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國棟
摘 要:美術源于生活卻高于生活,顏料中赤橙黃綠青藍紫的不同融合在畫筆筆尖下勾勒出一幅幅美不勝收的藝術作品。美術從來和生活是分不開的,對于學生的美術素養培養也要以此為出發點,中學生對于美有不同的理解,對于美也異常的敏感,中學美術只有結合中學生的特點才能最大化地將其發揮到極致,美術老師應當注重在課堂上培養學生繪畫技巧,將這些技巧和他們的生活實際聯系起來,從而誕生與眾不同的作品,因為每個人的生活都是獨一無二的,因為每幅畫背后都有一個故事,在學生創作作品的同時也在享受生活。
關鍵詞:美術故事;美術激勵;中學美術
中學美術課堂上,經常會出現這樣幾種現象:課堂充斥著理論,老師一直在講,學生卻沒有太多人聽;美術課上,老師先講解半節課的技巧,然后給同學們布置任務,將教材上的名畫優作仿畫下來;老師帶來一個實物,擺放在講臺上,讓學生去畫。這些現象都反映了中學美術課堂的嚴重單一和枯燥,本來極易調動學生激情的美術課卻成了最沒激情的“度日如年”。作為一名中學美術教師,首先要明白美術課對于同學們的意義所在,就是在繁多的主科課目學習與壓力下借由美術的沃土讓心靈煥發生機和得到一絲休憩,在美術課上,學生通過眼睛和美做最直白的交流,不僅培養了自己的審美,更是一種排遣壓力的方式,所以美術教師應該讓學生的美術課堂變得豐富生動起來,讓美術得到升華,甚至發展為一部分學生的愛好。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對于美術來說至關重要,因為美術更傾向于是一種愛好,需要主動意義上的興趣去驅使學生找尋發現,然后筆下成畫。在美術世界里最美的是生活,所以要有效地激發學生的美術興趣就是將生活融入課堂,那么如何將無形的生活融入中學美術課堂呢?用眼睛去發現,用記憶來引導,老師在課堂上必然是要教授學生繪畫技巧的,這是作畫的基本要求,也是教學任務的要求,只有確保了教學任務和教學目標的完成才能保證美術教學的質量。其次就是要帶領學生感知教材中每一幅畫背后的故事,這些故事就是生活,作者的生活,書畫家的生活,他們用眼睛發現的最直觀的美,只有對生活理解的透徹才能夠畫出讓人產生心靈共鳴的作品來,人教版美術教材中最具代表性的畫家當屬梵·高、達·芬奇等,最具代表性的作品當屬《向日葵》《蒙娜麗莎的微笑》等,這些畫之后的人都因為生活而隱秘偉大,教師要帶領學生去感悟這些美麗的生活故事,享受這些傳奇,學生內心中充滿向往才能夠有興趣,然后借助自己所學的技巧將自己的故事畫出來。通過這種“故事植入”的方式,學生對美術的領悟和感受會更加深入,對學生的學習非常有利。另外,課后作業的布置上,教師就應該讓學生結合自己的生活,每一堂課憑借記憶畫一幅生活畫出來,因為和自己有關自然學生就會有興趣,最后再將這些畫整理起來就是一個完整的故事縮影,該多么令人欣喜。老師也可以給學生一個“主題”,讓學生根據自己對這個“主題”的理解和認識,同時結合實際生活作畫,讓學生的思維可以得到最大程度的發散,使得學生在自己的生活故事里感知美術的魅力,享受美術的知性,興趣自然而然的就建立起來。通過美術激勵,美術教學的質量和水平得到了保證,學生的參與度也提高了。
綜上所述,美術和生活是密不可分的,生活就是美術,美術中的很多作品的靈感都是來源于生活,中學美術課堂要培養起同學們的興趣就要讓同學們實際感受到美術滲透在生活中的方方面面,要知道,將美術現實運用起來,而不是“無病呻吟”,讓課堂任務換一種方式和同學們親近,讓同學們不再厭倦課堂,而是當成一個平臺,和自己的故事做交流的平臺,不斷創作出令自己滿意、他人滿意的美術作品來,只有這樣才能實現美術課堂的根本目的,理論和實踐相結合,在互相印證的過程中綻出美術最絢麗的煙火。
參考文獻:
[1]邵曉白.興趣不是天生的:談如何激發學生學習美術的興趣[J].中國校外教育,2012(32).
[2]戴潛挺.逆向教學法在美術高考訓練中的運用[J].中等職業教育,2004(04).
編輯 謝尾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