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 稷 李 懿 錢佳平 陸國強 (浙江大學圖書館 浙江 杭州 310027)
探析多層次高校信息素養教育體系的構建
田 稷 李 懿 錢佳平 陸國強(浙江大學圖書館 浙江 杭州 310027)
現代社會,信息素養已經成為人們生存與發展的一種競爭力。因此,高校信息素養教育尤為重要。浙江大學圖書館構建了多層次高校信息素養教育體系,建立了人員保障、宣傳保障及空間保障等體系以促進信息素養教育的成功開展,并取得了較好的實施成效。這對我國高校圖書館開展信息素養教育具有借鑒意義。
信息素養教育高校圖書館
自1974年美國信息產業協會主席保羅·澤考斯基第一次提出信息素養概念至今,信息素養已經走過近40年的發展歷程。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信息素養的內涵及其教育形式、方法等都得到了長足的發展。特別是隨著數字社會的到來,信息和知識與所有人的生活都密切相關,繼續學習和終生學習已經成為很多人的一種生活習慣,作為適應信息社會特質及與外界溝通所需要的一系列能力,信息素養其實已成為立足社會的一種競爭力[1]。
信息素養教育作為賦予個人有效搜索、選擇及評估信息資源能力的過程,不僅是對學生進行信息檢索等技能的培訓,而且是對學生進行一種更高層次的、在信息社會中生存的能力和素質的培養,涉及信息意識、信息能力、媒體素養、信息道德及終身學習。信息素養教育是多學科的綜合教育,涉及綜合教育技術學、圖書情報學、心理學、倫理學及信息技術等多門學科,不是通過一門課程和幾個培訓就能完成,更不是簡單的技術和方法。
高等學校教育的一項重要內容就是培養和提高大學生的信息素養。高校圖書館作為高等教育的一個有機組成部分,以其擁有的信息資源和專業館員優勢自然成為高等學校信息素養教育的核心,承擔著它應盡的教育職責和義務,在信息素養教育中扮演著非常重要得角色。目前,高等教育已經進入一個需要向公眾開放的新時代,高校圖書館也需要全方位展示其對學校的貢獻與價值,信息素養教育成為高校圖書館價值評估的重要指標。
目前,高校信息素養教育的基本形式有3種:(1)非專業性通識課程,即面向本科生或研究生的信息檢索和信息利用學分課程;(2)嵌入專業課程的整合式教育,即將信息素養內容與專業問題結合起來,讓學生在完成學科作業的過程中運用信息技能;(3)專題培訓,主要包括新生圖書館利用指導和各類專題講座。
信息素養教育經過長時間的規劃、實踐和發展,其內容不再局限于信息檢索能力、圖書館及計算機素養范圍。信息素養教育的主體內容已經不再是文獻和網絡信息的檢索,而是培養學生分析、利用、評價信息的能力及信息道德,其教學內容較為完整地涵蓋了獲取信息的意識、知識(含媒體素養)、能力及道德等多個方面。
目前,國內高校的信息素養教育大多還處于通識教育階段,其形式主要以信息檢索課和圖書館資源的檢索使用講座為主,如新生入學教育、常規專題講座、圖書館在線教學等,其提供主體一般為圖書館,對提升高校學生的信息素養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但是隨著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和用戶行為習慣的改變,現有模式逐漸暴露出很大的弊端:(1)相對于龐大的師生用戶群體,面對面的信息檢索課或講座的受眾比例非常小,有限的講師資源也導致現有模式難以覆蓋全校;(2)傳統的教育模式已不能吸引新的學生群體主動參與;(3)現有的在線教學模式基本是原課堂教學的網絡化再現,有些會加入音頻、視頻等多媒體元素,讓學生可以在線學習、提交作業及測試等,具備一定的交互性,但其傳統的教學框架(學與用的分離)及模式對用戶學習環境的限制(用戶需使用計算機進行持續地學習),導致用戶體驗差,難以吸引用戶主動、系統地學習;(4)非系統化的教育模塊難以培養符合現代社會發展需求的、具有信息素養能力的人才。
面對新形勢和新需求,有些高校圖書館,如北京大學圖書館、上海交通大學圖書館,均在進行信息素養教育的創新、拓展[2-3]。為了保障學校教學、科研及學習的各類需求,浙江大學圖書館(以下簡稱浙大圖書館)經過多年的實踐,從需求發展、人員分類等角度出發,針對本科生、研究生、教師、科研團隊及科研管理人員的不同需求,為其提供系統化、層次化的教育服務,構建了全方位多層次的信息素養教育體系。
