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偉偉(中共重慶市委黨校,重慶 400041)
新常態下中國社會病態的現象及治理路徑
楊偉偉(中共重慶市委黨校,重慶 400041)
社會病態是指社會不和諧、不穩定的狀態。隨著經濟體制的轉軌,我國的社會結構發生巨變,同時一系列的社會病態隨之而來。其中信仰缺失、道德滑坡、急功近利、習慣性懷疑等六種現象最為突出。而市場經濟的沖擊、精神文明建設的忽視、西方文化的滲透和行政管理體制的弊端是導致這些社會病態產生的根源。只有正確引導市場經濟良性發展、加強精神文明建設、大力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加快行政管理體制改革才能真正治愈上述社會病態。
新常態;社會病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社會病態是社會學家赫伯特·馬爾庫塞提出的,指社會不和諧、不穩定和不健康的狀態。赫伯特認為“一個社會的基本制度和關系(它的結構)所具有的特點,使得它不能使用現有的物質手段和精神手段使人的存在(人性)充分地發揮出來,這時,這個社會就是有病的”[1]。在當前,我國存在著一些突出的社會病態已成為學界和社會的共識。筆者認為當前我國主要存在以下六種社會病態:
(一)信仰缺失
信仰的缺失是當下我國社會最突出的一種病態。據2014年9月人民論壇雜志的調查結果顯示,88%的受訪者認為信仰缺失是一種普遍的社會病[2]。這一病態無論在政府官員、文娛明星、青年學生還是普通公民中均表現嚴重。例如官員迷信事件層出不窮:原鐵道部部長劉鐵軍在家長期燒香拜佛,在辦公室設置“靠山石”[3],更不乏一些官員因迷信而求助于“大師”王林,從而走上尋租腐敗之路。同樣,文娛明星吸毒事件也屢見不鮮,自2014年至今共計14名明星因吸毒而被抓獲。而與此同時,當下和平年代青年學生信仰的缺失也是一個亟待解決的問題。而更為嚴重的是近年來頻繁發生中年人因報復社會而砍殺校園兒童的殺童事件。無論是迷信的官員,吸毒的明星、失足的學生還是無所敬畏的中年人,這些背后均折射出當下我國公眾精神世界的空虛和信仰缺失的嚴重性。此外,當下青年人對西方節日盲目跟風推崇而我國傳統節日則備受冷落等等也無一不反映出此種病態。
(二)道德滑坡
近年來,道德滑坡現象在我國也頻頻發生。2011年發生在廣東省的小悅悅事件,公眾對此
表現出來的冷漠和視若無睹,反映出了我國公民社會道德水平嚴重滑坡。因2006年的“彭宇案”媒體報道的偏頗,導致當下“老人摔倒無人扶”,“想救卻不敢救”的不良社會風氣。公民彼此之間的不信任,“老人摔倒訛人”的謠言愈演愈烈,以至于導致類似于浙江一名老人摔倒無人扶遭碾壓的慘狀,而在此期間共計有23名路人經過。而與此同時,“不贍養老人”、“二奶”、“小三”、“見死不救”等等社會不良現象也在挑戰著公眾的社會道德底線。此外,一些領導干部和學者的道德失范問題也頻繁被曝光。從雷政富的“不雅視頻事件“到“衣俊卿事件”等等,這些所謂的官德失范事件對社會的影響惡劣,危害極大,嚴重誤導了公眾對領導干部的認知,降低了政府的公信力??傊?,公眾社會道德滑坡,領導干部社會道德失范等造成了不良的社會風氣,嚴重地影響了社會和諧。
(三)急功近利
由于我國經濟體制的轉型,社會結構的變動,利益結構的調整,在此社會背景之下,急功近利的社會病態亦十分明顯。在教育方面,當下大學盲目擴招通過建設高樓大廈彰顯其“一流大學”的水平。教師忙于評職稱而無心授課,與此同時,急功近利的成功觀也在學生中間泛濫傳播。這種社會病態正在吞噬和窒息著當代中國的大學精神,培養出一批又一批的“機器人式”的中國大學生。而在經濟發展方面,政府官員“唯GDP論英雄”,一味強調GDP的增長率,不重視生態環境保護,導致沙塵暴、霧霾天氣等環境惡化現象頻發。更甚有一些領導干部通過建設一些“形象工程”和“面子工程”來迅速提高自身的政績。同時,企業為快速獲得經濟收益,從而導致各種假冒偽劣商品屢禁不絕,欺詐行為普遍存在,食品安全問題層出不窮?!叭矍璋肥录?、“瘦肉精事件”、“毒大米事件”、“毒饅頭”……無一不反映出這種社會病態。而更為嚴重的是一些普通公眾為了快速地“出名”“走紅”而采取極其惡劣低俗的方法,受到社會批評仍不悔改。
(四)習慣性懷疑
