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列寧對黨代表任期制的探索及啟示

2015-02-12 13:41:32王同昌石本惠
探索 2015年1期
關鍵詞:列寧

王同昌,石本惠

(1.河海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江蘇南京 211100;2.中共四川省委省級機關黨校,四川成都 610072)

黨代表任期制是無產階級政黨黨內民主的重要體現,其核心內容是保障黨代會的代表在任期內有事可做,發揮應有的功能與作用。列寧雖然沒有明確提出黨代表任期制的名稱,但是,在列寧的領導下,俄共(布)采取一系列措施,充分發揮各級黨代表的作用。從這個意義上說,列寧對黨代表任期制的理論與實踐進行了開拓性的探索,有力地推動了黨內民主的發展。

1 實行黨代表任期制,必須按時召開黨代表大會和代表會議

按時召開黨代表大會和代表會議是實行黨代表任期制的前提條件。不按時召開黨代會或者沒有黨代會,也就沒有黨代表任期制可言。為了發揮各級黨代表的作用,尊重黨員民主權利,列寧時期,俄共(布)基本上按時召開黨的代表大會和代表會議。1898年3月,第一次代表大會召開不久,剛剛當選的三名中央委員有兩名被捕,黨組織遭到破壞,實際上,黨沒有建立起來,列寧還要為重新建黨而努力。1903年7月至8月,先在布魯塞爾后轉移到倫敦召開了第二次代表大會,選舉產生了中央領導機構。會議決定:“黨的最高機關是黨代表大會。代表大會由黨總委員會召開(盡可能至少每兩年一次)。”[1]44當時并沒有規定代表大會實行年會制,這是因為在沙皇專制統治下,政黨沒有活動自由,政黨及其黨員隨時有可能受到迫害。按照二大黨章“盡可能至少每兩年一次”的規定,黨的三大于1905年4月在倫敦召開。這次代表大會在列寧領導下舉行并修改了黨章,做出新的規定:“代表大會由黨中央委員會召開,每年一次。”[1]103按照黨章規定,俄共(布)分別于1906年和1907年召開了第四次和第五次代表大會。這兩次代表大會通過的組織章程都明確規定:代表大會每年召開一次。這樣,黨代表可以通過參加代表大會,行使參與權、決策權,體現出代表大會作為“黨的最高機關”的作用。

第一次民主革命失敗后,黨組織正式分裂,列寧再次流亡西歐,黨的代表大會無法按時召開,黨代會年會制也無法實現。第六次代表大會推遲到1917年7月才召開。六大制定了實行武裝起義、實現社會主義革命的方針。不久,十月革命取得了勝利,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政權。十月革命勝利后,在列寧的領導下,黨代會的年會制得到了認真貫徹,從1918年開始,每年按時召開一次黨代會,即使處在敵人嚴密包圍的情況下也不例外。每年召開一次黨代會,充分發揮了黨代表的作用和功能,推動了黨內民主的發展,開創了偉大的黨內民主時代。列寧于1924年1月不幸逝世。1924年和1925年仍然按時召開了兩次代表大會。但是,1925年以后,黨代會年會制就逐漸受到破壞,間隔時間越來越長。1939年召開十八大到1952年才召開十九大,相隔13年之久。

列寧時期,除了通過黨代表大會年會制發揮黨代表的作用之外,還通過黨代表會議的平臺發揮黨代表的作用。俄共(布)第一次代表會議于1905年12月召開。當時,十月總罷工后形成的革命形勢以及黨內布爾什維克和孟什維克的統一問題,都要求提前召開按照黨章規定應于1906年舉行的四大。根據列寧的建議,中央委員會發出了在1905年12月召開第四次代表大會的通告。但由于鐵路罷工、莫斯科武裝起義已經開始以及俄國其他城市都發生了革命事變,所以,原定會議無法召開,改為召開代表會議[1]113。這就是布爾什維克的第一次代表會議。關于代表會議,1907年的《組織章程》規定:“為了討論黨內生活中最重要的問題,中央委員會得定期地召開代表會議,每三四個月至少召開一次。”[1]216實際上,由于革命沒有取得勝利,黨處在秘密活動之下,“每三四個月至少召開一次”的規定根本無法實現。但是在十月革命前,基本上每年舉行一次代表會議,很好地發揮了黨代表的作用。

