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小銀
經濟全球化的發展趨勢下,我國市場經濟體系逐漸受到了國際社會的影響,很多英語方面專業人才的需求量逐漸增加,并且對于人才的英語素質水平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與標準。作為整體教育體系中的重要一環,高職教育活動的開展一直是我國培養專業應用型人才的主要陣地。而英語教學一直是高職教育中的重要組成部分,針對當前教學中存在的一系列問題,學校和教師要深入研究相關問題,明確對學生能力的培養目標和教學方向,創新教學模式和教學理念,更好地幫助學生實現英語素質的提高,為社會培養更多的高素質人才。
現階段,我國高職院校的英語教學體系尚不完善,整體教學規劃定位不夠明確,因此,難以真正滿足學生的職業發展需求。在我國的高等教育體系當中,高職院校和普通高等院校之間存在很大的區別,高職院校更加重視對專業型崗位人才的培養,教學活動中重視培養學生的職業技能素質。相對于普通院校來說,其生源的整體素質水平參差不齊,職業發展方向也不盡相同。高職院校的英語教學體系不能對職業英語的特點進行突出,相對于普通院校來說并不存在明確的不同,甚至很多教學活動都是延續普通院校的活動模式。由于對人才定位和教學目標缺乏系統性、科學性的控制,從而導致了整體教學活動的開展缺乏計劃性與系統性,英語教學的指導思想不夠明確,對英語學科教學活動的控制定位也不夠明確。
近年來,高職院校不斷擴招,生源持續增加。與此同時,社會的發展使得不同行業對相關職業人才的要求和標準也在不斷的提高,這對于高職院校的整體教學水平提出了新的要求。但是,面對新的形勢和挑戰,我國高職院校的整體英語教師的數量沒有與之同步增加,而相關教學能力依然停留在以往的階段,基礎教學設施沒有與時俱進地進行完善。一部分高職院校的英語教師其本身需要肩負公共英語和專業應用的教學工作,他們授課時間較多,缺乏自主研究和探索的機會,相關英語教學水平和能力方面的成長受到了諸多的限制(劉艷紅 2012)。另外,高職學院對教師的培訓工作開展也不夠深入,教師缺乏深入到企業當中了解不同崗位對學生英語能力素質方面需求的經驗,整體教學的知識結構不夠先進,教學內容難以與時俱進地發展。
高職院校開展的英語教學活動與普通院校有著很大的區別,他們更加重視對學生英語應用能力的培養,重視學生英語思維習慣和交際能力的提高,重視學生職業素質的成長,以培養他們走入崗位之后的英語綜合能力水平為關鍵。但是,由于教學模式上存在一定的不足,從而導致了學生在英語學習的過程中,整體學習過程過于被動,對于英語的應用意識不夠強大,對于英語的學習過程也不能很好地與自身的職業進行有效的結合,機械化的學習過程導致了學生的英語實際應用能力嚴重不足,就業的競爭力受到很大的影響。
眾所周知,高職院校學生基礎知識掌握的水平有限,在面臨英語學習的過程中會遇到較多的困難。高職院校的英語教師在實際教學活動中,對學生的英語基礎能力的培養不夠重視,難以真正促進學生英語能力方面的提高。與此同時,很多教學手段改革的過程中,相關的執行效果不佳,一些不合理的教學手段難以達到應有的教學效果。
高職院校的英語教學活動需要突出自身的特色,明確人才培養的目標,關注學生綜合素質以及英語思維的鍛煉,真正培養出適應社會崗位需求的應用型專業人才。在實際教學活動中,教師要在幫助學生掌握基礎知識和交際應用技能的基礎上,適當地增加本行業相關的英語資料,為學生走入工作崗位奠定良好的基礎。對不同專業的學生,教師要打造特色化的教學方向(蔡玲玲 2011)。例如,對一些文秘和外貿專業的學生,教師可以適當地給學生增加翻譯、閱讀以及寫作方面的訓練機會。對一些旅游專業的學生,教師則可以增加鍛煉學生交際能力方面的內容。這種結合專業特點的英語教學活動,可以更好地提高整個教學活動的計劃性,讓教學實施過程真正符合職業人才的培養需求。
高職院校要加強師資隊伍建設,不斷完善基礎教學設施建設,為英語教學活動的開展提供一個堅實可靠的基礎。作為英語教學活動的設計者、引導者和組織者,教師本身的專業素質和能力水平直接影響了整個教學活動的開展效果。學校要適當地增加英語教師隊伍的編制,積極舉辦各項培訓交流活動,給予教師足夠的自我學習和研究空間,讓教師自身的專業教學能力可以得到與時俱進的提高。在教師人才引進方面,學校也要加強考核和篩選,真正引入一些優秀的教師人才,并且給予他們一個良好的成長平臺。通過對教師隊伍的不斷優化和調整,整個教師隊伍的綜合素質水平才能適應新時期的教學需求。另外,也可以適當增加外籍教師的名額,讓學生養成用英語交流的習慣。
英語學科本身是一門語言學科,有較強的工具性特點。高職英語教學活動的開展也要深刻地認識到這一問題,在教學中突出對學生英語技能和素質方面的培養,對教學模式進行適當的創新和優化調整。針對于以往單一、陳舊、被動的教學模式,教師要對教學思路和理念進行創新,以一個引導者的角色讓自己參與到教學活動當中,圍繞學生來開展各項教學活動。針對不同水平和層次的學生,教師要采取分層次的教學方式,讓不同水平的學生都可以得到成長和發展(陳曉蘭 2011)。在設計教學活動的過程中,教師要通過各種手段來提高學生的學習參與興趣,以各種情境教學、任務教學等方式,讓學生在實踐中鍛煉英語的交際能力。教師要為學生制定一套科學有效的學習方法,選擇科學的組織形式和教學手段,結合語言的培養需求,組織一些演講、辯論、實戰模擬等活動,讓學生在鍛煉的過程中展示自己,實現英語能力的提高。
綜上所述,我國現階段在發展高職英語教學活動開展的過程中面對著眾多的問題,我們要以正確的眼光進行看待,創新教學理念和教學思路,貫徹執行素質教育的相關目標,培養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和應用能力,對相關教材內容進行科學的選擇,突出學生的主體性,更好地幫助學生實現英語素質能力的成長,打造優秀的復合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