習慣性懷疑是指由于社會誠信危機而導致的公眾之間缺乏信任,懷疑一切。這種社會病態主要體現在公民與政府之間。由于行政管理體制的弊端導致政府公信力下降,隨之而來的是公民對政府的不信任,公民對政府的習慣性負面印象導致“政府說什么都不信”?!肮烂朗录笨梢哉f是這種病態的典型案例,自2011年郭美美事件發生之后,即使2014年郭美美本人澄清與紅十字會無任何關系之后,至今紅十字會仍然無法重拾公眾的信任。而由于公眾對官員腐敗印象深刻,以至于造成對政府官員的常態性懷疑。2015年哈爾濱1·2火災事故,因哈爾濱秘書長身穿一件“價值不菲”羽絨服現身火災現場,引起了網友圍觀質疑其收入來源[4]。然而,在“冰城”哈爾濱官員身穿名牌羽絨服未嘗不可,更何況一件普通的羽絨服仍在一名普通工薪階層的經濟可承受范圍之內。此外,在醫患關系之間,這種習慣性懷疑的社會病態也尤為突出。由于出于對醫院“暴力營利”的刻板印象,病人不信任醫生,習慣性懷疑醫生的診治,從而導致醫患矛盾增加。
(五)拜金主義
目前,拜金主義在我國亦十分盛行。據美國《世界日報》2010年的2月22日公布的一項調查結果顯示,根據民意調查顯示在全世界23個國家中,中國、日本和韓國三國的民眾最相信“金錢萬能”,并列成為世界第一“拜金主義”國家。而在2010年2月24日環球網的一項調查結果顯示80%的中國受訪網民承認中國是國際社會“第一拜金主義國家”[5],并且60.8%的網友承認自己是拜金主義者[6]。與此同時,拜金主義之風也充斥著公眾的學習、工作和生活。政府的豪華辦公樓、官員的天價餐、物欲橫流的影視劇、拜金炫富的相親類節目、老少配式的婚姻市場等等無一不折射出當下公眾的拜金主義心態及其被扭曲的“金錢至上”的價值觀。而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一些諸如“富二代”、“窮二代”、“高富帥”、“窮屌絲”、“白富美”、“土豪”等等,這種“標簽化的網絡流行語也均用一種隱澀含蓄的方式映射出這種社會心態。
(六)特權心態
特權心態是在當下公眾中普遍存在的一種社會病態。在社會各個階層中都有所體現,尤其是在公務員群體中表現特別明顯。從“我爸是李剛到“我爸是市長”這種炫父情節背后所映射出的是領導干部群體及其家屬不正常的特權心態。公務人員行使國家公共權力,掌握國家公共資源本應為官一方,造福于民。而在現實生活中卻處
處可見“女友乘坐警車去旅游”、“大媽開著警車在練車場練倒庫”、“領導干部占用過多醫療資源”等等特權現象。而特權現象也滲透進當下的中國教育界。在大學自主招生過程中和研究生招考過程中因“潛規則”的存在,掌握一定社會資源的考生則更加容易被錄取。而在普通公眾群體中也存在這種現象。2012年一件發生在廣東省因清潔工勸說三名女子清理狗糞而導致的打人事件,一句“命不如狗命值錢”[7]的言論在網上熱議。而更有狗主人“逼迫人為狗下跪”的事件發生。人是生而平等的,然由于貧富差距的懸殊,在當下我國一部分富人表現出了其強烈的“特權意識”。而更甚的是,在當下的中小學中仍存在這種現象,一些小學生因班干部享特權免交作業,而不惜向老師行賄[8]。顯然,這種特權思想已經植根于中國的教育,嚴重影響了教育的公平公正。
筆者認為造成當前中國社會病態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政治、經濟、文化等等。具體體現在以下幾方面:
(一)市場經濟的沖擊
其實上述幾種社會病態早就有跡可循,在1890年時期的美國,工業化進程加劇,在經濟高速發展的同時,也出現此種社會病態。拜金主義、政治腐敗、無序的競爭以及道德滑坡等社會現象也紛紛呈現。因此可以說,上述社會病態的出現并非偶然,而是社會發展到一定階段,因經濟體制轉型,社會結構巨變所造成的。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我國將經濟建設為中心全面推行和發展市場經濟,隨著改革開放的推進,我國社會進入急劇轉型階段。從計劃經濟體制到市場經濟體制轉變,兩位數的GDP增速,使我國經濟進入快速發展階段。市場經濟體制是指以市場機制作為配置社會基本資源的一種經濟機制。不可否認其在很大程度上激發了勞動者的積極性,但也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國民強烈的物質欲望,刺激了公民潛在的急于求成的心態。由于市場經濟機制的不健全,法律法規不完善和監管力度薄弱,在這種社會背景下,國民不正常的金錢觀和成功觀被大大的激發和放大。從而企業不誠信經營,假冒偽劣商品泛濫,公民渴望“一夜成名”、“一夜暴富”的浮躁心態等等拜金主義和急功近利的社會病態紛紛呈現出來。
(二)精神文明建設的忽視
