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軍娜
(天津市第一中心醫院,天津 300192)
肝癌介入治療是目前公認的肝癌非手術治療中有可能治愈肝癌的唯一的首選方法[1],對已經手術切除的患者也需要介入治療來鞏固療效,此外還可以進行肝癌降期治療提高二期手術切除的機會。Lei Yin等[2]報道肝癌經介入治療后的患者1、2年生存率分別為92.5%、88.9%。此技術與外科手術相比具有損傷小、并發癥少、不麻醉、不開刀等優點。但由于介入治療藥物劑量大,毒性強,治療后患者會出現各種不適及并發癥,因此護理人員及時觀察,提供最佳有效的護理極為重要。現將肝癌介入治療護理現狀綜述如下。
手術方法采用Seldinger技術穿刺肝動脈,將導管選擇性插入肝動脈造影,觀察腫瘤部位、大小、數目及供血情況,超選擇腫瘤供血動脈,明確靶血管后灌注化療藥物及栓塞藥物[3]?;熕幬锓桨缚刹捎梅蜞奏?5~1 000 mg、順鉑80~100 mg、比柔比星40~50mg聯合用藥,也可以采用5-氟尿嘧啶1000~2000 mg、順鉑50~100 mg、表阿霉素60 mg聯合用藥。也可采用洛泊50 mg單藥方案。采用碘油或明膠海綿來阻斷肝癌組織血供,使腫瘤難以建立側支循環,導致病灶缺血性壞死[4-6]。
2.1 心理護理 建立良好的心理狀態是手術成功的第一步。陳冬平[7]對TACE治療的患者進行常規治療的同時實施心理干預、認知干預、心理疏導、家庭及社會支持、情緒轉移法、身心松弛法等措施有效改善了患者應激狀態,使患者保持一個比較平和的心理狀態迎接TACE治療。王文飛等[8]研究也發現,術前對患者進行健康教育、并適時評估、使患者了解自己的治療及護理計劃,可明顯改善肝癌患者介入治療前的心理焦慮狀況。李海峰[9]在對肝癌介入治療患者心理研究中發現應用有效的心理干預可使患者心理應激源的沖擊得到緩解,減輕抑郁焦慮的情緒并形成一種適應性應對機制,使患者在治療時擁有最佳的心理狀態,減輕治療后的不良反應。
2.2 術前常規準備 TACE前需行肝腎功能、血常規、出凝血時間、胸片、心電圖、腹部超聲檢查,如有異常應糾正治療后再行手術。做藥物過敏試驗,避免術中出現過敏反應[4]。術前訓練床上排大小便以使患者順利度過術后早期平臥制動期[5]。術前1天備皮,范圍雙側腹股溝、上至腹平線,下至大腿上1/3,兩側至腋中線,包括會陰部皮膚,沐浴更換清潔內衣,避免局部感染;術前1日晚進流質,術前禁食水8 h以上避免術中出現惡心及嘔吐誤吸等并發癥。遵囑備好術中藥物。術前30 min肌肉注射杜冷丁鎮靜止痛,并囑患者排空膀胱[3,6,10]。
3.1.1 動脈穿刺點護理 拔除動脈插管后局部加壓15~30 min,觀察無出血后,沙袋(1~2 kg)壓迫加壓包扎返回病房,繼續壓迫6~8 h,保持術側下肢伸直制動12 h,絕對臥床24 h[11]。同時密切觀察足背動脈搏動情況,如出現肢體劇痛、皮膚蒼白、紫紺等癥狀及時通知醫生。文獻報導穿刺部位應用動脈壓迫止血器壓迫止血取得了良好的臨床效果。利用機械壓迫與自粘性無紡布固定相結合的原理,保持螺旋手柄組件的壓板之間平衡與固定,旋轉螺旋手柄6圈左右,對穿刺點形成合適的壓力,促使穿刺點附近血小板聚集達到壓迫止血的效果。動脈壓迫止血器在使用2 h后穿刺點無活動性出血或血腫情況下可以松解[12]。
3.1.2 術后臥位護理 因行介入治療后患者需臥床時間較長,患者制動后常感全身肌肉緊張、患肢麻木僵硬等,所以應給予適當護理干預來改善患者臥位舒適程度。具體方法為:每30 min給予適當按摩減輕下肢沉重感,協助患者更換體位,向股動脈穿刺側翻身60°,或向對側翻身20~30°,保持小腿和髖關節直線運動。這樣可以有效避免患者夜間因害怕活動出血而不敢翻身,從而保證睡眠質量[13]。
