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慶宏
高中英語聽力材料的特點及訓練策略
孟慶宏
聽力能力是中學教學大綱所要求培養的四項基本技能之一,也是學習外語最有效、最重要的手段之一,因此,在高中英語教學中如何合理、有效地利用豐富的聽力材料提高學生的聽力理解能力,這是值得廣大英語教師思考的一個問題。本文擬從分析高中英語聽力材料的特點入手,探討教學策略,以求有效地培養學生的英語聽力理解能力。
高中英語;聽力材料;訓練策略
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實驗版)指出,語言技能是語言運用能力的重要組成部分。語言技能包括聽、說、讀、寫四個方面的技能以及這四種技能的綜合運用能力。其中,聽是人們進行語言交流的重要手段,也是人們學習語言的主要途徑。著名語言學家Krashen曾經說過,無論是兒童還是成年人,在學習和運用語言的過程中,頭等重要的事情就是聽力理解。只有當學生的聽力能力得以發展時,他們才能對其表達充滿自信。如果聽不懂,就無法獲得語言信息輸入,更談不上語言信息輸出。在英語的學習和應用中同樣如此,如果聽不懂,那英語的交流工具意義就成為空談。
聽力能力是中學教學大綱所要求培養的四項基本技能之一,也是基礎教育階段英語教學的重要目的之一,聽力是學習外語最有效、最重要的手段之一,因此,在高中英語教學中如何合理、有效地利用豐富的聽力材料,提高學生的聽力理解能力,是值得我們廣大英語教師思考的一個問題。本文擬從分析高中英語聽力材料的特點入手,探討教學策略,以求有效地培養學生的英語聽力理解能力。
目前高中生英語聽力材料比較單一,主要是由英語聽力套題材料和課本聽力材料兩個部分組成。由于課本的閱讀材料題材廣泛,涉及了天文、地理、歷史、人物、日常生活、文學藝術、科學技術、環境保護、體育衛生等各個領域,隨之配套的聽力材料也就有了相應的廣泛的題材。這有利于拓寬學生的知識面,培養學生的興趣。
課本聽力材料主要是高中教材中單元聽力部分以及Workbook中補充的聽力材料。這些聽力材料都與課本單元內容有關,是單元內容的延伸。而且體裁多樣,有記敘文、說明文、議論文等。作為教師,要有整合教材的能力,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可以適當刪減聽力材料,或者將Workbook中的聽力材料和課本聽力材料融合到一起。整合過的聽力材料才會對學生的聽力能力培養有更好的幫助。針對高中聽力材料題材廣泛、體裁多樣的特點,英語應該采取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激發學生對聽力材料的興趣,做好聽力前的心理準備。
(一)聽前活動
聽前活動主要引導學生進入聽力環節或者幫助學生聽懂材料,它的形式靈活多樣。如單詞學習、頭腦風暴、口語活動等等。
1.單詞學習。由于聽具有過耳即逝的特點,很多學生在聽的過程中碰到生詞生句,無法瞬間辨析出該詞或句子的意思,思維一直停留在生詞生句的理解上,而忽視了后面的內容。教師可以在導學案中將生詞生句打印出來,供學生學習。特別是針對新聞材料較難,學生新聞詞匯量少的情況,可以在聽前設計單詞學習環節,降低聽力難度,減輕學生的畏難心理。
2.頭腦風暴。頭腦風暴可以用做熱身活動,幫助學生回憶所學知識,也為隨后的聽力活動做好鋪墊。要求:簡要地介紹聽力材料的主題;讓學生聯想與該材料有關的詞匯;讓每個學生說一兩個詞匯。如在給學生聽人教版Book 4中第一單元Women of achievement的聽力材料(Arewomen given a fair chance?)時,學生會聯想到以下詞匯:career,choose,have difficulty doing sth,education,marry,look after,etc.