2.1多級分層的新生信息素養教育
新生信息素養教育歷來是各個高校圖書館的一個重點。圖書館一般在新生入學之際,通過舉辦“入館教育”主題講座、發放新生手冊、制作宣傳板報等多種形式進行圖書館宣傳,讓新生充分認識圖書館。浙大圖書館非常重視新生入館培訓,對本科生和研究生進行不同的培訓,并根據現代大學生的特點在內容和形式上不斷嘗試創新,希望新生從了解、感受到享受大學圖書館的資源與服務,使其更好地為適應數字時代做好準備。
信息素養教育的內容體系根據本科生和研究生的需求和能力的不同而進行分級設置。本科生的信息素養教育內容以普適性教育為主,注重信息意識教育培養,讓本科生初步了解圖書館功能、布局、服務及資源和意識到圖書館和信息交流的重要性,如“信息達人”系列活動[4]。研究生的信息素養教育內容則注重告訴他們信息素養對其未來幾年的學科和科研的重要性,使其能在未來研究生生涯中主動培養自己的信息評價和利用、信息道德與倫理、專業資源了解與獲取、論文寫作規范等信息素養能力。
2.2共性與個性并存的專題信息素養教育
共性專題信息素養教育是指無專業限制的通用信息素養知識傳播,教育內容包括常用數據庫的使用、OFFICE等軟件的應用及文獻管理工具的利用等,一般通過常規講座來實現。個性化的專題培訓(個性專題信息素質教育)是指具有學科特色、特定人群需要的信息素養知識培訓,教育內容包括醫學文獻的查找與利用、博士點基金的申請等,這類需求主要通過定制講座來實現。
常規講座主要面向學校高年級本科生、研究生、教學科研人員開設,一般在圖書館內每周舉辦一次,旨在幫助學校研究生和科研人員在確定研究課題、立項、開題、研究或實驗、論文撰寫及投稿發表等學術活動的全過程中有效查獲、組織管理及利用文獻信息。
定制講座旨在滿足學校各院系、研究所、學術團隊、學生部、團委等社團的特定需要和個性需求,其組織形式一般是院系或團隊向圖書館提出定制講座的請求,圖書館根據其個性化需求(如學科競賽) 定制指導性講座,講座地點則根據需求設在院系或圖書館的小型研究空間。
2.3 線上與線下相結合的公共選修課
高校信息素養教育課程是教育部要求高校圖書館承擔的唯一課程,浙大圖書館主要承擔面向研究生的《計算機信息檢索》和《生物醫學研究信息快速獲取和評價》兩門課程。課程主要考慮系統化和層次化原則,采用課堂面授與網絡教學相結合的方式。這也是當前高校信息素養教育課程所采用的主流形式。
2.4面向“卓越”的嵌入式信息素養教育
“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是貫徹落實《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和《國家中長期人才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的重大改革項目[5]。卓越工程師離不開靈活的學習和創新性的思維、熟練運用各種信息獲取技能,以借鑒前人的經驗,探索研發的捷徑,直至產生創新的靈感。在此背景下,浙大圖書館以培養具備卓越工程信息素養的復合型人才為目標,將教學對象劃分為高年級本科生、碩士生及博士生,然后根據對象不同分別采用“嵌入啟蒙”“融合成長”及“拓展提升”3種具有針對性的教學方案,通過實體傳授和虛擬平臺兩個途徑展開教學,期望讓更多的學生參與其中。(1)嵌入啟蒙:針對高年級本科生,采用播放自制動畫視頻和PPT演講的方式開展嵌入式課程教學,為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起飛打下扎實基礎;(2)融合成長:針對碩士研究生,采用融入課題組的學術研討和科研進程,以專題形式帶動同學邊學習邊實踐,扎實掌握查找和利用文獻的技巧,從而讓其信息獲取能力伴隨其科研過程共同成長,避免學過就忘的現象;(3)拓展提升:針對博士研究生在科研和學習中遇到的個案問題,開展“一對一”的服務,從而全面拓展提升其信息資源的獲取能力、競爭情報的分析能力等。
2.5泛在的新型信息素養教育