自改革開放之后,我國長期把經濟建設作為國家的重心,在此階段長期忽視精神文明建設從而導致公眾信仰的缺失,道德的滑坡。隨著經濟社會的高速發展,人民物質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公眾對精神文化的需求更加旺盛,需求總量持續增加,需求質量持續提高。然而,我國在公眾的精神文化建設方面卻嚴重不足。在國民人均閱讀圖書方面最能體現。閱讀能夠塑造人類的價值觀和培養人類的精神信仰,從而豐富人類的精神世界。因此閱讀在一定程度上是檢驗一國公民精神追求的重要指標。據中國新聞出版研究院2014年4月21日公布的全國國民閱讀調查結果,數據顯示,2013年我國成年國民閱讀率為57.8%,國民人均紙質圖書閱讀量為4.77本[9]。然而,在韓國人均圖書閱讀量是10本,俄羅斯超過20本,以色列最大達到60本左右,我國國民人均閱讀量不足以色列的1/10[10]?!伴喿x危機”在某種程度上是造成公眾信仰缺失的重要原因。然而農村農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更是匱乏,農民的精神世界極其空虛因此,對公民精神文明建設的忽視,在一定程度上助長了上述幾種社會病態。
(三)西方文化的滲透
隨著全球化時代的到來,以美國為代表的西方資本主義國家向我國輸入了大量的文化觀念文化滲透主要是以現代傳媒手段進行的,以互聯網為主要工具,同時利用電視、廣播等媒介來宣傳西方的價值觀念和意識形態。而最為典型的是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利用其文化產品如電視劇電影、書籍等的輸出對我國公民隱晦地傳播其政治制度、價值理念、意識形態、生活方式等[11]以歐美大片為例,我國2014年全年共引進67部歐美大片,約占電影市場份額的49%,顯然占據較高的比例。如此高份額的排片使歐美電影充斥著我國的各大電影院線。因此對我國的民眾尤其是青年人的生活方式產生了巨大的影響。歐美電影中所宣揚的拜金主義、享樂主義、利己主義和消費主義等等文化觀念正在潛移默化地影響著我國的公民,并且滲透到我國社會生活的各個領域而與此同時,加之對中華傳統優秀文化的不重視西方文化對我國公民價值觀的影響則更為強烈從而導致了拜金主義、道德滑坡等等社會不良現象的出現。
(四)行政管理體制的弊端
行政管理體制的弊端是造成習慣性懷疑和特權心態這兩種社會病態重要原因。管控型的行政管理理念,等級分明的科層制組織結構,以行政命令為主的行政管理方式,職能交錯的管理權限、因循守舊的管理人員等等造成了我國行政管理體制存在著眾多的問題。由于我國政府行政管理體制不健全,從而導致腐敗現象層出不窮、政府工作效能十分低下、以權代法現象頻頻發生、行政審批繁冗復雜、政府信息不公開透明等等。而正是這些問題導致了公眾對政府的公信力急劇下降,從而使公眾對政府產生習慣性懷疑的心理。以腐敗現象為例,從十八大以來截止到2015年3月15日共有66名省部級官員落馬。眾多高官的落馬使得公眾對政府官員產生“無官不貪”的負面印象,以至于導致對所有的官員習慣性地懷疑,對政府的行政行為和信息披露常態性地懷疑。而在另外一方面,由于行政管理體制不健全,對一些官員的行政權力沒有合法的約束,讓公權力在公開透明的環境下運行,從而導致一些官員非法占用公共資源,公權私用,導致官員及其親屬的特權心態。綜上所述正是由于我國行政管理體制的不健全導致了當下習慣性懷疑和特權心態的社會病態盛行。
如何治愈當下中國的社會病態,筆者認為需要執政黨、政府、社會、家庭和個人等多方主體共同參與。具體的治理路徑主要有以下幾方面:
(一)正確引導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良性發展
市場經濟的沖擊是導致上述社會病態的重要原因,因此應正確引導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首先應健全相關的法律法規,從而規范市場經濟的秩序。應加大對制造假冒偽劣產品企業的處罰,保證企業誠信經營,杜絕企業因急于追求高額利潤而危害社會公眾的現象發生。其次,應該引導公眾樹立正確的金錢觀,為公眾營造良好的創業環境。為中小企業提供一定的稅收減免政策,保證中小企業的健康發展。同時,為大學生創業提供一定的技術支持和政策傾斜,從而保證社會具有良好的創業氛圍,為創客創業提供一定的制度保障。再次,應該注重收入的二次分配,保證社會的公平公正。公平公正是解決社會病態的關鍵,在市場經濟下,政府應注重收入的第二次分配,從而保障低收入人群的正常生活。如可以通過制定轉移支付政策保障欠發達地區居民的正常生活縮短社會的貧富差距。又如,應該完善城市和農村居民的弱勢群體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還可以通過加大對保障性住房的財政支持,解決低收入困難群體的住房難的問題,以此保障社會的公平公正。
(二)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
