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鈞
如何上好高三英語第一輪復習課
——以一節公開課的教學設計為例
劉鈞
本節課為高三英語第一輪復習課,復習內容為新課標高中英語必修1第三單元Travel journal.,在對學生和教材進行合理分析后,教師制訂了相應的教學目標和教學重難點。課堂上,教師主要利用任務型教學模式用一課時完成本節課的教學任務。教學設計構思巧妙,教學步驟由淺入深,課堂活動內容豐富,學生參與積極性高,收到了較好的教學效果。
高三英語;一輪復習;教學設計
進入高三后,大部分學校的英語學科都進入了第一輪復習階段。高三第一輪復習作為高考基礎知識的復習,其意義和重要性不言而喻。因而,如何做好第一輪復習并提高其效率成為每位高三英語教師要面對和思考的重要問題。下面,筆者結合自己的一節公開課,來談談如何上好第一輪復習課。
本節課為高三英語第一輪復習課,授課對象是本校高三12班的學生,授課內容為新課標高中英語必修1第三單元的Travel journal。
任務一:單詞測驗
教師利用課前的五六分鐘對今天所要復習單元的詞匯和短語進行測驗,以檢查學生課前的復習情況。
【評析】詞匯復習貫穿于整個英語復習過程且是重中之重。聽寫通常作為一種長線策略,主要用于幫助學生復習和鞏固所學的單詞。作為檢測詞匯的策略,單詞聽寫是促進學生自主學習詞匯、提高詞匯的復現率、檢查和評估學生掌握詞匯情況的常規檢測手段(黃遠振 2003)。復習課的單詞檢測不同于教授新課時的單詞測驗,強調了知識的以舊帶新、相關知識的整合以及易錯點的提示。如在聽寫finally一詞時,教師就讓學生寫出其同義詞eventually及詞組at last;在聽寫attitude時,提醒學生注意不要寫成altitude;在聽寫prefer時,要求學生寫出其過去式、過去分詞preferred。
任務二:頭腦風暴
本單元的中心話題是“Travel”,教師圍繞這一中心話題,設計了“time,destination,things to take,background information,means of transport”五個小話題,分給五組的學生。教師發給五組各一張紙,要求每個學生至少寫出一個與小話題有關的單詞或短語,并且不重復。紙張先發給最后一排的學生,再依次往前傳。最后,將學生的成果利用投影儀進行展示。
【評析】利用“頭腦風暴法”來激活學生知識網絡中的詞匯,是學習英語詞匯的一個有效方法。“頭腦風暴法”即“Brainstorm ing”,是一種激發學生創造性思維的方法。它是由美國創造學家奧斯本于1939年首次提出的一種教學方法,其目的是給學生創設想象和思考的時間和空間,以激活其頭腦中各種相關的圖式,比如,想法、概念、形象和印象等(王松美 2002)。在采用“頭腦風暴法”時,通常是由教師作為指導者,圍繞一個特定的話題展開討論,從而在這個過程中,讓學生相互啟迪、暢所欲言;它可以以小組為單位進行,也可以在全班進行。該任務的目的是通過頭腦風暴激發學生頭腦中有關旅行這一話題的相關詞匯。
該任務的完成采用了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實驗)》(教育部 2003)提出,教師要引導學生主動學習,幫助他們形成以能力發展為目的的學習方式,鼓勵學生通過體驗、實踐、討論、合作和探究等方式,發展聽、說、讀、寫的綜合語言技能。而小組合作學習就是一種引導學生學習的有效方式。合作能增強集體的凝聚力,并形成積極的課堂氣氛,促進學生智慧和良好品德的發展。在小組活動中,學生實際獲得了學習的主體地位;教師不再是課堂上單向傳授知識的人,學生也不再是被動的知識接受者。信息交流的方式由單一的教師講授變為多元的師—生、生—生互動的交流方式(尹剛、陳靜波 2004)。教師還精心設計了小組合作學習的任務,把大話題分解為小話題,為學生降低了難度;五個小組各自有各自的任務,這些都有利于小組活動的開展。任務安排明確,每個學生至少寫出一個單詞或短語,并且不重復,避免了小組活動只有少部分學生參與的弊端。最后,把學生的思維成果利用投影儀進行展示,以便全班同學都能思考別組的學生的問題,并提出建議,有效地進行了復習。
任務三:重難點解析
語內錯誤是由目的語項目內部之間互相干擾,或者目的語項目學習不完整而導致的,是學習者在內化的目的語部分規則系統后,由于理解不準確或者不完整而導致不能全面運用目的語的內部干擾錯誤。本文主要從詞匯、句法、語篇三類錯誤進行分析。
利用學生手頭的第一輪復習用書《2014年福建省高考總復習綱要——英語(人教版)》著重講解了 prefer,persuade,determ ind,make up one’sm ind等重點詞匯、短語及本單元的重點知識點insist后接賓語從句的用法。
【評析】講授法是教師通過簡明、生動的口頭語言向學生系統地傳授知識、發展學生智力的方法。從教師教的角度看,它是一種傳授的方法;從學生學的角度講,它是一種接受性的學習方法。其優點是在較短的時間內,教師能夠按照一定的體系和步驟,借助各種教學手段,向學生傳授較多的有關各種現象和過程的知識信息,教學效率高。其缺點是講授法就其本質而言是一種單向性的思想交流或信息傳輸方式。在大多數的情況下,教師不能夠影響所傳遞的知識的性質、速度和供給量,如果過多地使用,會導致學生思維的異動。所以,教師在課堂上一定要精講,不能“一言堂”“滿堂灌”,剝奪學生獨立思考的時間和空間。因此,對本單元的知識點,教師沒有面面俱到、照本宣科,而是有所側重、精心講解。
任務四:練習
教師精心設計了三種練習,一是詞語辨析;二是用所給單詞的適當形式填空;三是完成對話。先利用練習來鞏固本單元的重點詞匯和語法點,最后再讓學生把對話分角色表演出來。
練習1:詞語辨析persuade/advise
(1)I tried to________________my father to giveup smoking,butin vain.
