什么樣的將軍帶什么樣的兵,輔導員的“木桶效應”,將會影響班級中的每個學生,影響一個班級的工作水平。某些輔導員霸道之氣凸顯,一切唯我獨尊,管理方式簡單、生硬、粗暴,官架十足,總是擺出一副神圣不可侵犯的架勢,在學生管理過程中一味地強調“服從”、“統一”,漠視已進入成人階段大學生的自我選擇、自我管理、自我成長的要求;某些輔導員在上級領導面前阿諛奉承、奴氣十足,在學生面前又霸氣沖天,其后果是學生模仿他的行為,不知尊重他人。輔導員自身的這些“短板”,不僅最終會導致師生之間的對立,極大地干擾、破壞教育效果,還將使自己的事業陷入困境,苦惱不堪,影響其自身的發展和成就的獲得。
要提高班級整體實力,促進學生的成長與成才,輔導員個人的業務水平及綜合素質能力都極其重要。古人云: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輔導員要客觀辯證地評價學生和自己,敢于直面自己在教育管理工作實踐中的各項不足,并尋求有效的改進措施。
(二)強化團隊精神。
木桶的最大容量還象征著一個單位、部門、班集體整體的實力和競爭力。木桶的長久儲水量,木桶的各個木板之間配合的緊密性是絕不容忽視的。由于每一塊木板都有其各自特定的位置和順序,只有相互間配合緊密,才能盛水,否則,就會導致漏水。因此,在學校育人團隊里,各個部門成員間要有良好的合作意識,以保證整體的工作效率和水平。否則單個的木板越長則越可能產生內耗、浪費越大,而且這樣長短不一的一堆木板是不能組合成一個完整的木桶、一個團隊的(杜紅霞,2009)。
學校每一個系室、部門如同一只木桶,要想盛滿水,實現全過程育人,全員育人,全方位立德樹人的任務,學校每個成員的個體素質和相互間的團結互助,形成育人合力舉足輕重。就是在每個成員的能力都很強的集體中,如果成員間單打獨斗或互相拆臺,那只能是一盤散沙,形不成戰斗力。因此,輔導員不僅要以良好的團隊精神指導自己的工作,還要將其有效地傳遞給學生,培養學生的團隊精神,形成健康良好的班集體。這既是輔導員工作的出發點,又是落腳點。
(三)辯證地看待學生。
建設一個優秀的班集體,能力素質最弱或者一般素質的學生往往是關鍵因素。就如一個組織構成的各個部分也常是優劣不等的,但劣勢部分常常決定著整個組織的水平。而它又是組織中一個有用的部分,不可棄之,否則更裝不了水。一個班級,正如一只木桶是由若干塊木板組成的一樣,組成班級的學生也有“長”有“短”。教育不僅僅培養學習成績優秀的學生,更應培養人格健全、品德良好、全面發展的學生。
1.識別“長、短”板,并平等對待。
作為管理者應該經常深入學生,開展認真周密地調查了解活動。逐漸將每位學生的愛好、興趣、特長、行為習慣、認識問題的能力、學習態度、身心健康狀況等,進行全面詳細的了解,發現每位學生的長處和短處。而對待每位學生,要像天平一樣,不分厚薄,同等看待。正如韓愈在《昌黎先生集》中所說:“是故圣人一視同仁;篤近而舉遠。”。
2.營造“長短互補”的氛圍。
輔導員應注意發揮群體之間的相互影響和感染作用。目前在校部分“90后”大學生自我為中心,缺乏謙讓和包容,同學之間經常會發生一些摩擦。所以,要像處理木板之間的關系一樣,處理好學生之間的關系。首先,將本校有序排列,然后將木板黏合。輔導員可以通過開展多樣有特色的活動,加強同學間的交流和溝通,把所有學生的心凝聚起來。
3.短中見長。
辯證唯物主義認為: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是一分為二、辯證統一的。正在成長的每位大學生更是如此,他們的個性中都包含著消極與積極、優點和缺陷兩個方面。輔導員應該全面正確地看待他們,發掘他們身上的閃光點,充分發揮他們的特長,“揚長避短”。
另外,木桶儲水的多少還取決于木桶底面的面積。如果一個水桶的底面面積小,就如學生在班集體中缺少了一個能充分發揮自己的潛能優勢與張揚自己個性的一個寬廣的平臺,失去了一個可以充分自由活動的天地,阻礙了學生的發展。因此,教育管理者應設法為學生構建一個足夠大的發展平臺,讓每位學生都能在這個屬于他們的舞臺上“出彩”。
總之,“木桶效應”應使輔導員時刻警醒,不斷修正、完善自己。“木桶效應”既是提高輔導員綜合素質的利器,又是指導輔導員工作的法寶。在新時勢下,用好“木桶效應”必將會促進輔導員的工作更上一層樓。
[1]杜紅霞.領導干部應謹防自身“短板效應”[J].今日中國論壇,2009,(1):53.
[2]董慶,溫剛.如何做好新時期高校的輔導員工作[J].教育研究,2006,(7):79-80.
[3]教育部.普通高等學校輔導員隊伍建設規定[Z].2006-0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