十月革命勝利后,1919年第八次全國代表會議指出:“中央委員會每三個月召集黨的各省委員會和各首都委員會的代表舉行一次黨代表會議。”[1]5931921年3月的十大又規定:“全俄黨代表會議應按期每年召開兩次。”[2]601922年8月第十二次全國代表會議通過的章程又規定:“在前后兩次黨代表大會之間,中央委員會每年召集黨的邊區委員會、區域委員會、省委員會、民族共和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中央委員會區域局、紅軍和紅海軍政治部的代表舉行一次黨的全俄代表會議。”[2]221這就規定了黨代表會議也實行年會制,“通常在兩次代表大會之間召開,為兩次代表大會起橋梁和樞紐轉折作用,避免權力過度集中到中央委員會”[3]207。十月革命后,一直到1926年,先后召開了8次代表會議,平均每年召開一次代表會議,其中即使有間隔,也只是間隔了一年。但1926年之后,代表會議的年會制也逐漸遭到破壞。例如,1932年的第十七次代表會議與1941年的第十八次代表會議相隔9年。而且,從1941年起,盡管黨章仍然規定:“在前后兩次代表大會之間,聯共(布)中央委員會至少每年召集一次全國各地方黨組織代表會議,來討論黨的政策中的迫切問題。”[4]67但在實踐中,黨代表會議幾十年沒有召開,等于取消了代表會議。到戈爾巴喬夫時期才召開了第十九次代表會議,這也是蘇共召開的最后一次代表會議。

綜上所述,十月革命勝利后,在列寧領導下,基本實行了代表大會的年會制和代表會議的年會制。通過這些代表大會和代表會議,確保黨代表大會是黨的最高權力機關。由于經常開會,黨代表能夠通過代表大會和代表會議的平臺參與黨內事務的討論和決策,有力地推動了黨內民主的發展。蘇維埃俄國在國內外敵人的白色恐怖下,能夠鞏固國家政權,并取得建設事業的初步發展,與俄共(布)按時召開黨代會,發揮黨代表的作用是分不開的。列寧對黨代表任期制的理論與實踐探索,既堅持了馬克思、恩格斯的建黨傳統,又從俄國實際出發,具有創新價值。

2 實行黨代表任期制,必須確保黨代表享有充分的民主權利

列寧時期,每年開一次代表大會和一次代表會議,規定了黨代表享有的廣泛權利,發揮了黨代表的作用。俄共(布)第十二次代表會議通過的章程,規定了代表大會的四項職權,即“聽取和批準中央委員會、檢查委員會和其他中央機關的總結報告;重新審查和修改黨綱;決定黨在當前問題上的策略路線;選舉中央委員會和檢查委員會等。”[2]221這說明黨代表享有批準權、審查和修改黨綱權、重大問題的決定權、選舉權等。除此之外,列寧時期,黨代表享有的權利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5]。

第一,黨代表有權在代表大會及各種會議上提意見并可以咨詢、批評領袖。無產階級政黨的領袖通常是“最有威信、最有影響、最有經驗、被選出擔任最重要職務”[6]151的人。在實踐中,無產階級政黨的領袖通常包括總書記、政治局委員、中央委員以及各部門負責人。但是,領袖并不是黨的最高權力所有者,只是代表黨員行使權力。領袖行使權力,要接受黨代表的監督。列寧時期每次召開代表大會,既有歡呼聲和掌聲,也有反映代表不滿的唏噓聲。許多發言人會收到黨代表遞上來的紙條,即使是列寧也會收到不少咨詢責難的紙條。十大時,黨代表基謝廖夫就對列寧提出過批評,列寧不但沒有惱火,還當場表示,“十分抱歉,我用了‘機關槍’這樣的字眼”[7]103。由此,黨代表可以及時與領袖交流溝通,增強了黨代表的知情權、參與權、監督權。

第二,黨代表有權討論和批評黨的錯誤,在黨代會上有不同意見可以自由爭論。列寧領導的革命和建設事業,是無產階級政黨在世界上的第一次開拓性探索,沒有現成的經驗可供借鑒,在探索中出現挫折乃至失敗也是難以避免的。只有充分發揮各級黨組織和全體黨員的積極性、主動性,實行集體領導、民主決策,才有可能盡量減少犯錯誤的次數。即使犯了錯誤,也不諱莫如深,而是允許黨員和黨代表討論、批評,幫助黨改正錯誤。列寧在俄共(布)第九次全國代表會議上指出:“創辦報刊(爭論專頁等)來更經常、更廣泛地批評黨的錯誤和開展黨內各種批評。”[8]288第十次代表大會決定:“更經常地出版《爭論專頁》和專門文集,力求能就問題的實質來進行批評,而決不采取那種有助于無產階級的階級敵人的方式。”[6]471《爭論專頁》最初是文集,從1923年起改為《真理報》的附刊,一般在黨的代表大會召開前出版,其主要任務是討論黨內相關事務,對一些事務提出批評和建議。

