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盈
高職學生英語自主學習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
黃盈
高職英語教學應注重英語學習的實用性,培養學生的英語綜合應用能力和自主學習能力,以利于學生靈活運用英語知識,為學生今后持續性的學習奠定基礎。從高職英語教學實際出發,以高職學生為研究對象,分析高職學生英語自主學習存在的問題,并據此提出相應的建議和對策,從而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培養學生的實踐精神和創新能力。
高職學生;自主學習;問題;對策
培養學生的英語綜合應用能力,增強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已成為高職英語教學的重要內容。高職英語教學要圍繞職業教育這一主題,明確英語教學的中心任務,使學生在今后的工作中,能結合自己的實際加以靈活運用,為學生今后持續性的學習奠定基礎,從而適應不斷飛速發展的時代的需要(程曉堂 1999)。
筆者執教高職院校信息類專業英語教學,通過觀察發現,高職學生缺乏自主學習英語的動機意識、科學系統的學習策略、自我監控能力和自主學習環境利用等諸多問題。大部分學生英語基礎較為薄弱,學習方法不當,自主學習能力較低,導致對英語學習失去興趣,英語學習成績下降。
(一)自主學習動機缺乏
進入高職學校以后,學生沒有了升學的壓力,學業較為輕松,加之教師布置的作業相對較少。因此,許多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下降,認為只要完成教師布置的作業即可,不需要進行預習、復習、鞏固知識,只要求考試及格,學習的主觀能動性相對較低。在英語課堂上,筆者發現只有少部分學生能積極參與并配合教師的課堂活動,而其他很大一部分學生缺乏英語學習的動機和興趣,不能積極配合并參與教師的課堂活動。
(二)學習主體意識不強
目前在高職學校中教師大多采取傳統的教學方法,學生處于被動地位,缺乏學習的主動性。大部分學生對英語學習目標不明確,不知道該學什么。有的學生從不制訂英語學習目標,或者說根本就沒有學習目標;有的學生雖然制訂了學習目標,但是根本不能夠按照學習目標進行學習。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很被動,缺乏學習的主體意識。
(三)自主學習的策略缺乏
學生缺乏科學系統的學習策略,在學習上不善于歸納、分析、總結和提高。在考試方面,學生十分依賴教師,從不主動復習,而是希望教師能劃出考試的重點。課堂上學生通常對教師提出的問題默不作聲,更何況主動回答。還有的學生從來不問對與不對、為什么之類的問題。大部分學生沒有學習計劃,學習英語是盲目的,學習目標是模糊的。課堂上能有條理記英語筆記的學生人數不到一半,在課余時間自學英語的學生幾乎沒有。
(四)學生的自我監控能力不高
高職學生的自我控制能力不是很強。當面對手機、電腦等娛樂設備的誘惑時,大多數學生難以抵制干擾。多數學生從不或很少對英語學習情況做自我總結;半數以上學生在課堂上容易開小差。在取得滿意的成績時,學生往往不會及時總結并制訂下一步的學習計劃;而在成績不好時,通常只有少數學生能及時總結自己的不足之處,進行自我剖析、自我強化,確定今后努力學習的目標。一個班中只有少部分學習目標明確、自控力較強的學生會經常反思自己的學習方法,評價自己的學習結果。
自主學習模式重視個體差異,能夠較好地體現因材施教這一原則。根據教學實踐,筆者提出了幾個提高學生英語自主學習能力的教學建議。
(一)培養學生正確的學習動機
正確的學習動機可以促進學習效果,是直接推動學生學習的一種內在動力。因此,教師要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培養其學習興趣。課堂上教師要提供豐富多彩的學習實踐活動,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把學生從封閉的課堂學習引向開放的現實生活;教師要根據學生實際,靈活選用多種教學方法,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使枯燥的英語材料變得活潑生動。此外,教師要尊重、愛護學生,平等地對待每一位學生,維護學生的自尊心,建立和諧融洽的師生關系,以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二)培養學生的主體意識
培養學生的主體意識和給予學生充分的自主學習的時間和空間非常重要。教師應該精通教學內容,深入了解學生個體,針對學生在英語學習過程中的困難找出解決方法。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以教材為藍本,適當地進行加工創作,以喜聞樂見的教學活動營造出輕松愉快的學習氛圍和活潑生動的教學情境,使學生快速地進入學習狀態,從而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潛能,提高其學習英語的效果(李明 2001)。教師可提供對話素材,讓學生分組編對話,增強學生的自信心;指導學生改編教材,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分組展示,鍛煉學生的創新能力和表達能力。通過這些教學活動,學生不再是學習的被動接受者,課堂教學逐步從教師的單邊活動轉為師生的雙向活動,在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同時,學生的團隊精神和合作意識也得到了增強。
(三)培養學生的語言學習策略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指導學生運用合適的學習方法,提高英語學習成績,培養英語應用能力。教師要教會學生學會積極思考,改變課堂上“滿堂灌”的教學方式,在講解的過程中給學生留有足夠的思考空間和時間,設計一些帶有why的問題,讓學生通過推理、分析、概括等來找到正確的答案,少做機械重復的練習。學生只有透過思考,才能通過自己的體驗對知識和技能進行內化,從而把所學的知識內化成自己的知識。另外,教師還要指導學生合理地安排復習時間,指導學生及時地進行復習,復習的形式要多樣化。最后,教師要進行復習情況的檢查,以鼓勵、促進學生進行及時復習,并鞏固復習成果。
(四)培養學生自我監控的學習能力
教師要引導學生制訂學習計劃,使學生主動積極地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來。學生在進行自主學習的過程中,教師要及時評價、反饋學習情況,并及時調整認知策略。對于高職學生來說,如果僅僅讓學生完全依靠自己來進行自主學習,在實施過程中會出現困難。學生實現有效的自我監控是建立在教師監控的基礎上,出現困難時就需要教師的指導。當學生能熟練自如地運用學習策略及方法來自主學習時,教師就可以逐漸放手,只在學生出現問題時給予適時的啟示和引導,幫助其順利地完成學習任務。
21世紀的教育是以促進人的可持續發展,弘揚人的主體性為宗旨的教育。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是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必然要求。因此,在新的形勢下,教師要把培養學生獲取知識的方法和能力作為首要任務。在高職英語教學中,教師應轉變傳統觀念,為學生創設自主學習的英語課堂環境,讓學生有充分的時間和空間去鍛煉自己,并為學生提供自主學習的條件和資源,促使其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教師要激發學生自主學習的興趣和意識,更要讓學生掌握自主學習的策略,使學生從心底意識到自主學習的必要性和培養自主學習策略的重要性。唯有做到上述幾點,才能真正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培養學生的實踐精神和創新能力,使學生獲得可持續發展的動力,從而推進素質教育,為學生的終身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引用文獻
程曉堂.1999.論自主學習[J].學科教育,(9):32-35.
李明.2001.淺談英語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習者自主性[J].西安外國語學院學報,(2).
作者信息:225127,江蘇 揚州,江蘇省揚州商務高等職業學校