在泛在信息社會的環境下,信息資源內容、信息設備、信息需求、信息行為、信息應用等莫不存在泛在性。筆者認為,在如此環境下,需要泛在的信息素養教育來實現師生信息素養的提升,包括泛在的教育方式(如“云中課堂”)和泛在的信息內容(如“精品講座”)。
“云中課堂”以移動互聯網為依托,基于學校的無線網絡,通過云技術,實現信息素養課程的云端教學,是云服務與教育云(以云計算的方式來提升教育的效率和質量)的結合,體現了信息素養教育可以隨處實現的特點[6]。它將信息素養課件拆分重組,以情景模擬為主;它提出問題或者由學生自己來發現問題,并設計方案,引導學生采用多種方法、多種工具來解決問題;用戶可以隨時隨地通過手機、平板電腦等手持終端利用學校的高速無線網絡訪問云服務器,并且可以根據自己的學習目標選擇喜歡的學習模式;這種方式潛移默化地提高了學生信息意識、信息工具使用能力及信息資源分析組織評價能力,從而逐漸提升學生的信息素養;用戶在學習過程中,可以實時地與教師及其他用戶進行交流,加深學習印象。
“精品講座”則體現了高校信息素養教育內容的泛在性。例如,浙大圖書館以打造系列“精品講座”為核心,為配合講座舉辦相關的導讀圖書展、藏品圖片展等活動來營造圖書館文化氛圍,如浙大圖書館舉辦了“尋找失落的文明——浙江文化系列”“藝術史系列”“國家記憶系列”“馬一浮人文講座系列”等精品講座,吸引了大批聽眾的參與。通過這種系列精品講座、文化講堂的方式,吸引更多讀者到浙大圖書館來,激發師生對內容的興趣,進而引導讀者在聽完講座之后查閱相關資源、進行延伸學習。與直接的信息素養教育授課相比,這種方式吸引了更多本科生的參與。
2.6質量反饋及評價
在高校信息素養教育體系中,選修課程僅僅是其中的一項。因此,雖然考試是一種非常有效的教育評估方法,但在浙江大學的信息素養教育質量評價反饋中,它僅作為一個方面的內容。由于浙大圖書館的教育體系更多地是通過各類講座、活動等非強制性方式來實現,因此其質量評估與反饋需要考慮較多的因素,質量評價指標包括PPT質量、參與人數、講座活躍度(互動程度)、課件點擊率、下載次數、用戶反饋信息等,圖書館還根據質量考核小組定期考核結果,不斷改進教育內容、提升教育質量、完善教育體系。
高校信息素養教育的有效實施需要人力資源等的保障。浙大圖書館的信息素養教育保障體系由人員保障、宣傳保障及空間保障組成。
3.1人員保障
培訓人員隊伍主要包括館員講師隊伍、學生信息專員隊伍、專家隊伍等。
館員講師隊伍建設將圖書館的個人館員(Personal Library)選拔與青年館員業務素養培訓相結合,統一教材、統一培訓,借助館員技能比拼大賽等活動激發館員的工作熱情,擇優選拔一批業務素質過硬、工作積極性高的館員講師隊伍。
學生信息專員隊伍建設則借助院系團委、學生社團等學生組織,選拔一批對圖書館工作和服務感興趣的同學加入到學生信息專員的隊伍中來,由館員講師對其進行定期的統一培訓,并設立相應的認證,學生通過認證后方可成為信息專員并為院、系、所的同學進行信息素養培訓、圖書館業務的推薦等,特別優秀者也可被納入到館員講師隊伍中來。這將大大擴大圖書館業務宣傳和培訓的人員規模,確保將圖書館的各項業務輻射到學校師生。
專家隊伍是培養高水平且與時俱進的館員講師的保證,其職責包括指導圖書館各層次信息素養具體教學計劃及實施,負責信息素養各類課程、講座及項目等的督導工作,旨在促進人才培養和隊伍建設,提升教學水平與效果。專家隊伍分為館內專家隊伍和館外專家隊伍。館內專家隊伍由圖書館咨詢部、讀者服務部和資源建設部負責人及具有豐富信息素養教學經驗的專業館員和學科館員代表組成。專家組根據需求組織內部試講,幫助主講者改進課件及講座質量。由主講老師完成的課件和教學內容,必須經過專家試聽這一程序,主講老師根據專家提出的意見和建議修改課件和教學內容,由專家確定后,主講老師才可以向讀者進行宣講。館外專家隊伍由院士、教授等組成,由圖書館聘任或臨時聘請,策劃主講“尋找失落的文明——浙江文化系列”等講座,以提高學生的科學和文化素養、啟迪其人生發展。
3.2宣傳保障
浙大圖書館成立了專門的應用與服務推介部門,指定專人負責信息素養宣傳海報的設計、制作與張貼以及制作講座所用的PPT系列模板;指定專人根據講座內容向不同的學科及用戶(老師、博士研究生、碩士研究生、高年級本科生、新生等)進行Email主動推送、通過網站發布講座信息;指定專人做好現場攝影等資料的收集、新聞報道工作等。這樣的宣傳保障機制既可以讓信息素養培訓人員專注于內容建設,也使宣傳工作做得更加專業、到位,進而保證講座成效最大化。