3.口語活動。聽與說是相輔相成的關系。巧妙地運用聽說活動才能提高學生的英語交際能力。教師可以在聽力導入時設計口語活動環節,讓學生介紹與聽力材料相關的內容,比如在學習人教版必修1 Unit5Nelson Mandela中的聽力材料時,先讓學生回顧剛學過的閱讀課文中關于南非黑人曾經面臨的一系列不平等現象,而后就練習1的問題展開討論:除了文中提到的內容以外,南非黑人還必須忍受哪些不平等待遇?這些活動能夠最大程度地調動課堂氣氛,吸引學生積極參與課堂活動。
(二)聽中
教師要根據教學目標、聽力材料的難度和特點來決定其播放方式。例如,在教English around the world這一篇聽力材料前,選擇一小段BBC和VOA的節目錄音,對比播放,讓學生對英國英語和美國英語的語音差異有一些感性認識,討論總結美國英語與英國英語在語音上的不同之處,在此之后,學生就會產生一種強烈的求知欲望,想進一步了解美國英語和英國英語的差異,此時,可謂水到渠成,事半功倍。聽較難的聽力材料時,比如,教師在播放新聞、天氣預報聽力時,可反復播放,遇到關鍵詞的時候,可以暫停;或者可以讓學生重復所聽到的句子。
(三)聽后活動
聽后活動是學生對信息進行再處理的過程,也能幫助學生進一步理解所聽內容。聽后活動的設計主要是由教學目標和聽力材料決定的。活動的設計要以學生為中心并培養他們的語言技能。諸如新聞播報、歌曲表演、配音、角色扮演等等。推薦一個實用又會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課后活動:
活動:英語電影配音
首先,要選取學生喜歡、內容健康向上的電影,筆者認為動畫片《獅子王》就是一個能夠練習配音的好電影。教師可節選辛巴小時候和爸爸對話的部分內容進行播放。(注意:電影的字幕要進行處理,否則會分散學生的注意力,影響聽力效果。)
其次,播放視頻的同時,讓學生按要求完成聽力問題。
再次,讓學生根據電影中的角色分成小組練習,每個學生選擇一個角色。同時要求學生分析角色的性格特點,注意語音語調和情緒。
最后,播放無聲電影,要求每個小組進入角色配音階段,并適當增加個人表情和肢體語言。
(四)精聽與泛聽相結合
每天堅持半小時的訓練,持之以恒。精聽,是讓學生不僅聽懂整篇文章的意思,還要聽懂每一個句子,每一個單詞。一般情況下,精聽要求學生多聽幾遍,或者將文章分成語段、語句,各個擊破,或者是逐詞逐句地聽寫練習,重點是對語句的理解。泛聽,不要求學生聽懂文章中的每一個句子,每一個單詞,主要是抓住文章大意,重點是對語篇的理解。
在聽力教學中,應該把精聽與泛聽結合起來,培養學生的基本功,積極思維的聽力習慣和語篇理解能力。精聽是訓練基本功,泛聽是鞏固和擴大精聽的成果,一個是手段,一個是目的,結合起來才能達到聽力教學目的。
高中英語聽力套題分為兩節,10段材料。所呈現的形式,除了對話就是獨白。問題的設置也主要從what,who,when,where,why等幾個wh-問題對學生進行提問。因為是以應試為目的的教學,所以不管是在形式和選擇時間上,都是與升學考試形式要求一致。一般來說,教師給學生做訓練的聽力套題形式和高考聽力題形式一致,聽力播放的時間為十五分鐘左右,每段錄音都是發音清晰的、語速中等。選擇這種材料進行聽力訓練,學生聽力方面的綜合能力并沒有得到多少提高。尤其是由于這種材料中問題的設置較簡單、答案較直觀,所以很多問題的答案學生通過聽懂個別單詞或句子就能找到答案。在這些傳統聽力材料的應用中,學生不用對全部的信息進行處理,只需要聽到個別答案就完成聽力訓練。但近兩年的高考英語聽力試題有些改變,尤其是問題的設置,學生不能根據所聽到的關鍵詞輕易選出答案。要提高英語高考聽力成績,筆者認為應該從以下幾點入手:
(一)語音訓練
語音是構成聽力知識性障礙最重要的因素之一。語音障礙的形成不僅僅是指語言、語調,而且還包括朗讀技巧。語音基礎的優劣將會直接影響到中學生乃至大學生們聽力水平的提高。比如很多同學把/θ/發成/S/這個音,這就造成學生不能正確發thank,three,think等單詞的音;把//音發成/Z/,/Λ/ 和/a:/音不分,也不能正確發/e/,//,з/,/r/等音。只有發音正確,才能把單詞讀準確,這樣才能讓別人聽懂自己說什么,聽懂別人說的什么。同時還要注意意群、停頓、升降、句子重音、熟悉連讀、弱讀、不完全爆破、縮略等現象。比如說:1.Weshould/try our best/to work hand.2.How did you celebrate the Spring↘Festval?在平時練習中,要多朗讀,模仿磁帶,大聲、快速地朗讀聽力教材,從而提高自身的語音、語言水平。尤其是要掌握美國英語與英國英語在語調、連讀、重讀、弱讀以及用詞方面的差異。例如:wanna=want to,gonna=going to。
(二)增加文化背景知識的積累
英美文化背景知識的缺乏、思維方式的差異是影響中國學生英語聽力理解能力提高的主要原因。如果學生在英美國家人民的生活習慣、文化背景、興趣愛好、風土人情及生活方式等方面知識貧乏,就會影響聽力。下面的例子就充分說明了文化背景知識和正確的思維方式在聽力理解中的重要性。
Example:
a.He isata drugstore.