(2)I__________________my father to give up smoking,but in vain.
(3)He wanted to_______________his wife to seehis cousin,but failed.
(4)He _____________________ that they should startatonce.
(5)Finally she_________________him into going to thehospital.
練習2:用所給單詞的適當形式填空
(1)The farmer insisted that the neighbor____________(steal)hissheep.
(2)The government insists that waste water ________________(make)clean before going into the river.
練習3:完成對話。
This is a dialogue adapted from the J______to thewest.
Zhu Bajie:Brother Sha,the demon is too powerful.We can’tdefeathim.It’s time forus to say goodbye to each other.Givememy_______.
Sha Wujing:No.Iwon’t do that._______I’d _______ to follow Master,I have never thoughtabout________________.
Zhu Bajie:Don’tbe so_________.We can’tdo anything about it.
ShaWujing:I_________dying_____giving in. Wemust_______BrotherMonkey to comeback.
Zhu Bajie:Maybe you are right.Iw illhavea try.
【評析】高質量的練習是高質量課堂的基礎。本節課的課堂練習設計有以下幾個突出特點:一是立足課本,注意基礎性,如練習(1);二是抓住重點,注意針對性,如練習(2);三是形式活潑,注意趣味性,如練習(3)。該對話由《西游記》的一段對話改編而來,既提高了趣味性,又復習了本單元中journey,parcel,determ ine,give up,prefer...to,persuage等重點詞匯的用法,有很強的針對性。
任務五:作業布置
1.背誦小對話。
2.完成作文:國慶節快到了,請你給你的父母或好友寫一封信,邀請他們和你一起去旅游。信中應包括旅游目的地、選擇此地的原因及旅游需帶的物品。
【評析】作業是鞏固知識、提升能力的重要手段,是培養學生良好學習習慣、促進學生個性發展的重要途徑。作業是教學的延伸和拓展,是教學的一個重要環節,它與課堂教學、課外活動一起構成了完整的教學體系。本節課教師精心設計了背誦及寫作兩個作業。古人云:“熟誦以貫之,思索以通之”。意思是背誦能幫助思考,思考需借助背誦。背誦是學習英語的一種有效方法,是知識輸入的一種有效途徑。它不但可以幫助學生掌握大量的英語基礎知識,而且可以培養豐富的語感,進行聽、說、讀、寫各項活動。在高三第一輪復習中更要注重學生的背誦。而英語寫作能力是英語聽、說、讀、寫四種基本能力之一,英語寫作能有效地促進語言知識的內化。Swain(1985)提出“可理解輸出”假設,認為包括寫在內的語言產生性運用有助于學習者檢驗目的語句法結構和詞語的使用,促進語言運用的自動化,有效地達到了語言習得的目的。通過寫作,英語知識不斷得到鞏固并內化,有利于英語技能的全面發展。該寫作作業的設置,把剛才學生在課堂上寫出的單詞在課后做了由詞及句、由句及文的升華,充分體現了作業布置源于課堂又高于課堂的原則,有利于學生知識的內化。
縱觀整節課,教師擺脫了傳統的第一輪復習課“教師拼命講、學生拼命記,教師講得累、學生學得苦”的傳統教學模式。這節課教學設計獨具匠心,教學步驟合理緊湊,課堂活動內容豐富,學生參與積極性高,真正貫徹了“教中學、學中用”的策略,使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氣氛中完成了本節課的學習任務。所以,作為廣大一線教師,應該要真正靜下心來思考最有效的教學方式,以使高三英語第一輪復習課達到效益最大化。
引用文獻
黃遠振.2003.新課程英語教與學[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
教育部.2003.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實驗)[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王松美.2002.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J].中小學外語教學,(8).
尹剛,陳靜波.2004.給英語教師的101條建議[M].南京: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
Swain,Merrill.1985.Communicative Competence:Some Rolesof Comprehensible Inputand Compresible Output in its Development[A].In S.Gass& C.Madden(eds.).Input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C].Row ley,Mass:Newbury House.
作者信息:366000,福建永安,福建省永安市第一中學
yayzlj@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