第三,黨代表有權否決代表大會未做出最后決定的最高領袖的提案。一般來說,黨的最高領袖有能力代表全黨和廣大人民的利益做出正確的決策,但是由于掌握的信息不夠全面,看問題的角度不同,領袖也有犯錯誤的可能。即使領袖的決策是正確的,也不一定能夠及時為廣大黨代表所接受。因此,列寧強調,黨代表在代表大會上對未做出最后決定的領袖的提案,具有否決權。在俄共(布)七大上,以列寧為首的黨中央主張俄國退出帝國主義戰爭,同德國簽訂和約,而以布哈林為首的黨代表反對簽訂布列斯特和約,反對列寧的路線。在列寧作了中央委員會政治報告之后,布哈林則作了不同意見的報告,堅持其對德作戰、反對簽訂合約的立場。在這種情況下,通過民主表決的方法,按照少數服從多數的原則,否決了布哈林的方案[9]907。布哈林的方案雖然被否決了,但是他們在代表大會上否決最高領袖提案的權利卻得到了尊重。不同意見的報告在代表大會上供代表比較、鑒別,做出選擇,有利于形成科學的決策。

3 實行黨代表任期制,必須做好代表的選舉工作

實行黨代表任期制,還要做好黨代表的選舉工作,使黨代表能夠真正代表全體黨員的意志。列寧時期,俄共(布)對各級黨代表的選舉工作進行了具體探索,并經歷了一個逐漸演變的過程。

1903年7月,黨的二大通過的《組織章程》對代表的來源做了要求,規定了派代表的資格,即“黨總委員會、中央委員會、中央機關報、沒有加入特殊聯盟的一切地方委員會、其他在這方面被認為相當于委員會的組織、黨所承認的一切委員會聯盟”[10]4可以派代表參加會議。此外,還對各組織的代表名額做了規定。同時,還規定,只有在代表大會召開前一年已經被批準的組織才有派代表出席代表大會的資格。按照黨章規定,俄共(布)三大于1905年4月在倫敦召開,38名代表出席大會,其中有表決權的代表24名,有發言權的代表14名。24名有表決權的代表代表21個地方委員會[11]46。出席大會的代表人數相對較少,有利于發揮各位代表的作用,從而把黨員的意見帶到大會上,有利于發揚民主。

1906年4月,黨的四大在斯德哥爾摩召開,112名有表決權的代表和22名有發言權的代表出席會議,他們代表62個組織。由于黨的組織規模越來越大,如果每一個黨組織都派代表出席代表大會,勢必給代表大會的召開帶來一定的困難。因此,四大通過的《組織章程》對黨代表的名額作了新的規定:“凡被批準的黨組織都有派代表出席代表大會的資格,參加選舉的黨員每五百人選出代表一名。選舉人不少于三百人的組織有權派代表一人。黨員人數不足的組織,可以和鄰近組織聯合派出共同的代表,但其選舉人合計須不少于五百人。出席代表大會的代表的選舉應當根據民主原則進行。”[10]11這不但規定了代表的名額,而且特別強調了代表的選舉應當遵循民主原則。正如列寧所說的:“現在整個黨組織是按民主原則建立的。這就是說,全體黨員選舉負責人即委員會的委員等,全體黨員討論和決定無產階級政治運動的問題,全體黨員確定黨組織的策略方針。”[12]191這對當今中國共產黨各級黨代表的選舉具有重要的啟示意義。2011年11月,中共中央在《關于黨的十八大代表選舉工作的通知》中指出,要“把充分發揚民主、堅持走群眾路線貫穿于十八大代表選舉工作全過程。代表的產生,采取自下而上、上下結合、反復醞釀、逐級遴選的辦法進行”[13]。這充分體現了黨代表選舉工作的民主原則。