公民精神文化生活的空虛,也是導致上述社會病態的重要原因。因此,應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具體可以采取以下措施,一是在我國營造全民閱讀氛圍,努力營造書香社會。倡導全民參與閱讀能夠提高公民的文化素質、道德水平和精神追求。應加大公共圖書館的建設和推行數字化圖書館的運行,舉辦大型圖書會等多種方式和舉措引領全民閱讀。二是應該豐富公民的日常文體生活。加大公共體育設施的建設,為全民健身提供場所。同時,通過成立文娛興趣小組的方式,提高公民參與的積極性。還可以通過引入一些公益性的社會組織,幫助基層社區居民的精神文明建設。三是應該充分發揮媒體的引導作用通過舉辦一些傳遞正能量的綜藝節目,豐富居民的精神生活。如“出彩中國人”、“中國好聲音等節目,通過綜藝節目向公眾演繹了普通人如何實現自己的中國夢。在一定程度上,滿足了公眾的精神文化需求。此外,應該還應該關注農村農民的精神文化需求。農村精神文化極其匱乏,因此應該采取適當的措施豐富其文化生活。如適當的組織農民自發成立文娛小組,調動農民的參與文化生活的積極性。
(三)大力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治愈我國社會病態的重要路徑。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有助于重塑公民的價值信仰,有助于提高公民道德水平。筆者認為應該從以下幾方面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首先應體現在宣傳方面:各地方政府應該借助相關的媒介手段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體系的內涵廣泛宣傳。如可以通過電視媒體,新興媒體舉辦一些正能量的節目,如央視的“夢想合唱團”、“家風是什么”等,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具體化,使公民能夠將其內化于心其次,要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教育。對不同的社會公眾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加強官員對
核心價值觀的學習。同時應將核心價值觀進入高校課堂,加強對青年學生核心價值觀的教育。第三,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與公民的日常生活相結合??梢酝ㄟ^舉辦各種社區活動,豐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內容,以多種方式展現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此外,應該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與中華傳統優秀文化相結合加以繼承和發揚。只有以傳統文化為跟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抵御西方文化的入侵,才能使公民真正找尋到信仰和夢想的方向。
(四)加快行政管理體制改革
行政管理體制改革是治愈當下社會病態的重要途徑。政府應該加快行政管理制度改革,提高政府公信力和公民滿意度。具體應體現在以下幾方面:一是應該加快行政審批制度改革。行政審批制度是制約我國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重要因素。而行政審批制度改革的關鍵在于轉變政府職能。因此各級政府應正確厘清政府與市場、政府與社會之間的邊界,要堅持法定職責必須為、法無授權不可為的原則。二是應該規范政府信息公開制度。應將政府信息公開制度常態化和制度化,保障公民依法享有的參與權和知情權。將政府信息公開,讓公民依法監督公權力的運行,從而有利于減少公民對政府的習慣性懷疑。三是應努力建設法治政府。十八屆四中全會明確提出要加快建設職能科學、權責法定、執法嚴明、公平公正、廉潔高效、誠信守法的法治政府。因此各級政府應該依法全面正確履行政府職能,堅持法定職責必須為,法無授權不可為原則。各級政府應該全面推行權力清單制度,從而消除權力尋租空間同時各級政府應嚴格依法行政,杜絕以權代法的現象發生,各級公務人員應該消除特權心態,真正做到為官一任,造福一方,努力提高政府公信力和人民滿意度,從而真正減少社會病態現象的發生。·
[1]張建星.當前社會病態調查[J].人民論壇,2014,(9):14-15.