3.3空間保障
環境的“熏陶”對于人才的培養至關重要,好的培訓環境將會吸引更多師生的參與。因此,浙大圖書館除了使用各類大、中、小型會場進行信息素養培訓外,還專門建設了研究空間、學習空間等,給用戶提供一種創意性學習環境、創新的學習模式及共享的交流社區。研究空間是獨立、全封閉的研討室,每間可容納6~10人,配有投影機、白板、會議桌、網絡接口等,圖書館對其采用每間的使用者不少于4人、使用時間不超過4小時的方式進行預約管理,可在研究空間專門對某科研課題組成員進行培訓并現場演示、交流。學習空間則為用戶提供了相對獨立的個人學習環境,配置大屏輸出設備,用戶可通過有線或無線方式上網獲取資源、進行自助網絡學習,并在需要時求助館員進行相關輔導。知識空間則充分滿足不同專業學生對計算機軟硬件的特殊要求,為學習、科研提供全面支持,計算機中預裝各種常用的軟件,還安裝NoteExpress(一種參考文獻管理工具)、化學公式和數學公式編輯軟件等專業化應用工具軟件,用戶在此可以上網、自主打印、掃描、復印,進行工具使用和信息檢索咨詢等[7]。這些不同類型的空間為用戶提供研究、教育及學習等活動所需的不同載體信息資源的一站式服務,提升了信息素養教育成效。
浙大圖書館在構建高校多層次信息素養教育體系的過程中與學校本科生院系等進行了多次意見交換,結合對國內外高校信息素養教育狀況與趨勢的考察,完成了《圖書館多層次信息素養教育指導體系框架與實施方案》。實施方案分層設立了面向不同用戶群體的信息素養教育目標及相應的信息素養能力指導實施方案,確立了負責本科生、研究生及教學科研人員的教學工作的責任部門和協同部門及其職責和工作內容,保障了多層次信息素養教育工作有序開展。經過幾年的實踐,浙大圖書館多層次信息素養教育體系取得了較好的成效,圖書館開設的各類與信息素養教育相關的教學、講座及其他活動,得到學校師生越來越多的關注和喜愛,如常規講座時常爆滿,師生紛紛發郵件表示感謝,認為圖書館舉辦的相關講座讓其受益匪淺;得到學校相關部門(包括本科生院系和大學園區)的認可,面向新生的信息素養教育方案被列入學校新生教育計劃;得到浙江省高等教育教學改革項目主管部門的重視,面向卓越的嵌入式信息素養教育已被列入浙江省高等教育教學改革項目。
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與用戶需求的變化,信息素養教育的內涵和外延也需要不斷變化。例如,當前轟轟烈烈的MOOC( 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大型開放式網絡課程)運動正在激烈地影響著全世界的高等教育模式,將會給信息素養教育帶來怎樣的沖擊?筆者認為需要思考兩方面的問題:第一,信息素養MOOC對圖書館員的沖擊問題,這將與其他MOOC的沖擊一樣,且信息素養教育作為一種通識教育,更易于“MOOC化”。然而,教師的天職是授業和解惑,MOOC在授業方面能做得很好,但如何能保障高質量的解惑呢?且教師現場授課的與時俱進性與地域文化特性也是MOOC難以跟進的。第二,高校圖書館如何參與本校轟轟烈烈的MOOC建設?筆者認為圖書館應該從一開始就介入,在各種MOOC設計中嵌入信息素養教育內容,這樣將能更好地實現信息素養教育的目標。
“碎片化時代”的來臨極大地影響了用戶的學習習慣,用戶的需求也在不斷地改變。人們用于學習和研究的時間被頻頻來襲而又無序的大量信息和包含著信息的各種事務割裂得支離破碎,越來越多的人感覺到自己的生活充滿了時間碎片。針對這一挑戰,高校圖書館可以將信息素養教育內容進行“碎片式信息傳播”,讓有需要的用戶完全可以利用其時間碎片進行“碎片化學習”,“云中課堂”的設計初衷即源于此。當然,“碎片式傳播”并非簡單地將信息素養教育碎片化,必須“形散而神不散”,需要系統化的設計、布點及管理。
總之,高校信息素養教育是一個系統、復雜而又必須開展的工程,是人類適應信息社會的生存之道,是學習型、知識型社會的基礎要素,高校圖書館必須對其進行系統、分層規劃并積極實施,同時也必須耐心地看待效果,并將其置于戰略高度對待。
[1]錢佳平.知識經濟時代的圖書館教育職能:信息素養教育[J].圖書館雜志,1999(1):15-16.