十月革命后,俄共(布)黨員數量獲得重要發展。1905年,黨員人數總計8 400人,1917年3月發展到24 000人,10月份發展到35萬人,1921年發展到73萬人,后來經過大規模的清黨,到1924年,黨員總數為47萬。基層黨組織到1922年已發展到2 281個[14]。組織規模的擴大,對黨代表的名額、黨代表的選舉帶來一定的影響。為了與黨組織的發展相適應,1919年12月通過的章程規定:“黨代表大會的代表名額由中央委員會和代表大會前的定期代表會議規定。”[10]20這一做法一直延續到戈爾巴喬夫時期。

列寧時期,除了對黨代表名額作出規定之外,還對黨代表的選舉辦法進行了探索。

第一,強調堅持直接選舉原則。直接選舉可以減少選舉的層級,有利于黨員利益與意志的直接表達。1905年7月列寧強調實行合并的“基本的組織原則”之一就是直接選舉制,即“黨的中央機關的選舉必須是直接選舉,必須在代表大會上進行。不在代表大會上進行的選舉、二級選舉等都是不許可的”[15]345。1905年俄國社會民主工黨第一次代表會議通過的決議指出:“出席統一代表大會的代表應按比例經選舉產生。所有黨組織的成員都根據直接和無記名投票的原則參加代表選舉。”[1]118在《黨的改組》中指出:“不符合完備的民主制的做法(二級選舉等)只有在存在無法克服的實際障礙的情況下才能容許。”[1]119雖然強調了直接選舉原則,但是,限于俄國具體國情,列寧的這些主張并沒有完全實現,選舉制逐漸被任命制取代。1920年國內戰爭基本結束,國家轉入和平經濟建設時期,一些黨內人士和派別提出需要根據形勢和任務的變化,廢除“集中制”和“戰斗命令制”,實行廣泛的民主制[16]165。

第二,選舉黨代表需要把黨代表的詳細情況介紹給黨員,使黨員對候選人做出比較之后再選擇,體現選舉人的意志。列寧指出:“既然整個政治舞臺都公開擺在大家面前,就像戲劇舞臺擺在觀眾面前一樣……大家都知道,某個政治活動家起初做過什么,后來又經歷過什么變化;他在困難時候表現得怎樣,他的品質一般來說又是如何,因此,全體黨員自然都能胸中有數地決定是否選舉這個活動家來擔任黨的某種職務。對于黨員在政治舞臺上的一舉一動進行普遍的監督,就可以造成一種能起生物學上所謂‘適者生存’的作用的自動機制。完全公開、選舉制和普遍監督的‘自然選擇’作用,能保證每個活動家最后都‘各得其所’,擔負最適合他的能力的工作,親自嘗到自己的錯誤的一切后果,并在大家面前證明自己能夠認識錯誤和避免錯誤。”[17]132他還強調,對“候選人的全部活動了如指掌,甚至了解他們的個人特點,他們的優點和缺點,他們的成功和‘失敗’……也只有這樣,我們才能使全體有影響的黨的工作人員有機會了解自己的領袖,并且把每個領袖放在適當的位置上”[18]88。這樣,才能真正體現選舉人的意志。

第三,強調對那些不稱職的黨代表實行罷免。黨代表的本質意義是代表黨員的利益。如果黨代表不能發揮自己應有的作用,損害黨員利益,就要被罷免。因為“任何由選舉產生的機關或代表會議,只有承認和實行選舉人對代表的罷免權,才能被認為是真正民主的和確實代表人民意志的機關。真正民主制的這一基本原則,毫無例外地適用于一切代表會議”,而“拒絕實行罷免權、阻撓行使罷免權以及限制罷免權的行為都是違反民主制的”[19]102。隨著實踐的發展,列寧還認為:“如果不規定有罷免權,一個黨內部的任何分裂都必然會帶來混亂。”[19]107這就是說實行罷免權,有利于黨內的團結與和諧,對無產階級政黨非常重要。實踐證明,無產階級的黨代表以及領導干部也是會腐化變質的。因此,必須及時罷免那些腐化變質的黨代表,甚至把他們清除出黨。

4 列寧對黨代表任期制探索的啟示

研究列寧對黨代表任期制的理論與實踐探索,其根本目的在于挖掘無產階級政黨實行黨代表任期制的一般規律以及無產階級政黨建設的傳統資源,為中國共產黨的建設和發展提供理論借鑒。回顧列寧對黨代表任期制的艱辛探索,可以得出以下幾點啟示:

第一,實行黨代表任期制,關鍵是按時召開黨的代表大會,實行代表大會以及代表會議年會制。

黨代表大會是黨代表發揮作用的主渠道和基本平臺。列寧繼承并發展了馬克思、恩格斯開創的無產階級政黨民主制傳統,每年召開一次黨代表大會和代表會議,能夠經常性發揮代表的作用,保證全黨決策的科學性。中國共產黨在建黨初期,也實行代表大會年會制,后來由于革命戰爭環境異常惡劣,黨代會年會制遭到破壞。1956年的可貴探索也沒有堅持下來。改革開放以來,我們黨總結經驗教訓,堅持按時召開黨代會,但每屆任期五年,實際上是五年開一次黨代會,黨代表發揮作用非常有限。黨的十七大報告明確提出了實行黨代表任期制。但是,黨的全國代表大會仍然是五年開會一次。十八大報告明確提出“試行鄉鎮黨代會年會制”[20]38。當前,應該認真貫徹落實十八大報告,做好鄉鎮黨代會年會制試行工作,取得經驗后,逐步推廣。

在沒有實行全國黨代會年會制以前,可以召開全國黨代表會議,為黨代表發揮作用提供平臺。十八大黨章指出,可以通過召開全國代表會議“討論和決定重大問題;調整和增選中央委員會、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的部分成員”[20]65。但是沒有明確規定在什么條件下應該召開全國黨代表會議。因此,還需要進行繼續探索和創新,以便更好地發揮黨代表的作用。

第二,實行黨代表任期制,核心是確保黨代表享有廣泛的民主權利。

列寧指出:“俄國社會民主工黨是民主地組織起來的,這就是說,黨內的一切事務是由全體黨員直接或者通過代表,在一律平等和毫無例外的條件下來處理的;并且,黨的所有負責人員、所有領導成員、所有機構都是選舉產生的,必須向黨員報告工作,并可以撤換。”[15]346這意味著,從根本上說黨內事務的最終決定者屬于黨員或者黨代表,而在形式上,這些事務要由領導機構來承擔。因此,“黨本身必須對它的負責人員……進行監督”[15]347。這種監督,體現在黨代會方面,就是黨代表享有充分的民主權利。列寧時期,規定黨代表有權批評黨的錯誤,有權否決最高領袖的提案等,為無產階級政黨實行黨代表任期制樹立了典范。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共產黨高度重視保障黨代表的權利。但是,由于黨代會的規模過于龐大,黨代表很難在代表大會上發揮作用,即使享有一些權利,也無法行使。黨的十八報告指出:“實行黨代會代表提案制。”[20]38黨代表提案制的實施,使黨代表可以把黨員群眾的意見以提案的方式帶到黨代會,對發展黨內民主具有重要的推動作用。黨代表的權利還體現在黨代表享有真實的監督權。在實踐中,部分黨委“一把手”濫用職權,甚至以權謀私,腐敗頻發,其中原因很多,但最重要的是黨代表的監督權沒有很好地落實[21]。因此,實行黨代表任期制和提案制,關鍵是要保障和落實黨代表的權利。

第三,實行黨代表任期制,基礎是做好代表選舉工作。

列寧時期,“黨代表從下而上差額競選產生,黨代表與會前要廣泛搜集所在地區和單位廣大黨員的意見,并帶到大會上去”[3]221。只有認真做好代表的選舉工作,使黨代表真正由黨員選舉出來,黨代表才能夠對黨員負責,認真履行代表職責。我們黨也高度重視黨代表的選舉工作,每次黨代會召開前,中央就發出通知,部署黨代表的選舉工作。但是,目前黨代表的選舉工作還存在一些不足,主要表現在:一般黨員對黨代表選舉工作的參與度不夠,黨代表的選舉主要是一些領導干部和黨委職能部門的事情;黨代表選舉的競爭性不夠,雖然中央規定全國黨代會代表的選舉差額要達到15%,但是,實際上,整個代表的選舉過程缺乏一定程度的競爭。這樣,就使一些當選的代表把“代表”僅僅看成一種“頭銜”,看作一種榮譽,使得這些代表履行代表職責的積極性、主動性不夠。因此,實行黨代表任期制,需要在黨代表的選舉方面做出一些改革和完善,最根本的就是要體現代表選舉的參與性、競爭性、授權性。

參考文獻:

[1]蘇聯共產黨代表大會、代表會議和中央全會決議匯編:第1分冊[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4.

[2]蘇聯共產黨代表大會、代表會議和中央全會決議匯編:第2分冊[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4.

[3]高放.中國政治體制改革的心聲[M].重慶:重慶出版社,2006.