b.He isata departmentstore.
c.He isata doctor’soffice.
應試者聽到的內容為:besidesmy prescription,Ineed some toothpaste,a bar of soap,and some asprin.此題的關鍵是drugstore一詞。此體正確答案是a。任何熟悉美國社會文化的人都知道drugstore是美國所特有的,指出售藥品、飲料、糖果及其他日用雜物的“雜貨店”。如果聽話者對此詞的文化意義缺乏了解,按中國的文化觀念按照字面意思單純地理解為“藥店”,盡管聽懂了全句的內容,仍然會找不到正確答案。這是因為英語drugstore與漢語“藥店”在語義上有較明顯的非對應性。所以增加閱讀量,積累詞匯和語法知識,了解文化背景知識是非常重要的。只有對英語國家的文化背景、歷史知識、風土人情、宗教信仰、禮儀等方面有了了解,在聽力理解中就會減少障礙。
(三)擺正心態,迅速進入狀態
高考結果分析反映,聽力測試的前五題丟分較多,這是因為在考聽力時,考生似乎進入狀態比較晚,心情煩燥不安,注意力不能集中,還沒等聽出個頭緒就結束了。一旦開頭有聽不懂的部分,有的考生馬上就會心慌,導致后面的問題也聽不懂。所以教師要培養學生的淡定心態。要保持良好心態,學會善于預覽,做到有的放矢。高考聽力測試具有瞬時效應、信息效應和心理效應的特點,學生需要穩定心理才能沉著應答,發揮出正常的水平。在平常的聽力訓練當中,應排除雜念、集中精力、全身放松,保持最佳競技狀態,把注意力全部集中在聽音之上,充滿信心,沉著冷靜。在考試時,遇到未聽懂或未完全聽懂的內容,對于實在沒把握的內容,也應采用閱讀理解的方法去推測。準確獲取對話中的具體信息,如時間、地點、人物、數字、價錢等,它們在試題中占相當大的比例。這類題要求學生在聽清、聽懂信息的同時,還要對所聽到的信息做簡單的計算、比較、深層推理等。切忌聽錄音時在某一個詞語上冥思苦想、耿耿于懷,打亂聽后面內容的心理節奏。
(四)快速讀題預測,變被動為主動
在聽力測試過程中,考生在聽完每段材料后都有10秒鐘的時間來回答有關小題和閱讀下一小題。所以考生應充分利用播放錄音的間隙,閱讀每題的題干和選項,強記關鍵目標詞語,充分利用題干、選項和自己的知識和經驗,作適當的分析與推斷,預先猜測對話或獨白的內容,進而縮小“包圍圈”,做到有的放矢。
(五)緊緊盯住關鍵詞句
由于高考聽力材料信息量大,在有限的時間內捕捉關鍵詞句就成了英語聽力的一個非常重要的環節。有些考生在做聽力測試的過程中抓不住重點,盲目逐詞逐句地聽,不免掛一漏萬。其實,在聽錄音的過程中,只要捕捉到關鍵的詞句就基本能找出問題的答案。
(六)手、眼、耳各器官協調并用
在聽第六到第十段長對話或獨白時,考生不可能記住錄音材料中涉及到的全部信息,特別是一些數據、時間、地點、人名等。所以考生就應做到耳聽、眼讀、腦思和手劃同時進行。有必要時,考生還要對一些非常重要且易忘的信息做速記。速記時遵循的原則是簡單、易懂、快捷,可采用字母、縮寫、符號、漢字等形式,具體形式因時而異,因人而異。
引用文獻
宋德如,孔鍇.2005.現代教育新理念解讀[M].合肥:安徽大學出版社.
尹梅.2011.淺談多主題聽力材料在高中英語聽力教學中的運用[J].南方論刊,(3).
作者信息:133000,吉林延吉,吉林省延吉市第三高級中學
15417700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