3.1.3 飲食護理 傳統認為患者行介入治療后需禁食4~6 h,若患者無明顯惡心、嘔吐,可給予流質飲食。近期劉玉蓮等[14]通過對照研究發現術后2 h即開始進食清淡流食,6 h恢復正常飲食,同時給予患者熱水袋熱敷上腹部,可有效減少因化療藥物刺激及術后禁食產生的消化道反應。鼓勵患者多飲水,必要時使用利尿劑,促進化療藥物及碘劑排出。注意給予高蛋白、低鹽、低脂肪,富含維生素易消化的飲食,忌干、硬、煎炸、粗糙、生冷、辛辣食物,以防門脈高壓患者靜脈曲張破裂造成的消化道出血[15]。
3.1.4 術后監測 護理人員應按時監測患者的生命體征,血常規及肝腎功能,記錄24 h尿量[16]。
3.2.1 疼痛 疼痛一般在手術后幾分鐘內即可發生,1~2天達到高峰,以后逐漸緩解,最長可持續1~2周。其原因是動脈栓塞使腫瘤動脈供血減少甚至消失導致局部組織缺氧和水腫,肝包膜緊張度增加,從而引發疼痛[17,18]。疼痛多出現在右上腹,呈脹痛[1],影響睡眠和食欲。護理上應做好疼痛評估,向患者及家屬解釋疼痛原因,做好心理護理,分散患者注意力,必要時遵囑給予鎮痛藥物,同時密切觀察用藥療效。近期研究表明根據患者的病情、文化背景、性格愛好、音樂欣賞能力等選擇合適的曲目對其進行音樂療法,可以有效地降低術后患者對疼痛的敏感性[19]。對劇烈腹痛患者應警惕肝腫瘤破裂出血、上消化道出血穿孔、膽囊炎等嚴重并發癥發生的可能[20]。
3.2.2 發熱 TACE屬有創性操作,術中及術后有發生感染的風險,此外介入治療后腫瘤壞死組織的吸收可引起吸收熱,機體對栓塞劑的吸收也會引起發熱。吸收熱一般術后1~5天體溫上升,體溫介于37~38.5℃之間[21]。瘤體較大的患者腫瘤壞死液化,可能在局部形成膿腫而致高熱不退,體溫超過39℃持續5天以上的患者還應考慮骨髓抑制,機體抵抗力下降并發感染的可能[22]。對于發熱的患者護理上應嚴格執行無菌操作,常規使用抗生素,進行物理降溫或激素藥物降溫。囑患者多飲水,飲水量2 500~3 000 mL/d,加強營養。做好口腔皮膚等基礎護理,預防呼吸道感染。
3.2.3 惡心、嘔吐 術后即可開始,輕者惡心、干嘔,重者頻繁嘔吐。原因是術中使用化療藥物、栓塞劑以及術中導管牽拉引發迷走神經反射性興奮誘發惡心嘔吐[20]?;熐皯弥雇滤幬锟擅黠@減少術后嘔吐癥狀[23]。護理上,患者出現嘔吐時囑患者做深呼吸,嘔吐時將頭偏向一側,防止嘔吐物誤吸引起嗆咳和窒息,暫時禁食水,給予靜脈營養并應用止吐藥物鎮吐。術后應用吳茱萸藥膏貼敷于合谷、內關、足三里穴位可有效預防惡心嘔吐[24]。
3.2.4 骨髓抑制 化療藥物可不同程度的引起患者骨髓抑制,加之患者多有肝硬化、脾功能亢進等病史,介入后可引發嚴重貧血或血三系減少,護理上要定期檢查血常規,必要時給予升白細胞藥物、輸血、血漿、加強保護性隔離、提高免疫力、防止感染等對癥支持治療。
3.2.5 肝腎功能損害 造影劑及化療藥物的毒性可導致肝腎功能損害,栓塞化療對非癌肝實質也產生損害,肝儲備功能嚴重受損[25],而栓塞劑可致肝組織局部缺氧,進一步加重肝功能損害。護理上應嚴密監測肝腎功能,鼓勵患者多飲水,遵醫囑輸注水化液體及給予利尿劑加快化療藥物及造影劑的排出。應用保肝藥物5~7天可有效改善肝功能,同時應注意患者意識,警惕肝昏迷的發生[26]。
TACE療效好,不良反應小,可重復治療并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延長患者的生存時間,具有廣泛的應用前景。但TACE術中及術后會出現各種并發癥,對護理工作提出了較高要求。護理人員應嚴密觀察、精心護理,力求實現醫療和心理的整體護理,提高患者對疾病的認識,減輕患者的痛苦,使TACE發揮最大的效用。
〔1〕 王娜.肝癌介入治療不良反應的護理[J].天津護理,2009,17(3):140-141.