[4]蘇聯共產黨代表大會、代表會議和中央全會決議匯編:第5分冊[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8.

[5]尹彥.列寧時期的黨內民主[M].廈門:廈門大學出版社,2003.

[6]列寧選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7]列寧全集:第4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

[8]列寧全集:第3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

[9]列寧選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10]蘇聯共產黨章程匯編[M].北京:求實出版社,1982.

[11]沈志華.蘇聯共產黨九十三年——蘇共歷史大事實錄[M].北京:當代中國出版社,1993.

[12]列寧全集:第1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

[13]中共中央發出通知部署黨的十八大代表選舉工作[J].黨建研究,2011(12).

[14]項佐濤.蘇共黨員數量的變化與其執政能力的關系探析[J].中共四川省委省級機關黨校學報,2012(5).

[15]列寧專題文集·論無產階級政黨[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16]陸南泉.蘇聯真相:對101個重要問題的思考[M].北京:新華出版社,2010.

[17]列寧全集:第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

[18]列寧全集:第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

[19]列寧全集:第3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

[20]黨的十八大文件匯編[M].北京:黨建讀物出版社,2012.

[21]李景治.加強和改進對黨政“一把手”行使權力的制約監督[J].黨政研究,2014(4).

猜你喜歡
列寧
俄羅斯醉漢 竟想偷列寧遺體
環球時報(2023-02-08)2023-02-08 17:17:28
列寧
中外文摘(2022年15期)2022-11-21 14:50:39
列寧的偉大人格及其當代意義
意識形態建構理論的源與流:從馬克思到列寧
學術論壇(2018年4期)2018-11-12 11:48:36
列寧晚年意識形態思想及其當代啟示
論列寧的馬克思主義大眾化思想
列寧:沙皇專政的囚徒
領導文萃(2015年4期)2015-02-28 09:18:55
民意調查:列寧和斯大林及其在歷史上的地位
列寧的贈言
紀念列寧
環球時報(2013-01-22)2013-01-22 17:43:57
主站蜘蛛池模板: 免费看av在线网站网址| 1024你懂的国产精品| 欧美伦理一区| 精品久久久久久成人AV| 午夜福利网址| 香蕉国产精品视频| 国产成人毛片| 免费无码AV片在线观看国产| 日韩人妻少妇一区二区| 欧美伦理一区| 有专无码视频| 国产91透明丝袜美腿在线| 97久久超碰极品视觉盛宴| 国产精品乱偷免费视频| 亚洲伦理一区二区| 欧美成人综合在线| 国产一区二区免费播放| 狠狠综合久久| 毛片一级在线| 亚洲免费成人网| 日韩黄色在线| 精品国产三级在线观看| 亚洲第一成人在线| 日韩国产综合精选| 青青草原偷拍视频| 日韩色图区| 五月激情婷婷综合| 九九线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黄在线免费观看| 国产丝袜精品| 小说区 亚洲 自拍 另类| 亚洲第一色视频| 欧美中文字幕无线码视频| 亚洲国产成人综合精品2020| 亚洲日本中文综合在线| 国产亚洲精品自在线| 曰韩免费无码AV一区二区| 日韩高清无码免费| 999国内精品视频免费| 亚洲永久色| 一级不卡毛片| 色综合日本| 久久亚洲欧美综合| 这里只有精品在线播放| 国产69囗曝护士吞精在线视频| 欧美日韩久久综合| 日韩在线成年视频人网站观看| 国产精品女同一区三区五区| 亚洲性影院| 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久久香蕉国产线看精品| 91视频青青草| 依依成人精品无v国产| 亚洲天堂免费在线视频| 中文字幕永久在线观看| 日韩成人免费网站| 欧美激情视频一区| 精品国产香蕉伊思人在线| 国产大片喷水在线在线视频| 最新国产午夜精品视频成人| 亚洲免费播放| 美女高潮全身流白浆福利区| 精品国产自在在线在线观看| www.91在线播放| 色吊丝av中文字幕| 久久综合干| 综合亚洲色图| 亚洲黄色视频在线观看一区| 欧美 亚洲 日韩 国产| 国产欧美日韩另类| 青青青国产在线播放| 国产免费黄| 国产免费人成视频网| 亚洲天堂区| 少妇露出福利视频| 亚洲欧美不卡中文字幕| 狠狠色丁婷婷综合久久| 国产丰满成熟女性性满足视频| 黄色一及毛片| 91久久国产热精品免费| 亚洲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成人永久免费A∨一级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