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華英
[內容摘要]教學過程就是不斷發生錯誤和不斷糾正錯誤的過程。在學校,我們經常聽到老師抱怨:“這類型的題目,我不知在課堂上強調了多少次,怎么還有些同學不會做呢?”一些典型問題怎么樣才能讓學生在老師強調后,不再或更少出現錯誤現象呢?筆者認為,讓學生在平時養成整理與使用錯題集的良好習慣,這樣能極大地減少學生學習數學的誤區與盲區。
[關鍵詞]數學;錯題集;教師;學生
在教學過程中,每次考試結束我們經常會聽到同學們自責道:“唉!這么簡單的題目,我怎么這么粗心,犯了這樣的低級錯誤!”同時,也常聽到老師們抱怨道:“這類型的題目我不知在課堂上強調了多少次,怎么還有些同學不會做呢?”諸如此類的言語,考試后不絕于耳。為什么會出現這種現象呢?究其原因,就是學生在平時吃了“苦果”后,沒能“吃一塹,長一智”,以致品嘗不到此類問題的“甜頭”。怎么樣才能嘗到“甜頭”呢?筆者認為,讓學生在平時學習中養成整理與使用錯題集的良好習慣,能極大地減少學生學習數學的誤區與盲區。
教師應重視學生學習過程中的自我評價和生生間的相互評價,關注學生對解題思路的回顧和自我糾錯能力的培養,要給學生自我糾錯和相互啟發糾錯的時間和空間,讓學生在自我反思及辯論中理解、掌握和運用數學。心理學家認為,誰不考慮嘗試錯誤,不允許學生犯錯誤,就將錯過最有成效的學習時刻。我們在教學中應充分運用錯誤資源,學生糾正錯誤的過程其實也是自我反省、自我提升的過程。在分析錯題集時,學生能夠不斷查漏補缺、延伸知識。在復習和備考時,不必在整本書中從頭至尾無目的地海量復習,在頭腦中建立起適合自己的清晰的知識網絡和結構,針對以往出現過的問題及時鞏固,起到考試時預防的作用,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建立錯題集
建立錯題集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任務,一本好的錯題集就是自己知識盲區與誤區的典型例題的“集中營”,反映了一名學生在知識理解或運用上存在的問題與不足,有了錯題集會避免考試復習時的盲目性,達到有針對性復習的目的。那么,如何科學、系統、有效地建立錯題集呢?教師還是有必要給學生制定可操作的方法的,以便學生收集自己知識上的不足。
1.依“法”集“錯”
教師應該在開學初專門給學生上一節建立錯題集的具體方法的課,具體要求如下:
(1)本子要求
每名學生準備好32開或16開的軟硬面抄一本,厚度不低于3厘米,保證本子的質量,結實不易脫落。
(2)書寫要求
字跡端正、整潔,用鋼筆或圓珠筆記錄。抄題和解題用不同的顏色區分。
(3)格式要求
第一步:寫清錯題所屬章節的題目。
第二步:采用剪貼、父母代抄(節省寶貴時間)或自己抄寫的方式搜集錯題的題目。
第三步:分析自己錯誤的原因,可以指導學生從概念模糊、粗心大意、圖形類、技巧、數學思想等方面進行分析。
第四步:完成正確的解題過程,并自己改編或找出同一類型的題目,抄寫或貼在錯題集表格里。
以絕對值的典型錯例,錯題集表格樣式如下:
2.督促習慣
班級絕大多數學生對老師每天發回的數學作業本,只關心老師評判的對與錯,自覺學習的學生會在原題上或作業末尾進行訂正,不自覺的學生看完后把作業塞至抽屜永不復看。針對這種漠視作業的現象,我在開學初期就在班級里宣布每人都要有一本錯題集,在活動開始后的兩周內,我每天督促學生完成建立自己的錯題集作業,之后逐漸慢慢放開,直至學生全部養成這種習慣為止。
二、使用錯題集
學生學習數學的過程其實就是不斷發生錯誤和不斷糾正錯誤的過程。學生犯錯的過程也是他們學習的嘗試與創新的過程,面對錯誤,我們教師要寬容待生,冷靜分析錯誤根源,因勢利導,循循善誘,讓學生敢于直面錯誤,珍惜錯誤,善用錯誤,逐步掃除學生知識的誤區與盲區。
1.直面錯誤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優點與缺點,教師應引導學生學會坦然面對自己的優缺點。我經常會送給學生兩句話鼓勵學生敢于直面自己的錯誤。一句是“人生誰都有走錯路做錯事的時候。錯了,要走出一味自責的怪圈,如果走不出這個怪圈就會讓你一錯再錯。”另一句是:“珍惜錯誤吧,它和成功一樣重要,是我們人生寶貴的經驗。讓人惋惜的是許多人不善于利用錯誤,而白白浪費了錯誤資源。”通過老師的引導與鼓勵,讓學生敢于直面自己的錯誤,并公開自己的錯誤,為以后同學們交流錯題集內容創設條件。
2.珍惜錯誤
人人都應學有價值的數學,人人都應獲得必需的數學,不同的人在數學上都應獲得不同的發展。學生產生錯誤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同樣的錯誤可能因不同的原因和過程而產生,教師要讓學生相信:自己的每個錯誤都有自己的獨特價值,教師要積極引導學生從概念模糊、粗心大意、圖形類、技巧、數學思想等方面分析并找出自己錯誤的原因,寫入錯題集。錯題集不是把做錯的習題簡單記錄下來而已,還應該經常閱讀。收集錯題后,教師應鼓勵學生經常找同類型的題練習,直至理解為止。另外,考試之前務必讓學生拿出錯題集瀏覽,解答較生疏的題目時,不妨再做一遍,這樣才能發揮錯題集的最大功效,使此類問題不再出錯。這樣既可以提高復習的針對性,減少盲目性,又可以節省學生的復習時間,提高復習效率。
3.善用錯誤
在課堂上,有效利用他人的錯題集可以夯實自己的基礎知識,是一項有意義的活動。班級同學由于性格不同、基礎不同、所處的環境也不同,他們各自建立的錯題集也不同,呈現錯誤的方式與原因也不盡相同。教師可以定期與不定期組織學生交流錯題集,從別人的錯誤中吸取教訓,得到啟發,以此警示自己不犯同樣的錯誤,提高答題的準確性。學生在查看同學的錯題集和交流中能得到啟發,大大提高了復習效率,達到共同提高的效果。
總之,錯題集的形成過程是漫長的。在教學中,我們教師要包容學生的錯誤,讓學生以錯引思、以錯促思,通過錯誤去體驗、發現和獲得知識,利用錯題集提高學生的數學反思能力和創新能力,只有吃透這樣的“苦果”,才能嘗到考試的“甜頭”。
參考文獻:
[1]高文玲.淺談初中數學多種教學法的有效應用[J].教師,2014,(30).
[2]馮炯根.如何發揮數學錯題集的實效[J].中學數學研究(華南師范大學版),2013,(18).
[3]李紅蒞.淺談初中生數學錯題集的建立及其利用[J].中學教學參考,2014,(14).
(責任編輯 馮 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