〔2〕 Lei Yin,Hui Li,Ai-Jun Li,et a1.Partial hepatectomy vs.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 for resectable multiple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beyond Milan criteria:A RCT[J].Journal of Hepatology,2014,61(1):82-88.
〔3〕 郭志慧.110例肝癌患者介入治療的護理體會[J].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13,7(3):112-113.
〔4〕 韋敏.原發性肝癌介入治療的護理體會[J].中外醫學研究,2012,(35):81.
〔5〕 李潔.肝癌病人介入治療的護理[J].北方藥學,2012,9(1):109.
〔6〕 文錚.58例晚期肝癌放射介入治療及護理研究[J].中外醫學研究,2013,(27):89-90.
〔7〕 陳冬平.120例原發性肝癌患者介入治療心理護理分析[J].中外醫療,2011,30(33):174,183.
〔8〕 王文飛,王敏志,張巧俏,等.術前心理健康教育對肝癌介入治療患者焦慮狀態的影響[J].中國微創外科雜志,2012,12(5):468-469.
〔9〕 李海峰.護理干預對肝癌介入治療患者的影響[J].齊魯護理雜志,2014,21(5):66-67.
〔10〕王艷杰.原發性肝癌病人介入治療的護理體會[J].內蒙古醫學雜志,2012,44(18):117-118.
〔11〕黃麗妹,楊潔云.肝癌介入治療術后的常見問題和護理干預[J].國際護理學雜志,2011,30(10):1587-1589.
〔12〕宋燕,李容,陳典潔,等.肝癌介入治療患者應用動脈壓迫止血器的護理[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1,27(2):20.
〔13〕龔美霞,李惠,陳川,等.護理干預對肝癌介入術后患者睡眠質量的影響[J].中華現代護理雜志,2012,18(35):4260-4262.
〔14〕劉玉蓮,聞利紅.護理干預對肝癌介入術后患者并發癥及生活質量的影響[J].安徽醫藥,2014,18(11):2205-2207.
〔15〕卓冬硯.肝癌患者介入治療的護理[J].齊齊哈爾醫學院學報,2012,33(14):1988.
〔16〕周巧鳳.原發性肝癌中晚期介入治療的護理體會[J].求醫問藥,2012,10(5):491.
〔17〕代英.原發性肝癌動脈介入治療后的并發癥護理體會[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3,10(10):85-86.
〔18〕黃紅.肝癌患者介入治療的整體護理干預效果觀察[J].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2012,21(32):3635-3637.
〔19〕朱梅珍,焦旭東,周建華,等.音樂療法對肝癌介入患者焦慮及疼痛的影響[J].當代護士,2014,(12):79-80.
〔20〕歐勝華.肝癌介入治療并發癥的護理進展[J].齊魯護理雜志,2010,16(13):37-39.
〔21〕沈麗華.42例肝癌病人圍介入治療期的護理體會[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1,8(9):56-57.
〔22〕李穎.原發性肝癌肝移植術后腫瘤復發介入治療的護理[J].天津護理,2012,20(4):228-229.
〔23〕郭莉莉,李菁,顧麗娟,等.肝癌介入治療的護理[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3,10(20):45-46.
〔24〕王勇芳,肖春玲,卓曉英,等.穴位貼敷聯合飲食干預在肝癌介入術后患者惡心嘔吐護理中的應用[J].臨床護理雜志,2015,14(1):24-26.
〔25〕劉堂霞,張玉梅,劉淑霞.肝癌栓塞化療后并發癥的原因分析與護理[J].天津護理,2004,12(4):211.
〔26〕房君,江燕.肝癌介入治療術后并發癥的預防與護理體會[J].蚌埠醫學院學報,2012,37(11):1364-13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