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春紅
在小學體育教學中,跳繩運動受到廣大師生的青睞,恰當地運用既能起到鍛煉學生身體的目的,又能激發學生對于體育課的濃厚興趣。深入發掘跳繩運動在體育課中的多種運用方式,從而以“一枝獨秀”之姿,實現體育課“滿園皆春”的效果。
一、以繩做操,扎實做好課前準備活動
長期以來,單純的肢體動作準備并不能引起學生的興趣,有的學生表面上在準備,實際上動作松懈“開小差”。而將跳繩有效運用于課前準備活動中,則可以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如,教師可以根據繩子的特點編一套有趣的體操,尤其對一些沒有體操棒的學校,讓跳繩代替體操棒效果更好。將其對折,再對折,學生雙手握住對折后繩子的兩端,手里拿著繩子,興趣高漲,這時候根據教師編排的體操動作開展課前準備活動,一方面利于學生將動作做到位,另一方面可以一改往日學生情緒低落、懈怠散漫的現象。
二、以繩練跳,積極開展體育訓練項目
體育教學需要以學生為中心,積極培養學生的自主探究能力,不斷開發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因此,體育課堂上將跳繩作為一種輔助的訓練項目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教師利用組織跳繩運動項目實現學生能力的培養,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入手:(1)鍛煉學生的協調能力。跳繩可以分為單人跳、雙人跳和多人跳,尤其是多人參與過程中,學生不但要關注自己的協調性,還要考慮與同伴合作的協調性。(2)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跳繩方式種類繁多,跳法不拘一格,學生在自由練習中可以交換腳跳,集體跳、穿梭交叉跳等。學生在組織跳繩的時候可以任意選擇,根據自己的興趣自由發揮,有效地培養了學生的創新能力。(3)增強學生的記憶力。學生在跳繩的過程中邊跳邊數,大腦和身體同步,這樣可以提高學生的記憶能力。
三、以繩游戲,有效激發體育課堂興趣
體育課堂中長時間的跑和跳都容易讓學生感到枯燥乏味,久而久之對體育產生厭煩情緒。尤其是低年級體育課中女生表現較為明顯,不喜歡這種枯燥的鍛煉方式。而以跳繩為游戲可以有效地化解這一難題,增強體育課對于小學生的吸引力,激發學生參與積極性。如,將全班學生分成兩大組進行長繩比賽,哪一組繩上邊人數最多即為獲勝方。再如,開展跳繩接力比賽,比賽雙方規定相同距離的跑道,學生邊跳繩邊前進,當到達一定的距離后由另一個同學接力,最后哪組速度最快即為獲勝方。還可以開展捆綁游戲,以5人為單位將全班分成若干個小組,用跳繩將同一組的右腿捆綁在一起,整組隊員喊口號前進,如有不按照口號前進就會導致整隊摔倒,最先達到終點的組獲勝。利用跳繩開展的游戲很多,這樣的游戲可以將學生帶入生動有趣的體育天地,從而忘記體育運動帶來的疲勞,沉浸在快樂的課堂氛圍之中。
四、以繩減壓,有序做好課程結束活動
體育課學生活動量較大,課堂教學結束的時候,為了讓學生的身體狀態從興奮恢復到平靜,需要教師選擇正確的方法進行引導,利用跳繩進行運動量的緩解是一個非常好的方法。如,教師選擇節奏較為緩慢的舞曲,學生跟隨著節奏跳繩,讓身心慢慢放松,鍛煉了學生的節奏感的同時,也陶冶了學生的情操,讓學生感受到來自體育課的豐富多彩。
綜上所述,跳繩是小學體育課上不可多得的教學器材,一根跳繩可以變換多種方式,讓學生快樂、健康的成長,這需要教師發揮自身智慧,創新方法,讓“一枝獨秀”在體育課堂上變成“滿園皆春”。
編輯 李 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