[2]艾春艷, 趙飛.北京大學學科信息素養教育的多維拓展[J].數字圖書館論壇,2013(4):63-66.
[3]高協, 宋海艷, 郭晶,等.面向創新的信息素養教育規劃與實踐:以上海交通大學圖書館為例[J].圖書情報工作, 2013,57(2): 10-14.
[4]朱玉奴, 田稷, 錢佳平.高校本科生信息素養教育的實踐與思考:從浙江大學圖書館“信息達人”訓練營課程談起[J].浙江高校圖書情報工作, 2001(2):32-36,63.
[5]教高[2011]1號.教育部關于實施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的若干意見[EB/OL].(2011-01-08)[2014-03-12].http://www.moe.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s3860/201102/115066.html.
[6]云霞, 沈利華, 李紅, 等.高校信息素養教育“云服務”平臺構建.現代教育技術, 2013,23(5):108-112.
[7]浙江大學圖書館.浙江大學信息共享空間[EB/OL].(2012-06-01)[2014-04-19].http://ic.zju.edu.cn/clientweb/xcus/ic/space_info.aspx.
田 稷 女,1968年生,浙江大學圖書館副館長,副研究館員,已發表論文10余篇。
李 懿 女,1983年生,現工作于浙江大學圖書館,助理館員。
錢佳平 女,1962年生,現工作于浙江大學圖書館,研究館員,已發表論文10余篇。
陸國強 男,1964年生,現工作于浙江大學圖書館,副研究館員,已發表論文6篇。
黑龍江省邊疆萬里數字文化長廊建設雞西地區設備發放及密山市全覆蓋啟動儀式在密山市舉行
2015年9月29日,黑龍江省邊疆萬里數字文化長廊建設雞西地區設備發放及密山市全覆蓋啟動儀式在密山市政府會議室舉行。黑龍江省圖書館館長高文華、密山市政府副書記任峰、密山市副市長金香蘭、雞西市圖書館館長扈佳俠等出席儀式。儀式由密山市副市長金香蘭主持。出席本次儀式的單位有密山市委宣傳部、文化廣電體育局、商務局、衛生局、旅游局、人民醫院、圖書館、各鄉鎮政府、65915部隊、邊防檢查站、邊防大隊、海關、興凱湖博物館。此外,兄弟館雞東縣圖書館、虎林市圖書館等單位相關領導及工作參加本次活動。
儀式上,高文華館長介紹了我省開展邊疆萬里數字文化長廊建設情況及取得的階段性成效,并表示邊疆萬里數字文化長廊密山市全覆蓋啟動儀式標志著我們黑龍江省邊疆數字文化長廊建設進入了一個全面覆蓋的實施階段。
黑龍江省邊疆萬里數字文化長廊建設雞西地區設備發放及密山市全覆蓋啟動,標志著雞西地區數字文化長廊建設的全面鋪開。在今后的工作中,相關各單位將會認真抓好后續工作的推進落實,真正把這項惠民工程打造成服務基層、服務百姓的民心工程。
(王 珊/供稿)
Study on Constructing the Multi-Level Information Literacy Education Systems of the University
The information literacy has become a kind of competence of people's survival and development in the modern society.Therefore, the information literacy education of the university is very important.Zhejiang University Library has constructed a multilevel information literacy education system of university, established the guarantee system including personnel guarantee, publicity guarantee and space guarantee system to promote the success of the information literacy education, and has achieved good effects.It is significant for our country to carry out the information literacy education of the university library.
Information literacy education; University; Library
G252
A
2014-04-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