[2]人民論壇調查問卷中心.當代社會病態調查分析報告[J].人民論壇,2014,(9):17-20.
[3]陌上川.警惕“官員迷信”背后的信仰缺失.http://www.ce02.net/main/ wywy/d_42_160032.html[EB/OL].2013-08-09.
[4]蘭玲.公眾對政府“常態性懷疑”的背后http://www.jmnews.cn/news/ 2015/01/185591.shtml[EB/OL],2015-01-12.
[5]羅志淵.中國為何淪為第一“拜金主義”國http://www.china.com.cn/ international/txt/2010 -02/26/content_19478568.html[EB/OL]2010-02-26.
[6]環球網.六成受訪網民承認自己是“拜金主義者”http://china. huanqiu.com/roll/2010-02/727100.html[EB/OL].2010-02-26.
[7]南都.廣州3女子不拾狗糞便還叱罵清潔工:你們命不如狗值錢[N].南方都市報,2012-12-23.
[8]蔡輝.班干部享特權免交作業腐敗滲透進小學[N].北京晨報2015-03-13.
[9]張賀.數字化閱讀人數首次過半[N].人民日報,2014-04-22.
[10]楊旭.“閱讀”危機:中國人均閱讀量不足以色列1/10[N].人民日報,2012-09-26.
[11]臧傳軍,劉昕霞.西方文化滲透對我國意識形態安全影響的研究[J].人民論壇,2013,(3):238-240.
The Study on the Phenomenon and Governance Path of Chinese Social Pathology at Present
YANG Wei-wei (Party School of Chongqing Manicipal Committee,Chongqing 400041,China)
Social pathology refers to that the society is in a disharmony and unstateble state.With the trasf committee,ormation of economic system,our country’s social structure has changed a lot,and at the same time a series of social problems came along.The lack of faith,the moral landslide,instant success,habitual distrust, money worship and privilege mentality are most prominent.The impact of the market economy,the neglect of the construction of spritual civilization,the penetration of western culture and the disadvantages of the administrative management system are the causes that lead to these social pathology.Only by correctly guide the maket economy,strengthen the construction of spiritual civilization,make great efforts to cultivate core socialist values and accelerate the reform of th administrative system can really cure the social pathology.
new normal state;social pathology;core socialist values
D035
A
1009-6566(2015)04-0040-05
本文為重慶市社科規劃重大委托項目“拓展與暢通社會群體訴求渠道的對策措施”(2012ZDB17)。
2015-05-13
楊偉偉(1990—),女,山東菏澤人,中共重慶市委黨校行政管理專業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為社會治理與社會組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